• 传习录
  • 传习录
  • 传习录
  • 传习录
  • 传习录
  • 传习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习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5 5.0折 49 全新

库存288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王阳明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59560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8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SC:9787531759560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点校: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 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隔膜》《线下》《倪焕之》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编推荐:

1、一本让内心强大的古代哲学经典,领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2、文学巨匠叶圣陶精心点校新增10000字人物生平小传、阳明心学导读;
3、余秋雨、钱穆、曾国藩、梁启超毕生仰赖的处世心经;
4、题解+注释+译文,真正实现无障碍阅读。
 


内容简介: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弟子整理的王阳明和弟子的问答和讲话,第二部分是王阳明的书信集,第三部分也是问答或者讲话。本版采用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目前市面不多的“完备而可靠”的版本。为了打磨出真正精当权威的版本,采用了民国16年的叶圣陶先生点校内容。并新增王阳明的生平小传、阳明心学导读。并专门约请译注者为原文作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帮助读者读懂、理解王阳明的精微思想。


摘要: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①。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③。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④,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⑤。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⑥。

【注释】

①《大学·礼记》四十九篇之第四十二。郑玄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唐人已有《大学》专本。北宋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并为四书。程颐谓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为之作注,称《大学章句》,则区全篇为经一章,传十章,并记之云:“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而以旧本为误本。《大学》有“致知在格物”一语,朱熹注云:“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又补释“格物致知”之义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此说也,守仁抵之。

②“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语出《中庸》;言垂法于后,堪以俟待后之圣人,虽远至百世,其道不异也。

③二氏之学,言释与道也。按守仁门人钱德洪诸人所为年谱,守仁至二十七岁,始“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至三十一岁,“渐悟仙、释二氏之非”。

④明武宗初政,宦官刘瑾专权,南京科道戴铣等以诤谏得罪。守仁抗疏救之,亦得罪,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以正德三年春至龙场,五年升江西庐陵县知县。其在贵州,为始论“知行合一”之时。

⑤昔九方皋相马,观其精而不措意于牝牡骊黄。此处言见其粗而弃其精也。

⑥徐爱,字曰仁,号横山,余姚人。从守仁游,守仁器之,妻以女弟。举正德进士,历官南工部郎中。守仁良知之说,学者初多未信,爱疏通辨析,畅其指要。年三十一卒,守仁哭之恸。

【译文】

 对于《大学》中有关“格物”的学说,先生都是以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们所说的错误的版本。最开始我听说时很震惊,继而感到疑惑,然后深思熟虑,仔细比对出入,并询问先生,这才知道他的学说如火之寒,、如火之热,真的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
目录:



绪论 

传习录  003 

王守仁  004 

王 学  008 

王学大概  010 

余 语  013 

卷上 

"徐爱录  017 

徐爱跋  046 

陆澄录  047 

薛侃录  097 

卷中 

钱德洪序  137 

答顾东桥书  140 

答周道通书  176 

答陆原静书  186 

钱德洪跋  207 

答欧阳崇一  209 

答罗整庵少宰书  218 

答聂文蔚  227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246 

教约  249 

卷下 

陈九川录  255 

黄直录  272 

黄修易录  281 

黄省曾录  289 

钱德洪录  297 

钱德洪序  335 

黄以方录  337 

钱德洪跋  35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