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蟹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蟹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80.24 6.8折 11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仓水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3038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35页

字数550千字

定价118元

货号SC:9787559823038

上书时间2024-06-1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仓水,江苏太仓人,淮阴师范学院退休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之前专注于文体分类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华蟹文化研究,先后发表文章百多篇,出版《蟹趣》《说蟹》《〈蟹谱〉〈蟹略〉校注》等。
精彩内容:
书前说明一、书名《中华蟹史》,是因为蟹是一种世界性的动物,而本书只陈述中华各类螃蟹及其文化的历史。此外,其中的稻蟹(今称河蟹、湖蟹、大闸蟹等)在动物学上称中华绒螯蟹,为中华原生、世界独有的蟹种,是称名最早、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群众最爱的蟹种,随着时间推移和民族复兴,将来当是中华民族又一张给世界各国人民的饮食名片。二、本书为一部小角度(只限螃蟹)、大视野(涉及蟹的种种情状及诸般采用)、多侧面(包含蟹的自然形态和先民对它所做的方方面面)、长镜头(涵盖自先秦直至清末的螃蟹记录,少数专题又延伸到现当代作为补充说明)、集成式(把历史上许许多多先民所留下的或整或零涉蟹文字做了汇总),并以现今的科学和思想观念撰成的史著。以小见大,蟹史虽微,亦可窥知中华历史的悠久绵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三、著史,史料是第一位的。为此,二十多年来,本着“尽力而为,求多求备”的原则,所查典籍汗牛充栋,专注其中螃蟹记录,手抄复印,铢积寸累,梳理整合,集腋成裘。引用材料,注明朝代、作者、书(篇)名、卷数等,如有不同版本或后续反响或嬗变的,择要交代,许多引文自行分段、校对、标点。四、因为称史,故本书的框架以历史先后为序,即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分期陈述,以呈现历史脉络。各时期开头的“概述”,简要说明本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蟹况。五、因为螃蟹是一个多侧面的存在,对它的认知又是逐步推进的,故本书以近两百个专题陈述蟹史。各类专题情况不一,或一个蟹名,或一篇蟹著,或一位涉蟹人物,或一种捕蟹工具,等等。许多专题采用同题归并来梳理来龙去脉,例如蟹的雄雌,三国魏张揖《广雅》始及,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以“脐”区分,唐唐彦谦《蟹》诗以“尖脐”与“团脐”称,至清又有“九雌十雄”或“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语,便归拢到一起贯通陈述,避免烦琐,列入始及的历史时期。六、考虑到采用以时代先后为序安置专题的框架,虽
...
内容简介:
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中华蟹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力与成果。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六个部分,用一百九十多个专题来撰述,或考证蟹名,或分析蟹著,或品评蟹味,或再现烹蟹方法,或谈及腌蟹技艺,或评判咏蟹诗词,或汇总蟹医蟹药,或讲述涉蟹人物,或介绍捕蟹工具。另附近一百五十幅精美插图,是一部从文化与历史角度研究中华螃蟹的集大成之作。
摘要:
    蟹神毕卓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个酒神,叫狄奥尼索斯,是一个晚起的小神,并且是最后登上神山的,可是他遭遇痛苦,让人同情,他还教人酿造葡萄酒的技术,给人福惠,于是格外受到崇拜。中国没有酒神之说,但如果要确立一个蟹神形象,则非毕卓莫属。毕卓并不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反,是史有其人的。最早提及他的是晋郭澄之《郭子》:“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可了一生哉!’”(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之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又复述了一遍,“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寥寥数语,已经点睛。唐房玄龄等根据先前的《晋中兴书》等写成《晋书·毕卓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父谌,中书郎。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间,致醉而去。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毕卓是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人,出身于官宦家庭,他在东晋太兴(318—321)末年做过吏部郎,以后又在温峤(288—329)手下做过平南长史,官职不算高,却始终吃着俸禄。对其业绩,史书一字未提,说明在哪个时期的群僚中,毕卓可能等因奉此、无所作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要说给人一点印象的话,就是毕卓嗜酒。魏晋时期,饮酒乃至纵酒是一种风气,相沿成习,很多名士闹了一出又一出的酗酒趣闻。比如三国东吴的太中大夫郑泉,嗜酒到了生死以之的程度,临死前还留下遗嘱说,把我葬在制陶器的作坊旁边,以求有幸死后化为泥土后被制成酒壶。比如东晋那个写过《酒德颂》的刘伶,他常常乘着一辆鹿车,带着一个壶酒,边行边饮,并派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对他说:“我一旦酒醉在哪里死了,那里就是我的归宿,便可草草就地埋葬。”比如那个赏识少年毕卓的胡毋辅之,被人称为“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的后进清谈领袖,就是一个“昼夜酣饮,不视郡事”的放达狂饮之人。毕卓自小仰慕狂傲任诞的名士,因此,即使当了吏部郎,仍“常饮酒废职”,以致耽误正事。一次,他的邻家才酿了酒,夜间,毕卓喝得醉醺醺地归来,闻到酒香,又不由自主地拐了进去盗饮,结果被看管的人发现,将他捆绑了起来。第二天早晨,主人一看,发现原来是毕吏部,于是赶快松绑。毕卓竟毫不介意,反邀了主人就在酒瓮间相对喝了起来,直到醉了才走。宋陆游在《对酒戏咏》里说:“凭谁为画毕吏部,缚着邻家春瓮边。”后来画家还真有以此为画画题材的,比如清张问陶就为人作过题画诗:“君不见画中毕吏部,烂醉眠瓮间。”比如现代丹青宗师齐白石曾对此一画再画三画,《毕卓盗酒》《盗瓮》《开瓮图》等都是。但给人的印象,似乎毕卓在那个酒话众多的时代里,只是给后人增添了一桩盗饮的趣闻而已。毕卓之被尊为蟹神,那是因为他说了这样一番被人津津乐道的话:“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假使追根究底,那个
...
目录:
先秦

概述/3

《周易》:把“蟹”归入“刚在外”的甲壳类/5

《尚书》:让中原人见识了“一蟹盈车”的“海阳大蟹”/5

《山海经》里的“大蟹”是“千里之蟹”还是群蟹的结集现象?/7

《国语》:“稻蟹”成灾及蟹类中最早的名称/9

《礼记》里的“匡”为蟹的第一个部件名称/12

《周礼》:今称螃蟹以其“仄行”/15

《庄子》:无意间捎带出了淡水小“蟹”/18

《荀子》:提出了“蟹用心躁也”说/19

《越绝书》里的“海镜”是一个兼及了“蟹”的早期名称/22

《尔雅》里的“螖蠌”是哪一种蟹?/23

先秦人已经吃蟹的旁证/25

两汉三国

概述/31

《淮南子》揭示了蟹的“与月盛衰”/35

《神异经》里讲了一个山臊捕食虾蟹的故事/36

蟹酱(蟹胥):最早吃蟹的记录/38

扬雄《太玄》里的“郭索”成了蟹的别名/42

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蟹”与“蛫”/44

《神农本草经》开了以“蟹”为医药的先河/46

杨孚《异物志》里起了个“拥剑”的好名称/49

《广雅》首及蟹的雄雌及其后续展开/51

万震所记“寄居虫”的引领/54

沈莹《临海水土志》对认知蟹类的突出贡献/56

两晋南北朝

概述/65

张华《博物志》捎带出的“石蟹”/69

山都、山精、山鬼、山臊食蟹的故事/71

纬萧·蟹簖·沪/75

郭璞:中国大蟹神话的创始人/81

《江赋》所言“璅蛣腹蟹”的来龙去脉/85

崔豹《古今注》首称“蟛蜞”及其影响/88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