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新闻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新闻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5.88 7.8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3790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7页

字数440千字

定价46元

货号SC:9787302343790

上书时间2024-06-1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戚,原《北京周报》(BeijingReview)记者,后赴澳大利亚留学,主攻西方新闻史,1996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现任山东大学(威海)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特约常务理事。张威的研究领域涵盖比较新闻学、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环境新闻学,曾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 
主要著作PoliticsandFreedomofthePress,Sydney:AustralianCentreforIndependentJournalism,1997《跨国婚恋:悲剧、喜剧、正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走过澳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澳大利亚传媒》(第一作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端纳档案: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冒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主要译作 
《悉尼华人史》,悉尼: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出版社,1998 
《阴之德——中国女性问题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0 
《获取信息:新闻、事实与权利》(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调查报道指南:文件、数据及技巧》(主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澳大利亚华人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内容简介:
《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修订版)/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是国内中西比较新闻学领域中与国际研究接轨的首部考证型专著。它在大文化研究的框架下对西方和中国的新闻学诸范畴做出了翔实的考察,重点探讨了比较新闻学的定义、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和展望。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中西新闻理论异同的宏观考察,下篇是根据大量的新闻实践和案例比照上部的理论进行诠释。全书信息丰富、旁征博引,重视第一手资料,流畅易读。
目录:
  自序
引言
比较与交流:中国的两次革命
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
二、文化比较:中国的第一次革命(1840-1920)
三、文化比较: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78-)
上篇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方法、难题及其他因素
第一章比较新闻学的界定、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界定
二、比较新闻学学科产生的条件
三、比较新闻学的可比性问题
四、比什么?怎么比?——比较新闻学的内容和一般方法
五、比较新闻学学者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章比较新闻学的历史、现状与难题
一、中西百年比较新闻学发展回顾
二、比较的难题之一:意识形态阴影下的学术领域
三、比较的难题之二:简单化倾向
四、比较的难题之三:西方中心论与妖魔化中国
本章小结
第三章比较新闻学与文化误读
一、误读是文化交流中的普遍现象
二、两种误读方式
三、中美记者服中的新闻理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比较新闻学的社会因素
一、政治因素在比较新闻学中的意义
二、文化传统在比较新闻学中的意义
本章小结
下篇比较新闻学的聚像关注——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
第五章“新闻”作为一种概念
一、划分世界传媒体系
二、“新闻”是什么
三、“新闻价值”:理论同一与实践悖谬
四、新闻的社会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信息流动:怎样面对挑战
一、为信息自由流动而斗争的实践
二、“接近信息”和“全面告知”
三、对“全面告知”的挑战
四、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一:权力
五、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二:媒体决策者
六、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三:自我审查
本章小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