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 平安时代后期
  •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 平安时代后期
  •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 平安时代后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 平安时代后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2 4.0折 7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下向井龙彦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4484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16页

字数247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SC:9787549634484

上书时间2024-06-1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杜小军,1970年生,山西太谷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南开大学博士,中国日本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及中日近代化比较、世界近现代史。
主编推荐:
  【关于本书】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四卷,讲述的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宋朝。

日本史学家下向井龙彦的经典力作,从军制史的角度看武士阶层的诞生

广岛大学教授下向井龙彦专攻奈良、平安时代的军制史,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对外战争、国家军制为切入点和主线索,对武士阶层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幕府”诞生的内在原因。

战争与宫廷阴谋交织,源平之争席卷列岛,讲述《平家物语》背后的历史

平清盛、源赖朝、源义经等人物因《平家物语》和一系列相关影视剧而闻名于世。本书所述历史横跨四个世纪,落脚于源平合战时期的动荡历史,以流畅的笔法表现了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朝廷与武士、源氏与平家之间时而彼此抗争、时而彼此利用的复杂关系。

【关于“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文版)共十卷。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郑重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名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国/内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
...
内容简介:
10世纪,日本内乱与对外战争不断,武士阶层开始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经过长年战争,源氏一族成为“武家栋梁”对朝廷构成威胁。为了加以制衡,朝廷有意培植平家与其对抗,源平之争就此埋下导火索。本卷描写了平安时代末期武士与朝廷互相牵制、新旧势力此消彼长的局势,讲述了武士阶层从萌芽到初试啼声的坎坷之路。
摘要:
        第一节  律令国家的变质
    武士与军制
    武士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言自明,但实际并非如此。日本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都想当然地将其叙述为“10世纪前后的平安中期,有实力的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武装起来,成为武士,即在地领主”。活跃于10世纪上半叶的平将门便是如此。登上历史舞台后不久,平将门便以英雄武士的形象博得众多历史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学界并不将平将门称为“武士”,而是称其为“兵”。直到11世纪中叶,源赖义、源义家及其郎党才开始被称为“武士”。平将门之所以未被称为“武士”,是因为他并非在地领主。在地领主直到11世纪中叶才出现。可见,学界的认识、学校的教育、历史爱好者的常识常常存在较大偏差,而真实往往就潜藏于常识之中。如果平将门与源义家身披华丽的大型盔甲,手持日本独特的长弓和刀身弯曲的日本刀,在马背上进行一骑打(马上一对一决斗),那么两人的实力会有多大差距呢?之所以前者称“兵”,后者称“武士”,仅仅是受“武士乃在地领主”的僵化定义束缚罢了。平将门其实就是货真价实的武士。
    一旦将“武士”的定义从“在地领主”的僵化标准中剥离开来,情况便接近不同了。他们会从日本人从小学开始就被灌输的“为保护土地而武装起来的武士”这种固有观念中解放出来。正如合战绘卷所描绘的姿态,武士是以战斗为天职的战士。于是,他们便成了追讨叛国者的国家军事力量。这种带有军事史性质的武士观并非新生事物。户田芳实、石井进两人曾以学者和大学教官的身份,亲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大学纷争。其间,两人提出“国衙军制论”。但在其后,“国衙军制论”的问题并未得到深入探讨,只有“国衙军制”这一概念独自留存至今。笔者的研究虽然承袭了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得到学界认同。目前还没有以国家军制为切入点和主线索,对武士阶层的形成进行全面考察的著述。
    本书将从国家体制、军制、政治架构、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出发,考察武士阶层从出现到掌握政权的全过程,即从10世纪的平安时代中期武士以战士身份登上历史舞台、镇压地方势力叛乱,一直到武士担任中央军事官职或受领,从而获得政治成长,再到成为国家军事指挥官的源氏、平氏在平安末期的院政政治体制下,通过参与权力斗争中的军事决策而掌握国家政权的全过程。尽管近来很少被提及,但平安时代的武士的确是孕育日本中世社会的主导性势力。
    英国史学家杰弗里·鲁道夫·埃尔顿提出,政治史是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决于外交史、军事史能否革新。上述观点是在有着厚重军事史传统与积淀的欧洲史研究中提出的。但日本现今的军事史、军制史的研究在史学界尚处于支流地位,研究的观点、方法也远未成熟。其原因之一是对过去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厌恶(尽管这很重要)导致人们对战争史、军事史研究敬而远之。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日美安保体制下,军事与外交已经无法作为切实问题被日本国民所认知。历史学者的问题意识也无法从普遍的、大众化的国民意识中脱离出来。现今的日本国家有从国家和军
...
目录:
第一章  武士之前

第一节  律令国家的变质

第二节  群盗海贼与镇压体系

第三节  雇佣兵性质的俘囚

第二章  武士的英雄时代

第一节  “头号武士”

第二节  平将门之乱

第三节  藤原纯友之乱

第四节  天庆之乱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摄关时期的武士与国家军制

第一节  武士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  武士的在京供职与在地性

第三节  王朝国家的军制与武士

第四章  武家栋梁的形成

第一节  平忠常之乱与源赖信

第二节  前九年之役与源赖义

第三节  后三年之役与源义家

第五章  动荡的院政

第一节  庄园公领制与后期王朝国家

第二节  院政之路

第三节  院政的权力结构

第四节  院政之下的源氏与平氏

第六章  走向武家政权

第一节  保元、平治之乱

第二节  后白河院政与平氏政权

第三节  治承、寿永内乱

附录

年表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