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人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人的故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82 7.1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盐野七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0495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9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SC:9787508640495

上书时间2024-06-1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盐野七生,日本最受男性欢迎的女作家。1937年生于日本,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深感日本是个没有英雄的国度,回日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一住至今,终生研究罗马史。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英雄梦,而唯有昔日罗马能让人一圆夙梦。
提起写罗马的作家,首推盐野七生。盐野七生自1992年开始,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织她的英雄梦,她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至2006年完成这部时空纵深长达一千多年的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丛书的出版后,斩获意大利国家勋章及日本国内的各项大奖。引起日本、韩国商界、政、学界巨大震荡,日韩企业界领袖及政府高层都曾与她有过多次高端对谈。
主编推荐:
1、本书是《罗马人的故事》系列的最后一卷,盛者必衰,诸行无常。这就是历史之理的话,那么我们后人正冠整衣目送历史,正是我们对先人孜孜努力积累起来的历史应有的礼貌。
2、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为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从现在开始,您将阅读的是悲惨时代的罗马人的故事。当您并未放弃而读完故事时,我敢说,您会看懂罗马人之死。
3、盛极必衰,而罗马在众多“盛者”中别具一格,没有“伟大瞬间”的灭亡会更好些,这种“必衰”的方式也与众不同。罗马行省一直与本土命运与共,他的灭亡也许会给您别样的启示。
媒体评论:


在古罗马从共和制进入到帝制的阶段里,恺撒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而我们后人则从罗马之后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并伴随着法律而创造的一段和平、安定历史中,目睹了恺撒理想的实现。
    ——《读卖新闻》

罗马“宽容”的治世基本方针,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对手的无条件“大赦”或者“接受”,而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当处理和对手的“差异”时,认真考虑这种“差异”究竟是什么。
通过与对方的不断沟通、对话来了解为什么自己会和对手产生这样的差异。自己不仅从对方的“差异”中学习到新的东西,还试图为超越这种“差异”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日本经济新闻》 

 如果说一定要给现在的年轻人推荐书,我想非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莫属。该书以详细的原典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在叙述历史的同时,加上了作者富有观察力的分析,堪称是精致、格调高雅、不落俗套的历史著作。书中将扩张罗马的英雄——恺撒的高卢战争,及名将汉尼拔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进行的布匿战争等场景描述地淋漓尽致。此外,该书的优选特
...
内容简介:
再灿烂夺目的太阳,也有日落之时。罗马帝国曾经辉煌、曾经闪耀,今日终将告别。
罗马帝国的尾声,从帝国真正的分裂开始。兄弟之邦无法发挥手足之情,互相牵绊、角力,算计着自身难保的困境,东西两帝国走上不同的道路。在西方,蛮族鸠占鹊巢,他们的精神与文化,比罗马人更像罗马人,最后的罗马人不是别人,是蛮族!在东方,沾染东方专制宫廷的气息,宦官、皇后才是国家的主人,暮气沉沉。然而,东西罗马仍竭力维持最后的尊严,在边界疲于奔命。战争、停战、休兵,不断循环,扼杀了帝国仅存的气息。登堂入室的外患,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经济被破坏、社会不安,早就宣告了罗马的不治之症。「世界首都」罗马二度被洗劫、「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势如破竹,注定了帝国的命运。即使查士丁尼大帝力挽狂澜,也仅是回光返照。罗马帝国何时覆灭?没有人说的清楚,它轰轰烈烈的出现,却平平淡淡的结束,没有该有的送别。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当然也不会是一天结束。
摘要:

结语
    
致 读 者

    为什么要写罗马史,还要写上15卷?回答简单之至。这与“历史的写法”、“带着对现代的问题意识写史”之类全无关系,其发端只是“朴素的疑问”而已。
    
问到罗马史,答复都与“衰亡”相联系,这是以往的一般倾向。我想这是因为受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影响。我的第一个疑问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既然有衰亡,那以前必定强盛过,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关心强盛期,却只谈衰退期呢?
    
于是,我首先想知道罗马为什么,又是如何强盛的。我在本书的第1卷到第5卷里写了罗马的强盛期。这5卷中描写的罗马在对外战争中度过了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在罗马目前是“高速发展时期”。也许这一时期开始于王政,其后共和政体一贯到底,因而近现代以这个时期“共和政体的罗马”为题材的史书和研究著作汗牛充栋。也许是受法国革命的影响,近现代的历史学家和研究者似乎都喜欢共和政体时代的罗马。
    
也许是因为上面的原因,随着共和政体向帝政的转变,从面向一般读者的历史书籍到学术研究,无论是质方面还是量方面都在锐减。我考虑过这里的原因,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帝政时代的罗马脱离了政治史的一般观念。政治史的一般观念是,王政经过共和政体这种亦称贵族政体的元老院主导的寡头政体之后,下面应该是民主政体。可是罗马却走向了被称为元首政体的君主政体。这被视为是历史的倒退,换句话说,这是保守,是反动。

    可是我生活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时代,知道政治意识形态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既然如此,我想抛开政治史的一般观念,而只考虑对一般人来说统治是否是善政。
    
这样一想,我觉得像过去那样轻视元首政体下的帝政时代终究很可惜。首先,在长期而广泛地享受体味着强盛期所获得的果实这个意义上,这一时代相当于罗马目前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历史上生而又亡的国家,几乎都是在强盛之后立即走向衰退,鲜有能在强盛期与衰退期之间拥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也许因为这一点,长存的国家必定拥有稳定的发展期。无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代的威尼斯共和国,还是古代的罗马帝国,无不如此。

    其次,帝政罗马的第二个特色是“pax”(和平)的形成。所谓“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就是“罗马的国际秩序”。由罗马主导的这种和平,时间持久而能够在地域辽阔的
...
目录:

第一章 最后的罗马人(公元395—410年)
东西分离
罗马人与蛮族
将军斯提利科
监护人
“现场证人”
西哥特族
阿拉里克
地中海为“内海”的时代
非洲叛乱
从农民到农奴
非生产性人群的增加
公德心的衰退
再度入侵
到意大利去
决战
抛弃高卢
凯旋式
迁都拉文纳
巨浪袭来
迎击
罗马帝国的实战能力
菲耶索莱之战
高卢的现实
以毒攻毒
孤立
计谋
底线

空白
恐吓(一)
恐吓(二)
“罗马浩劫”
离开罗马的人们
第二章 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10—476年)
霸权国家的职责
不断发展的蛮族化
“三分之一体制”
东罗马帝国
女人与权力
大元帅们
“大元帅”波尼法提乌斯
汪达尔族
圣奥古斯丁
“联军总司令”埃提乌斯
瓦解
匈奴族
阿提拉
香槟会战
威尼斯诞生
自毁
第二次“罗马浩劫” 
最后20年
东西罗马帝国最后的并肩战斗
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三章 “后帝国”(Post imperium)(公元476年—)
奥多亚克
共存路线
“后帝国” ?不列颠尼亚
“后帝国”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