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3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7.79 8.1折 59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应杭,蔡海榕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13752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8页

字数486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308213752

上书时间2024-06-1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应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中心教授,主要承担哲学和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有专著教材多部。
内容简介:
作为编撰者,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内容取舍上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我国古代对文化的分类,至少从孔子开始起就有不同的标准。从孔子的“六艺”说发展至西汉刘向的“七略”说,再到唐代长孙无忌修撰《隋书》时提出的经、史、子、集“四部”说,这些都是对古代文化分类的传统观点。从现代分类学的眼光看,传统分类中的大部未免过疏,而大部之下的类目则又嫌过细。在书中采用的是当代的学科分类法,即将传统文化分为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教育、科技八类。当然,丰闳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远非这八个方面内容可以概括,如在政治、经济、军事、语言以及民俗学等方面,我国古代文化也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又如在考据、版本、校勘学等方面中国古代文化也同样成就斐然。但由于篇幅所限,我们的论述只能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富有特色、对世界贡献也大的这八方面内容,而其他的方面只能暂时付诸阙如了。在全书的编撰体例方面,要说明的是本教材所遵循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述方法。每章在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时先交代历史的发展线索;然后再以逻辑的方法对其内容、特征及对其他文化领域的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再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进一步开掘这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我们认为,传统文化之现代意义的开掘既是我们学习传统“察古以鉴今,彰往而知来”的宗旨所明确了的,也是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选择了一些图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深沉理性内涵之外的感性魅力。由于篇幅和教学时数的,本教材无论在观点陈述还是史料铺排方面都只是概要性的。对于学习和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它只能起到类似于向导的作用。如果希望进一步详尽探究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读者无疑还需进一步阅读其他相关的著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教材末尾所附的“主要参考文献”亦可视为我们向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一份选读书单。
目录:
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特质与现代意义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一、远古时代多元多姿的文化源头

二、百家争鸣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产生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

四、闭关锁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衰落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现代意义开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四、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性格与基本特色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性格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色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

二、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意义的开掘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自觉确立

三、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伟大成就

一、“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二、贯通古今的编年史杰作《资治通鉴》

三、纪事本末体之经典《通鉴纪事本末》

四、史学理论的巨著《史通》

第三节古代史学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