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99 7.1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李峻石(Gunther Schlee),(德)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5466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7页

字数282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520145466

上书时间2024-06-1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李峻石(Gu?nther Schlee)是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自1999年起担任所长,主持“融合与冲突”研究项目,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此前他曾经担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社会学教授。已发表的著作包括Identities on the Move: Clanship and Pastoralism in Northern Kenya(1989), How Enemies Are Made(2007),该书的中文版《何故为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以及 Pastoralism and Politics(with Abdullahi A. Shongolo, 2012)等。主编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是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的副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以及巴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访问学者。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泰国和缅甸克伦人的生活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Building Noah’s Ark for Migrants, Refugees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与Jin-Heon Jung 合著,2015)。他也出任学术期刊Conflict and Society: Advances in Research的合作主编,该期刊聚焦于关于社会性有组织暴力的质化研究。译者吴秀杰,自由译者,旅德社会人类学学者,博士。主要从事德语、英语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汉译工作。主要译作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德译汉,赫尔曼?鲍辛格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英译汉,薛凤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人类学的缺失》(英译汉,韩可思 著,即将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小史》(德译汉,恩斯特?贡布里希 著,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本论文集,由德国马普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李峻石和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的副教授郝时亚主编,由多位人类学家共同撰写。本书共九个章节,以尼泊尔、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西非贝宁、苏联、泰国南部等具体案例入手展开分析,意在破解身份认同话语的迷思,挑战在社会整合、同一性和差异性之角色等问题上某些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本书要挖掘沟通符号在语言和实践上的转换,聚焦人们如何策略地动用族群性、民族主义等话语以便实现社会整合。本书特别关注的是超族群以及大规模的整合形式,所涉范围从种姓制度到后苏联时空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历史上的帝国里出现的整合形式。与一般民族志惯常采用本地视角的做法不同,本书从变换的视角出发描述各种关系。本书尤为非同寻常的是将人们的互动形式,而不是参与互动的单元(群体和个人)作为核心聚焦点。对整合与冲突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是李峻石率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持有的理论关怀,本书便是团队式合作的产物。本书意在提出一种打破常规的重要理论模式,书中深描式民族志个案研究也具有填补信息空白的重要学术价值。
目录:
导言 论差异性与共同性作为社会整合的方式

1 距离与等级序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族群象征符号

——尼泊尔的个案研究

2 经由差异的身份认同:毛里塔尼亚先前奴隶的社会整合

3 国家认同与国家给予的身份认同

4 归属的政治与身份认同转变

——科特迪瓦北部以及不剪发的个案

5 一个非洲小镇的身份认同进程与政治史

——以西非贝宁的当基塔为例

6 跨国实践与后苏联的集体身份认同

7 同生共存——泰国南部多元存在的变迁

8 双族群共存:三种情形的比较研究

9 存异而治:一项关于帝国的比较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