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3.65 4.3折 55 全新

库存13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ISBN9787514519792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字数195千字

定价55元

货号SC:9787514519792

上书时间2024-05-22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实秋
    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著述,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其笔调世故却不油滑,稳健却不死板,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典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与智慧,成为三代国人的心灵读本。
    人生何事,不如从容对之,淡雅自在地活。"
主编推荐:
"◎ 要对得起每一顿饭,更何况这么个有意思的世界
人生就像心电图,在困惑与自救之间来回摆荡起伏才是常态。人生何事,不如从容对之,淡雅自在地活。不论在什么时刻,不论遭遇了什么,只要你还能坐下来认真地吃口饭,生活就不会垮掉。

◎ 凡有华语处,皆读梁实秋
他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民国段子手、行走的人间吐槽机,笔调世故却不油滑,稳健却不死板,于嬉笑怒骂中窥见生活的底色,让人从凡尘俗世中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喘息。

◎ 食一碗人间烟火可以解千忧,享半日浮闲足以慰风尘
从作者60年创作生涯千万余字作品中精选60篇散文、随笔,梁实秋后人亲自审定,篇篇独具特色,或辛辣风趣、或简洁通透,带你领略拒绝“内卷”,也不一味“摆烂”的自在人生。

◎ 对生活和社会跨越时代的洞见,三代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完整收录《谈友谊》《代沟》《出了象牙之塔》《论批评的态度》等经典文章,交友之道、家庭关系、社会认知、自身认知等面面俱到,助力成长,适配学生阅读写作。

◎ 名家文学系列——珠玉在前
由《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系列、《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系列图书原班人马打造,就算生活琐碎、一地鸡毛,也能将它扎成一把漂亮的鸡毛掸子。"
媒体评论:
"他的文章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读过不少,很欣赏他的文才,对他潜怀崇敬之情。——季羡林

读他的文字,想自己的生活,愿意像他那样恬淡地度过余生,每天吟月赏花,招猫逗狗,有时涂涂鸦,随心所欲不逾矩。——李银河

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周国平"
内容简介:
人生就像心电图,在困惑与自救之间来回摆荡起伏才是常态。感到焦虑、纠结、束手无策的时候,停下来感受当下比立刻行动更重要。整理好思绪,给自己一刻的放松和喘息,再重新打起精神继续认真生活。不论在什么时刻,不论遭遇了什么,只要你还能坐下来认真地吃口饭,生活就不会垮掉。
    文学大师梁实秋用他辛辣风趣、简洁通透的笔触展示了其“食一碗人间烟火可以解千忧,享半日浮闲足以慰风尘”的自在人生,尽力做到能做的,然后静心等待一个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坦然接受。这般豁达通透的生活态度正告诉众人:放轻松,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摘要:
        商店礼貌
    买东西的人并不希冀什么礼遇,交易而来,成交而返,只要不遭白眼不惹闲气。逐什一之利的人也不必镇日价堆着笑脸,除非他是天生的笑面虎。
    常听人说起北平商店的伙计接待客人如何的彬彬有礼、一团和气,并且举出许多实例以证明其言之不虚。我是北平人,应知北平事,这一番夸奖的话的确不算是过誉,不过“北平”二字优选改为“北京”,因为大约自从北京改称北平那年以后,北平商店也渐渐起了变化,向若干沿海通商大埠的作风慢慢地看齐了。
    到瑞蚨祥买绸缎,一进门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照直地往里闯,见楼梯就上,上面自有人点头哈腰,奉茶献烟,陪着聊两旬闲天,然后依照主顾的吩咐,支使徒弟东搬一块锦缎,西搬一块丝绒,抖擞满一大台面。任你褒贬挑剔,把嘴撇得瓢儿似的,店伙在一旁只是赔笑脸,不吭一口大气。多买少买,甚至不买,都没有关系,客人扬长而去,伙计恭送如仪。凡是殷实的正派的商店,所用的伙计都是科班学徒出身,从端尿盆捧夜壶起,学习至少三年,才有资格出任艰巨,更磨炼一段时间才能站在柜台后面应付顾客,最后方能晃来晃去地招待来宾。那“和气生财”的作风是后天慢慢熏陶出来的。若是临时招聘的职员,他们的个性自然比较发达,谁还肯承认顾客至上?
    从前饭馆的伙计也是训练有素的,大概都是山东人,不是烟台的就是济南的。一进门口就有人起立迎迓:“二爷来啦!”“三爷来啦!”客人排行第几,他都记得,因为这个古城流动户口很少,而且饭馆顾客喜欢贲临他所习惯去的地方。点菜的时候,跑堂的会插嘴:“二爷,别吃虾仁,虾仁不新鲜!”他会提供情报:“鲫鱼是才打包的,一斤多重。”一阵磋商之后,恰到好处的菜单拟好了。等菜不来,客人不耐烦拿起筷子敲盘叮当声,在从前这是极严重的事,这表示招待不周。执事先生一听见敲盘声就要亲自出面道歉,随后有人打起门帘让客人看看那位值班跑堂的扛着铺盖走出大门——被辞退了。事实上他是从大门出去又从后门回来了。客人要用什么样的酒,不需开口,跑堂早打了电话给客人平素有交往的酒店:“×××街的×二爷在我们这里,送三斤酒来。”二爷惯用的那种多少钱一斤的酒就送来了,没有错。客人临去的时候,由堂口直到账房,一路有人吆喝送客,像是官府喝道一般。到了后来才有高呼小账若干若干的习惯,不是为客人听了脸上光彩,是为了小账目公开预备聚在一起大家均分,防止私弊。以后世风日下,如果小账太少,堂倌怪声怪调地报告数目,那就是有意地挖苦了,哪里还有半点礼貌?
    不消说,最讲礼貌的是桅厂,桅厂即是制售棺木的商店。给老人家预订寿材,不失为有备无患之举,虽然不是愉快的事,交易的气氛却是愉快之极。掌柜的一团和气,领客去看木板,楠木的、杉木十三圆的,一副一副地看,他不劝你买,不催你买,更不怂恿你多看几具,也不张罗着给你送到府上,只是一味地随和。这真是模范商店!这种商店后来是否也沾染了时代的潮流,是否伙计也是直眉竖眼、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就不得而知了。
    同仁堂丸散膏丹天下闻名,柜台前永远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顾客,只消远远地把购药单高高举起,店伙看到单子上密
...
目录:
第一章 出门见闹市,攘攘熙熙

满街上奇形怪状的广告,

不是欢迎参观,就是敬请比较,

不是货涌如山,就是拼命削价,

唯恐主顾不上门——

只欠门口再站两个彪形大汉,见人就往里拉!

商店礼貌

推销术

在电车里

讲演

喜筵

同学

谈友谊

代沟

垃圾

平山堂记

第二章 闭门享清欢,自在随心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

接近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

做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

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

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

都有惊人的成就。

台北家居

退休

早起

洗澡

读画

我看电视

音乐





第三章 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也是人生

这一段路给我的印象很深,

二十多年后我再经过这条街则已变为坦平大道

面目全非,

但是我还是怀念那久已不复存在的湫隘的陋巷。

我是在这些陋巷中生长大的,

这是我的故乡。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我在小学

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怀念胡适先生

忆周作人先生

悼念王国华先生

悼沈宗翰先生

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

白猫王子

黑猫公主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