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学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08.16 7.2折 42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景天魁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7111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859页

字数885千字

定价428元

货号SC:9787520357111

上书时间2024-05-21

日知文化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4月8日生于山东蓬莱,1967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和1987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评为研究员。1995-2006年先后担任社会学所副所长、党委书记、所长。1996年评为重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2006年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01-2005年任国际社会学会(IIS)副会长。为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认识论、社会发展理论、福利社会学、时空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独著:《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合著:《福利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概论》《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等。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群学形成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论证了群学是先秦中华文明高峰的结晶,是春秋战国社会剧变的产物,是先秦崛起的士阶层的智慧集成,是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百家争鸣的硕果,稷下学宫是群学的孕育之地,苟子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群学当之无愧的创立者。由此证明了严复、梁启超、费孝通等的论断,从而中国社会学史应该从战国末期开始重新书写。该书从浩瀚的文献中梳理和筛选出100多个群学命题,构成群学元典形态,这是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一个版本,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的历史基础。
目录:
总序 论群学复兴(1)

一 群学正名(2)

二 群学要义(9)

三 群学特质(19)

四 群学新命(26)

前言 欲兴其学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1)

一 为什么要重新书写中国社会学史(1)

二 关于“群学”与“社会学”(4)

三 为什么要重视命题演进史(8)

四 《中国社会学史》第一卷兼具“群学概论”性质(11)

上册

第一章 群学创立的社会基础(1)

引言(1)

第一节 人文之本:群学与先秦中华文明高峰(3)

第二节 秩序重构:群学与春秋战国社会剧变(8)

第三节 事在人为:群学与先秦士阶层崛起(14)

第四节 天赐良机:稷下学宫与荀子际遇(29)

结语(39)

第二章 群学创立的思想基础(42)

引言(42)

第一节 群聚与群分:从文字考古学考察群学的悠远源头(42)

第二节 交汇与争锋:从百家争鸣中的诸子之学梳理群学的思想资源(61)

第三节 积淀与传承:先秦诸子的“四群”论述(117)

第四节 集成与创新:荀子群学的体系建构(123)

结语(128)

第三章 群学的基础性命题(130)

引言(130)

第一节 群:人类的存在形式(131)

第二节 伦:群的基本结构(166)

第三节 仁:群的建构理念(194)

第四节 中庸:群的和谐之道(217)

结语(250)

第四章 合群的基本命题(251)

引言(251)

第一节 参天地:合群的前提(25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