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Ⅰ)(Ⅱ)(修订版)
  •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Ⅰ)(Ⅱ)(修订版)
  •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Ⅰ)(Ⅱ)(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Ⅰ)(Ⅱ)(修订版)

14.83 1.5折 96 七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扬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864

上书时间2023-07-25

仁云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锯口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扬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9159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610千字
【内容简介】
李扬编著的《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共2册修订版 )》是笔者研究知识产权法16年以来的结晶。《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共2册修订版)》主要贯穿以下知识产权法基本思想: 1、知识产权表面上虽然是建立在抽象物 (知识)上的权利,但它反映的并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本质上是法律创设的权利,是制约他人行为模式的权利。

  2、由于知识产权并不存在有形财产权那样的限制权利边界的物理焦点,因此相对于有形财产权来说,知识产权对他人行为模式的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甚至可以超越国界。

  3、知识产权正当性的根据,不能从属于自然权利范畴的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中寻找,而应当通过功利主义中的工具主义理论——激励理论加以论证。知识产权并不是一种自然权利,而是通过法律人为拟制出来的权利。

  4、在法律拟制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尽管不可避免地必须借助民主立法程序,但在反映不同社会主体利益的过程中,民法立法程序存在偏差,容易组织化的、大集团的利益很容易在知识产权法中得以反映,而分散的、不容易被组织化的利益特别是大众的利益很难在知识产权法中得以反映,因此需要赋予法官适当的自由裁量权,以纠正民主立法过程中利益反映不均衡的现象。

  5、由于类型化的知识产权(权利)和未类型化为知识产权的知识性利益在法律上的位阶不同,因此不但应对权利享有者和利益享有者的停止侵害请求权进行区分,没有必要赋予利益享有者停止侵害请求权。即使对于权利享有者而言,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被告停止侵害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等特定情况下,对其停止侵害请求权也应当进行限制。

  6、方法论上应该严格区分立法论和解释论。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    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    二、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    二、知识产权对传统财产权的冲击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和分类    一、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二、知识产权法的分类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缺陷及其克服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法的制定法起源    二、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的意义和缺陷    三、知识产权客体的经济特性    四、持有不正义的正义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的缺陷:侵权构成的限定性    及其局限    一、知识产权法定原则作为立法原则和司法原则的    功能    二、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的缺陷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缺陷的克服:坚持侵权    构成的非限定性  第四节  侵权构成的非限定性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应用的    两个关键问题    一、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问题    二、请求权的区别问题第三章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    引言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知识产权侵权中停止侵害请求权的现状    二、问题之所在  第二节  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的合理性    二、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之必要性  第三节  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相关立法条文的理解    二、我国司法裁判对“停止侵害当然论”的突破  第四节  比较法上的考察一美国、日本的学说及判例    一、美国法上的禁令制度    二、日本法上的差止请求权    三、比较法考察的启示  第五节  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的基本构想    一、“统一应对模式”与“分别应对模式”    二、实施限制的判断主体    三、限制停止侵害请求权时的考量方法    四、替代性经济补偿金    结论第四章  知识产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性质、特征和类型    一、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性质    二、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类型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消极    理由(对否定说的评析)  第四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积极    理由  第五节  结语第五章  知识产权立法和民法典编纂  第一节  知识产权立法和民法典编纂关系的三种思路  第二节  民法典中是否必要设置知识产权编    一、世界上没有成功的范例    二、知识产权的开放性、知识产权法的变动性与民法    典的稳定性发生矛盾    三、知识产权法的公法规范与民法典的私法属性发生    矛盾    四、知识产权是否纳入民法典,不是看它的重要性,    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民法典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五、在民法典之外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也不可取第六章  知识产权滥用问题  第一节  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一、美国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二、我国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二、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方式    三、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受害者是否可以行使请    求权?  第三节  必要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案件中的    应用    一、必要设施理论的由来及其主要内容    二、知识产权领域中是否能够适用必要设施理论第七章  方法论问题:知识产权立法论和解释论  第一节  本章  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何谓立法论和解释论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原因和方法    一、法律解释的原因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三、法律解释的具体方法    四、法律漏洞补充方法  第四节  法律解释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附录  知识产权法政策学初探    一、知识产权正当化的根据    二、市场、立法、行政、司法在决定程序上的作用    分担    三、知识产权法政策学的构想    四、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锯口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