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1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邢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晓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6-11

青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晓虹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1998-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12258
  • 定价 17.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7页
  • 字数 245千字
【内容简介】
传统与变迁

   ——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

   农村社会经济和广大农民的思想、心理、

   行为、思维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书根据大量史料和实地调查

   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特别是对“苏南模式”和

   “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许多启人思索、令人信服的观点。

   政策制定、经济管理或社会科学研究

   诸多部门的读者,通过本书都将对中国

   沿海农村社会与经济的走势

   有一个较全面、清晰的了解。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

   历来是中外学者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书首次系统考察了近代以来

   尤其是1949年后,

   随着江浙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发生的明显嬗变。

   这无论在社会史领域还是在社会学领域,

   都称得上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本书的出版,

   填补了社会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对认识中国近代社会、认识中国农村,

   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周晓虹 1957年出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系,并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已出版专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1997)、《现代社会心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一种社会史或心态史的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二、社会史,抑或心态史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概念的诠释

    四、周庄和虹桥:研究个案和史料的选择

 第二章 传统及其对农民行为的塑造

    一、乡与土:农业文明的底色

    二、血缘和地缘

    三、礼俗:神圣化了的传统

    四、乡民的心态

 第三章 接触现代:压力、困境与选择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贫困的境地

    三、现代性的渗入与生长

    四、走出土地:对变动社会的被动适应

    五、朝向现代的最初尝试

 第四章 徘徊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一、土地改革及其社会影响

    二、集体化的动力

    三、人民公社:对小农经济的反动

    四、狂热与冷漠

    五、走大寨之路,或人民公社的最后岁月

 第五章 剧变,或向现代的进一步迈进

    一、变革依旧始于土地制度的变动

    二、乡镇企业:现代性的熔炉

    三、“浙江村”:以特有的方式进入城市

    四、江浙农民社会心理的实态分析

    五、有关江浙农民边际性的若干说明

 第六章 结语:比较与前瞻

    一、周庄与虹桥:两种模式及相关的比较

    二、江浙农民精神世界的未来图景

主要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出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