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0.74 4.3折 ¥ 48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韩兴军,叶小娜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3177997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005603
上书时间2025-01-02
第一章“治未病”的中医理念 一、治未病概念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另有《素问.刺热》篇论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剌之,名日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此处“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人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故要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的含义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严格来说,“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层面。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这种重在“治未病”的思想,实质上体现了中医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将能够掌握“治未病”思想理念、擅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说明了中医对“治未病”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中医药学几千年医疗保健中一直都在应用“治未病”的思维方式,正因如此,“治未病”成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我国历代中医学者关于“治未病”的阐述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治未病”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在他们的著作中可以见到“治未病”的理论和应用,可见古人对于“治未病”思想的重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