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发研究97875032664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发研究978750326641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1.13 6.0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虹,焦彦,张柔然主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66416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987287

上书时间2024-12-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一、理论探索篇
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再思考
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必然要求与再思考
二、新变化乡村建设的机遇困境与再思考
三、新需求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与再思考
四、新发展乡村文化的创新利用与再思考
参考文献
乡村文旅融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一、引言
二、文献分析
三、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概念和内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乡村遗产研究综述
一、乡村遗产的概念
二、乡村遗产的概念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研究展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认知、理念与路径研究
一、乡村旅游文化概述
二、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多维认知
三、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理念
四、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影响因素
五、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背景与挑战分析
六、乡村旅游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七、小结
参考文献
乡村节庆旅游开发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乡村旅游开发影响研究
二、乡村节庆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三、乡村节庆旅游的开发对象研究
四、乡村节庆旅游的开发策略研究
五、总结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

二、实践调研篇
三、案例剖析篇
四、政策汇总篇

内容摘要
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再思考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必然要求与再思考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文旅融合新时代的开启。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融相生,新时代文旅融合有其新价值。只有深刻认识文旅融合的必然性,才能在实践中增强文旅融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持续的探索中寻求更加有效的融合路径和方法。

(一)文化与旅游的时空特性

无论是文化还是旅游都具有时空交融的特性,从空间来看都具有区域的分异性,从时间来看都具有时间的韵律性。

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其阐述的定义也各有差异。法国著名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英国人类学家之父爱德华·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中指出“所谓文化或者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而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陆杨,2006)。也有学者认为依靠列举的方法无法涵盖其内容,因此英国著名学者布洛克和斯塔列布拉斯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由一个民族在他们特殊生活条件下与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由一代传给另一代的物质制品(工具、物品、房屋、娱乐场所、艺术品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品(各种象征、思想、信念、审美观念、价值标准等的体系),以及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各种揣度、群体、仪式、组织方式等)的总体”。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形成具有时间累积性,是一代一代传承的,文化的形成也具有空间地域性,是在特殊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由此体现了文化的时空累积性和特殊性特点。

国内学者也有许多对文化定义的探索,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张岱年和方克立,1994)。著名学者钱穆指出,“文化既是人生,是我们大群体人生一总合体,亦可说是此大群体人生精神的共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正如杨宪邦(1987)指出的那样,“所谓文化不是不受人的影响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物,而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综合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国内学者的观点也同样表达了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产物,是不同地方人群活动总和而成的精神的共业,具有显著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问组合性。

旅游活动更是具有显著的时空转换特色,这从旅游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旅游是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李天元,2003)。旅游者外出旅游是需要消费时间的,而不同的时间段,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吸引力是不同的,这正是自然界最奇妙的变化规律。而人文活动的时间分布也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呈现出节庆与习俗的时间动态性,这又构成了不同地域的资源及产品的差异性。所以说旅游的异地性和体验的变化性都彰显了旅游的时空特色。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长期演变中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现代文化的创造形成了文化的传承性,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空间移动也把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这样通过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就将文化与旅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两者天然耦合的必然表现。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旅游表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性的判断向我们揭示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方向,结合文旅业发展现状来看,它不仅指明了旅游需求的变化方向,也指明了旅游供给的不足和短板。需要深刻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旅游表现是什么,并找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原因和表现,从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旅融合发展在新时代的新价值。

从需求方面来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的不断普及,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日益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上;不仅体现在旅游活动中要身临其境,更体现在旅游需求满足的共鸣于心上,只有在精神和情感体验方面感动游客,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旅游发展目标。能做到共鸣于心的旅游产品必然是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体验内容有趣深刻的新型旅游产品。

从供给方面来说,虽然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是就目前旅游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上。“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结果既是长期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国家资源配置倾向于城市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乡村居民生活发展自然选择的必然体现。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客观造成了当今乡村各方面发展的衰落和不景气。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步棋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徐虹,2018)。“乡村振兴20字方针”清晰地表明乡村振兴除了产业兴旺以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以外,还必须从乡风文明等方面克服乡村文化衰败和精神不振的落后局面,弘扬和重建乡村精神文明风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发现代文化新体验。这恐怕是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唯一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目前社会主要矛盾在旅游领域的表现来看,需求方面的高品质个性化消费追求与旅游供给水平不高、结构单一之间尚不匹配,对精神追求需要较多的休闲度假产品的供应远赶不上游客的需求,形成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文旅融合的强烈时代背景和迫切需要。

.......

精彩内容
《南开大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系列成果: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发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篇,实践调研篇,案例剖析篇,政策汇总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