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978756750014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978756750014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7.42 6.0折 2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文澜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00143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8元

货号7899100

上书时间2024-12-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内容简介】

   唐朝刘知几说史学大家需具备“三长”——才、学、识。“史才”就是写史的能力;“史学”就是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历史的本质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的能力。其中尤以史识为重要。范文澜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具备“史学三长”,尤有卓杰史识的近现代以来首屈一指的史学大家。
   范文澜(1893—1969),字仲云,浙江绍兴人。读大学时从刘师培治经、陈汉章治史、黄侃学文,融通文史哲,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早期即写作了《文心雕龙讲疏》(1925年,后改为《文心雕龙注》)、《群经概论》(1926年)、《正史考略》(1931年)等深有影响的著作。
   1940年1月,范先生来到延安,主持中央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工作。在延安曾以《中国经学史演变》为题,在中央党校给学员讲课,主席听了两次之后,大加赞赏,希望他对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的错误一面有所批判,并问是否涉及廖平、吴虞、叶德辉等人。范先生遵照主席所说,此后著成《中国近代史》一书,使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真正进入了科学研究的阶段。
   范先生突出的贡献,是对新的通史著述的范式的奠定。在延安的时候,主席希望范先生给延安干部及学员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希望他著一部中国通史,遵照主席的指示,范先生著成《中国通史简编》一书,此书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夹叙夹议,大气磅礴,振聋发聩,感染了无数的学人,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主席反复阅读本书后,大加赞赏。在1968年7月19日下午,命女儿李讷到范先生家里,请范先生用新的观点重著一部中国通史,不仅包括古代,还要包括近现代。于是范先生开始了《中国通史》的重新撰述,可惜天不假年,仅写到五代就长逝了。但范先生对新的通史写作的范式的奠定却留下了永久的光芒。
 《大丈夫》一书撰成于抗战前夜。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残酷镇压抗日爱国活动。范文澜先生以通俗的语言撰成本书,旨在表彰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或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25位大英雄,呼吁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抗击侵略者,为国家的强盛奋斗。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大受欢迎,很短的时间内反复重印,是一本内容严谨、眼光独到、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
   本书虽为通俗性读物,但范先生的卓识却处处可见。仅举一例,本书把霍去病与李广专作一章,霍去病和李广都是汉代著名的骁将,擅长骑射,身先士卒,勇猛过人,对国家忠贞无二,为国忘家,但战绩和功业却有较大的差距。当时的人解释他们不同的结果,说是因为李广杀降兵八百,有损阴德。在本书中范先生给我们做了精到的解释:
 (术士)王朔说李广杀降人八百,所以不得封侯,那么,霍去病杀浑邪王降众八千人,加以空空洞洞想逃走的罪名。假使十个人里有一个是冤枉的,也就与李广所杀的数目相等,何以荣辱大异呢?可见王朔的话,无非是聊以解嘲罢了。
 我们不相信命运说,而相信在自然界中、在历史中怪事是从来没有的。匈奴远距离用弓箭,短距离用刀矛。有利,蜂涌前进,不顾一切,失利如鸟兽散,逃得毫无踪影。匈奴长处是来势凶猛,短处是组织力薄弱,不能持久。霍去病看准这一点。行军非常神速,乘敌人不防,突飞猛冲,使敌人惊慌动摇,四散溃窜,那时候满眼都是可斩之头,随手砍下,就是了,因此得首虏独多。李广行军太随便,失了组织的效能,见敌数十步内才发箭,失了长兵的威力。形势上李广在茫茫无边敌人暗伺的荒漠里散漫行走,不等接战,已陷在危境中了。还有一点,霍去病行军,不但避免被敌人攻袭,而且很精确地对准敌人主力所在予以击破,李广每每被敌包围,措手不及,甚至道路都走错。足见他们对于间谍和斥候的利用,程度大有高下,程不识批评李广的话,是很有意义的。历史家说霍去病有天幸,李广运气不好,其实何尝有所谓命运,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话头罢了。
   范先生从军事战术、军队组织、谍报的运用等方面透辟地分析了霍去病和李广军事才能的高下,这也就是他们成功或失败的根本所在,并没有冥冥中的命运。只要努力,并且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取得成功。
   在经济突飞猛进,物质已有极大发展的今天,爱国忘躯、刚毅奋进、百折不挠、建功立业、扬我国威的民族精神不可退堕。时下历史读物铺天盖地,但本书所倡导的精神对我们依然有激励作用,希望青年朋友从历史中获得智慧,以英雄人物为鉴,力争上游,早建功业。

 
【媒体评论】

   一个国家要是政治腐败,民穷财尽,本身既非崩溃不可,外患自然乘虚侵入。明神宗朝防御倭寇的朱纨说:“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因为衣冠之盗横行作恶,任何才人贤士,无法挽救堕落的国运。本书记载某一人的事业,往往略述某一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使读者明了他们失败的原因。
   本书志在叙述古人,发扬汉族声威,抗拒夷狄侵陵的事迹……选录古人的标准,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一方面。因为事业成败,大部分是受环境支配的;道德的责任,任何人却都可以负担起来。
   范文澜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范文澜是一位既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闻名,又以国学名家著称的人物。在他的著述生涯中,有一部曾经在广大读者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名著《大丈夫》,它撰成于中华民族处于危险时刻,在抗战时期曾经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和广大民众。
   《大丈夫》无疑是雅俗共赏的著述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其泰
   唐朝刘知几说史学大家需具备“三长”——才、学、识。“史才”就是写史的能力;“史学”就是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历史的本质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的能力。其中尤以史识为重要。范文澜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具备“史学三长”,尤有卓杰史识的近现代以来首屈一指的史学大家。

 

 
 
 
 

导语摘要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评说英雄人物,讲述真实的中国大历史,看英雄成功的必由之路!
《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图文版)》——一本振奋人心、激励抗战、多次重印的经典名著!

商品简介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残酷镇压抗日爱国活动。范文澜先生于1936年以通俗的语言撰成本书,旨在表彰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或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25位大英雄,呼吁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抗击侵略者,为国家的强盛奋斗。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大受欢迎,很短的时间反复重印,是一本内容严谨、眼光独到、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范文澜(1893—1969),字仲云,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群经概论》、《文心雕龙注》等书,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和很高的声誉。

目录
前言

 序

 张骞

 卫青

 霍去病 李广

 苏武

 赵充国

 马援

 班超

 刘琨

 玄奘

 颜杲卿

 张巡 许远

 狄青

 宗泽

 岳飞

 张世杰 陆秀夫

 文天祥

 方孝孺

 戚继光

 熊廷弼

 袁崇焕

 史可法

 黄道周

 附:抄在书头

内容摘要
霍去病(前140—前117),是他母亲卫少儿微贱时与平阳侯曹寿家当差霍仲孺私生的孩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从大将军出塞,带轻悍骑兵八百人,离大军驰数百里突击匈奴,斩捕单于的伯父叔父及首虏二千二百八十级,武帝嘉奖他勇壮立功,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春,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他想捉获单于,一直向前驱逐,连战六日,突过焉支山①一千余里,遇匈奴一万三千骑皋兰②山下。短兵肉搏,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生执浑邪王子,斩首八千六百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大获全胜。是年夏,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同出北地,驰二千里,至祈连山③,大败匈奴十万骑,斩首三万二百级,降单桓王、酋涂王及将士二千五百人,捕获王五人,王子五十九人,将校六十三人。可惜公孙敖走错了路,没有照约定日期前来接应,否则匈奴更不知要损失到什么程度。去病所将兵,都是经过选拔的。他又胆气绝人,常自率精骑在大军之前进行,敢长驱深入,史家说他有天幸,从没有遇着危困过。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屡被去病军击破,亡失数万人,想诛浑邪王。浑邪王恐慌,约休屠王等降汉。武帝怕他们诈降袭边,命去病将兵去迎护。去病兵渡黄河列阵,与浑邪王部众遥对望见,浑邪王部众恐被掩击,颇有逃亡。去病急驰入浑邪军中,见浑邪王,斩想逃的八千余人,遣浑邪王单身去朝见天子,自己带领降人数万号称十万渡河归汉。
  元狩四年,武帝想大举攻灭匈奴,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将五万骑,步兵役夫数十万,所有敢力战深入的士卒,都归去病统率,专挡单于兵。去病军编制与卫青军不同,卫青军有前后左右四别将,各自取道,容易失却连络,不能救应;去病军不设别将,由主帅直接指挥,兵力集中。所有两军兵数辎重相等,实力却不一样。去病兵出代郡,路过平阳④,住在旅邸里,遣属官请霍仲孺,仲孺趋入拜见。去病迎拜,跪着说:“去病早先不知道是大人的遗体,今天才得拜见。”仲孺匍匐叩头道:“老臣得托命将军,实是天幸。”仲孺当初在平阳侯家当差期满,回家娶妇,生子霍光,与少儿不通音问,去病年长才晓得父亲是霍仲孺。去病击匈奴回来,带霍光去见武帝,后来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是历史上与伊尹周公并称的大功臣。去病出塞二千余里,击匈奴左贤王,斩首七万余级,左贤王遁走,获屯头王等三人,将校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⑤祭天立石,获得了空前大胜。
  去病为人深沉机密,不多说话,气壮敢猛进。武帝曾教他学孙吴⑥兵法,去病说:“决胜败,在看阵上的策略如何,无须学老兵●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法。”武帝给他造府第,他说:“匈奴还没有击灭,何心安居呢!”武帝因此更重视去病。去病自元狩四年大败左贤王军,后三岁,元狩六年病卒,年二十四岁。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⑦人。广家世世学射为将,至广长身猿臂,善射出于天性,就是他家里人,也没有及得他的。汉文帝时做武骑常侍。文帝说:“像李广的才气,要是生在高祖时候,万户侯何足道哉!”景帝时做上郡太守。帝遣中贵人⑧从广习战在军中,中贵人将数十骑纵辔驰骋,遇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从骑被杀略尽。中贵人害怕,跑去见广。李广说:“你们一定遇见匈奴射雕人了。”率百骑自往,射杀二人,生缚一人。正要上马回来,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匈奴也望见汉兵,以为是诱敌的,急上山列阵。李广从骑大恐,想疾驰逃去。李广说:“我们离大军数十里,如果奔逃,定●李广像被匈奴追上杀尽,不如留在此地,他们疑是诱兵,决不敢击我。”因下令前进,不到匈奴阵二里许,下令止步,都下马解鞍。有骑白马敌将出阵巡视,李广突上马与十余骑奔前把他射死,转来解鞍放马安卧。匈奴疑怪,终不敢击。一直到半夜,匈奴怕被伏兵暗袭,引兵散走。第二天早晨,广才回来。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大破广军。单于久闻李广声名,下令必生擒李广。李广受伤被执,匈奴于两马间作绳络,卧李广络上。李广装死,行十余里,偷眼看近旁有一幼童骑良马,骤腾上推堕幼童,夺弓矢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追骑数百,李广一面走,一面射,路上遇部下败兵,竟得脱身。过了些时,武帝拜李广右北平⑨太守,匈奴称他为汉飞将军,好几年不敢入界掠夺。
  有一次,李广在冥山打猎,望见卧虎,一箭就把虎射死,取髑髅做枕头,夸示自己的威猛。过了些时在冥山又见虎伏乱草间,急忙射去,近看乃是一块卧石,箭已深入石中,再试发矢,竟不能入。扬雄⑩评论这件事说:“至诚则金石为开。”的确,要成就任何事业,没有诚心,是不会有效的。
  元狩二年,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李广分路出发。李广行几百里,遇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匈奴纵兵围李广,全军恐慌。李广令第三子李敢前去冲锋,李敢率数十骑直陷敌阵,左右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回来报告李广说:“这群奴虏好对付得很。”军士才胆壮起来。李广列圆阵,面外向,匈奴自恃人多,死命攻击,飞箭似暑天暴雨,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要用完了。李广下令全军张弓注矢,肃静毋哗。自取大弓出阵前射敌将,弦声劲急,连杀数人,没有空放一箭,匈奴大惊,不觉失气,这时候日落天黑,匈奴收兵,汉士卒才喘转一口气来,却都吓得面无人色。李广巡视部伍,整理行阵,意态如常,当没有事一样,全军都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又与匈奴力战,幸亏张骞军赶到,左贤王引兵退走。李广军受攻,几乎全灭,武帝原谅他以少敌众,援兵迟到,没有加罚。
  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出兵击匈奴,李广屡次请求从军,武帝嫌他年老,不肯允许。后来勉强派他做前将军。卫青出塞,探知单于所在,自率精兵追去,令李广与右将军合军,走东路。李广不愿意,对卫青说:“敝部号称前将军,大将军却教走东路,我二十岁就和匈奴打仗,好容易这回遇着单于,我愿意作先锋,同单于拚死命。”卫青出兵时,受武帝密嘱说:“李广运气不好,不要让他去挡单于,怕失了好机会。”所以李广坚求做先锋,卫青总是不听,到后来,卫青听得不耐烦,教长史封一道命令给李广的幕府,说快回部照命令做去!李广不能再说,只好领兵合右将军军出东路。恰巧迷失了路,直等到大将军战胜回来,路上才遇见。李广已谒见大将军,回到本军,大将军派长史送干饭浊酒给李广,询问迷路情形,并说大将军要上奏章报告两将军不来接应的原因。不等李广回话,长史厉色叫李广的幕府快上文书来。李广说:“诸僚佐无罪,是我走错了路,我现在自己上文书去。”李广走到幕府,对部下说:“我从二十岁起,和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这回好容易跟大将军出兵,可以亲战单于,大将军一定要我走东路,路迂远偏偏又走错了,这不是天意吗!我年纪已经六十多,还有脸去对刀笔小吏辨是非么?”说着拔刀刎颈自杀。
  李广做官前后四十余年,历任七郡太守,才能声望地位比他差得太远的人,因军功封侯做大官的不下数十人,他自己却总是失意无聊。他曾请问术士王朔,王朔说:“将军回想有做过亏心事么?”李广说:“我做陇西太守时,西羌反,我诱降羌八百余人来,一天工夫把他们都杀了,至今为了这件事,心中不安。”王朔说:“这就是将军不得封侯的缘故了。”李广历官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与士卒同甘苦,家里没有积蓄,终身不谈生产事。广性宽缓简便,不喜欢文书琐碎。行军不立部曲行阵,遇好水草,就止息,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到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部下爱戴,都愿意出死力。对敌发箭,必在数十步以内,不中不发,发必应弦倒地。但亦因此屡被敌兵窘迫致败。李广同辈名将程不识批评他说:“李将军治军极简便,得士卒心,如果猝然遇敌,却恐怕抵挡不住。”
  李广死的时候,不论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都为他流涕痛惜!
  评:在汉武帝讨伐匈奴长期战役中,卫青的气度才能,确是堂堂大将,而霍去病、李广可以说是最优越的骁将了。他们两人有许多相同之点:第一,擅长骑射;第二,抱破灭匈奴的雄心,不事家人生产;第三,气力勇猛,身先士卒;第四,为匈奴所畏服。可是两个人的结果,却大大相反。去病战无不胜,李广几乎每战必败。王朔说广杀降人八百,所以不得封侯,那么,去病杀浑邪王降众八千人,加以空空洞洞想逃走的罪名。假使十个人里有一个是冤枉的,也就与李广所杀的数目相等,何以荣辱大异呢?可见王朔的话,无非是聊以解嘲罢了。
  我们不相信命运说而相信在自然界中在历史中怪事是从来没有的。匈奴远距离用弓箭,短距离用刀矛。有利,蜂涌前进,不顾一切,失利如鸟兽散,逃得毫无踪影。匈奴长处是来势凶猛,短处是组织力薄弱,不能持久。霍去病看准这一点。行军非常神速,乘敌人不防,突飞猛冲,使敌人惊慌动摇,四散溃窜,那时候满眼都是可斩之头,随手砍下,就是了,因此得首虏独多。李广行军太随便,失了组织的效能,见敌数十步内才发箭,失了长兵的威力。形势上李广在茫茫无边敌人暗伺的荒漠里散漫行走,不等接战,已陷在危境中了。还有一点,去病行军,不但避免被敌人攻袭,而且很精确地对准敌人主力所在予以击破,李广每每被敌包围,措手不及,甚至道路都走错。足见他们对于间谍和斥候的利用,程度大有高下,程不识批评李广的话,是很有意义的。历史家说去病有天幸,李广运气不好,其实何尝有所谓命运,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话头罢了。
  注释
  ①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肃省山丹县东南五十里。
  ②皋兰山,大概在张掖郡塞外。张掖郡在宁夏及甘肃省。
  ③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山在甘肃张掖西南二百里。
  ④平阳在山西省临汾西南。
  ⑤狼居胥山,匈奴中山名。
  ⑥孙吴,孙武、吴起,战国时候的著名军事家。
  ⑦成纪,在甘肃省秦安县。
  ⑧中贵人,天子亲近的宦官。
  ⑨右北平郡在河北省。
  ⑩扬雄是西汉末年的大学问家。

主编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评说英雄人物
   讲述真实的中国大历史,看英雄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本振奋人心、激励抗战、多次重印的经典名著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残酷镇压抗日爱国活动。范文澜先生于1936年以通俗的语言撰成《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图文版)》,旨在表彰历目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或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25位大英雄,呼吁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抗击侵略者,为国家的强盛奋斗。《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图文版)》一经出版,立即大受欢迎,很短的时间反复重印,是一本内容严谨、眼光独到、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

媒体评论
一个国家要是政治腐败,民穷财尽,本身既非崩溃不可,外患自然乘虚侵入。明神宗朝防御倭寇的朱纨说:“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因为衣冠之盗横行作恶,任何才人贤士,无法挽救堕落的国运。本书记载某一人的事业,往往略述某一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使读者明了他们失败的原因。
    本书志在叙述古人,发扬汉族声威,抗拒夷狄侵陵的事迹……选录古人的标准,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一方面。因为事业成败,大部分是受环境支配的;道德的责任,任何人却都可以负担起来。
    ——范文澜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范文澜是一位既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闻名,又以国学名家著称的人物。在他的著述生涯中,有一部曾经在广大读者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名著《大丈夫》,它撰成于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时刻,在抗战时期曾经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和广大民众。
    《大丈夫》无疑是雅俗共赏的著述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其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