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9.35 6.0折 ¥ 3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蒋亚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23856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9329493
上书时间2024-12-19
《金子(杨峻德烈士传)/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吉阳,建瓯下属的一个镇,在建瓯的西北。这里山路弯弯,山深林密。一百多年前从建瓯去吉阳,多数乘船,走旱路的只能骑驴或坐牛车。水路是一条叫崇阳溪的河,发源于闽北武夷山区,清清碧碧,阳光下,水色莹莹发亮,一眼能看到水底平缓的河床、河床上的沙石,以及一丛丛带状的被水流裹挟着往下游方向倒伏过去的青黑色的水草。崇阳溪哗啦啦往南流,一路拉扯上南浦溪、松溪等大大小小伙伴,喧哗热闹,浩浩荡荡,流到建瓯城,改了下称呼,叫作建溪,再往东南走,走成了闽江,走到了福州城,走入浩瀚无际的东海怀抱。
当年从建瓯坐船去吉阳不能直达,坐到建瓯境内的徐墩镇码头要换乘。徐墩跟吉阳一样也是镇,但它命好,崇阳溪从它身边蜿蜒流过,因此镇上人的出行比吉阳人方便了许多。吉阳镇在徐墩镇的西边,崇阳溪流到徐墩镇拐弯向北了,不通吉阳镇,因此你要去吉阳镇,对不起,请下船。下一步有两种选择,坐竹筏,或者走旱路。从吉阳流过来的是一条小河,河水远没有崇阳溪浩大壮阔,河水浅,河流细而弯曲,不能航船,只能行竹筏。秋冬少雨,或遇上干旱,竹筏行走也难,经常断航。坐竹筏,要付两文脚力钱,但人轻松,做小生意的,一担笋干、两篓茶叶往竹筏上一放,扭脸在一张小竹凳上坐下,吸一锅子烟,看看山,山是青的,青得有深有浅,深的是树林,浅一些的是竹林。时不时有一片光秃秃的灰褐色,那是山的崖壁。也看看云。平常忙得四脚朝天,这刻学着有闲的富人坐着看云,挺惬意。也看看水。山上流下来的水清得跟油似的,把两边的山峰映进来,把天上的云映进来,清清楚楚,画的画一般,撑竹筏的人一篙子点下去,水面起了花,云碎了,山峰也碎了。也可以随便跟人搭搭话,说说雨水,说说收成,说说山虎伤人的事。不知不觉,十几里水路就过去了。这些都是乘竹筏的好处。断航了,或者舍不得花钱,就走山路。山里的路没有规整的,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前面的人离你并不远,却踩到了你肩上,后面的人跟你说着话,却落到了你脚下,再一扭脸,月亮竟然挂在腰间。转过一面崖,爬过两道坡,再往前,山峰渐渐退隐,出现一片起伏的丘冈,丘冈连接着大一片小一片的田地,田地里这儿长的稻子,那里长的甘蔗,远远的有村庄房屋出现了,黑一块,灰一块,灰黑中夹着一块块白,一撮一撮的,绵延开去,显然是村落或乡镇了。再往前走,景象看得清楚了,有一棵又一棵挺向天空的古树,有高低错落的门楼屋脊风火墙,路变得宽阔平整起来,路口立着一座牌坊。石头的基座已经风化,立柱飞檐斑驳残破,走到跟前抬起头细看,楣额上镌刻着三个古朴的大字:“吉阳镇”。
这个镇,就是杨峻德的故乡。
吉阳镇是一个小镇,虽然小,但根基深厚。方志上说,其祖先可上溯到南宋,当时为避中原战乱,开封府的两大家族背井离乡,辗转数千里迁徙到此。这两大家子数百人,数百颗种子落入这片沃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于是便有了一个村,便有了今天的吉阳镇。吉阳,一个祥瑞的称呼,走进它的地盘,用中华古老的勘舆理论加以衡量,你立刻会发现,它前临溪流,背倚大山,实属千里难寻的风水宝地。据史书记载,就这个区区小镇,历代考中进士的,竟多达三十又五,关于这一点,镇上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牌坊碑刻可作佐证。因此说这座古镇人杰地灵真是名副其实。
古镇散落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房屋多为传统的竹竿厝与红砖厝。厝是福建语,即房屋的意思。竹竿厝与红砖厝是福建传统民居中的两种建筑形式,前者是把房屋建成一排,像一根长长的直通通的竹竿,后者是指红砖墙瓦顶的一类构建形制。它们都是就地取材,墙壁直接用石头垒,有的上面还加盖阁楼,用竹子或木板做墙,顶上盖瓦。年深日久,红瓦变暗了,青瓦变黑了,瓦行间都长起了老高老高的蒿草,引得飞鸟经常光临觅食上面的草籽。穷苦人家的房屋都是泥巴墙,风吹雨淋,墙面坑坑洼洼,和在泥里的稻壳草屑露出头。
《金子(杨峻德烈士传)/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以文字、文学、文化的形式,讲述英烈的感人故事,表现英烈的高尚情操,诠释英烈的不朽精神。杨峻德,这个闪亮耀眼的名字,如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始终矗立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金子(杨峻德烈士传)/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为更好地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也为教育党员干部走进历史、追寻英烈,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革命本色提供了精神之“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