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近代校园规划与建筑 978730257948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00.26
6.7折
¥
2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刘亦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2579489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1188078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亦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系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导,专攻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城市规划史。已出版《中国近代建筑史概论》(商务印书馆,2019年)。
目录
上编 近代清华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章 绪论:近代清华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学术史考察
第2章 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校——校园选址及早期建设
2.1 清华创建的历史背景
2.2 清华校名和学制的变化
2.3 近代清华界址的变化
2.4 早期清华校园的主要建筑及其承建商斐士
2.5 结语
第3章 清华学校时期的校园规划及建设(上)——周治春主校时期之卓见与擘画
3.1 周治春的治校方略及其与墨菲的合作关系
3.2 两份重要文件:周治春与墨菲会商的《备忘录》及墨菲拟定之《规划分析》
3.3 墨菲制定的清华校园规划方案及相关问题
3.4 墨菲的清华规划及建筑设计之思想来源研究
3.5 清华大学大礼堂穹顶结构形式及建造技术考析
3.6 结语
第4章 清华学校时期的校园规划及建设(下)——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时期的校园建设
4.1 外交部主管时期的清华学校校政
4.2 曹云祥主校时期的校园建设
4.3 工程处与建筑师庄俊的贡献
第5章 国立大学时期的校园规划及建设(上)——罗家伦主校时期之锐意开拓
5.1 罗家伦其人
5.2 罗家伦的教育理念
5.3 罗家伦主校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四大建筑”之营建
5.4 建筑师杨廷宝与清华之渊源及其对校园建设的贡献
5.5 罗家伦之去职及其余绪
第6章 国立大学时期的校园规划及建设(下)——梅贻琦主校时期的完善与扩充
6.1 梅始琦及其治校方针
6.2 “三年建筑计划”的3个版本及其实施
6.3 20世纪30年代清华校园的教工住宅与学生宿舍
6.4 20世纪30年代建筑师沈理源和安那对清华建设的贡献
6.5 结语:“罗发其端,梅总其成”
第7章 从名园到名校——清华校园景观之形成及其特征
7.1 京郊名园:清华园在近代之变迁
7.2 京国名校:清华校园建设与“清华八景”
7.3 清华校景之特征
7.4 结语
第8章 日本侵占时期之破坏与复校时期的建设活动
8.1 日本侵占时期之破坏
8.2 复校后的整顿与建设
8.3 曾经的清华农学院:京郊自得园旧址建设史料拾补
第9章 结论
9.1 近代历任清华校长与主持建筑师的关系
9.2 历次规划中的未建成项目
9.3 近代清华校园的空间特征
9.4 测绘图中的清华校园建筑结构形式、设备装置及装饰细部
0章 尾声:旧时代之结束与新时代之开启——20世纪60年代清华校园规划及建设概论
10.1 过渡时期的清华校园规划与建设(1949一1952年)
10.2 蒋南翔主校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建设(1953一1966年)
中编 有关近代清华校园规划、建设之海外资料汇纂
章 清华创建及其早期建设的相关档案资料
1.1 Arthur H.Smith.China and America To-day:A Study of Conditions and Relations.New York: F
Revell Company,1907.明恩薄著《今日之中国和美国》封面与目录页影印,及有关退还超索庚子赔款
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论述之节录(pp.21 0-224)
1.2 Richard Arthur Bolt. \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是对清华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历史研究。本部分共10章,前9章分别论述从建校早期、清华学校时期到国立大学时期,以及侵华日军占领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复校时期等阶段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标志性建筑和建筑师的贡献,综合讨论清华校园空间的若干特点以及近代校园建筑的建筑艺术、结构形式和构造细部等问题。很后一章简述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清华校园发展概况及其与近代时期的关联。中编汇集了部分与清华建设密切相关,但此前学者罕少使用的海外文献,如耶鲁大学墨菲档案中有关清华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书、墨菲与周诒春的会谈纪要、各种信函等。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下属各机构档案中也包括不少与清华相关者,其中发现了在商讨生物学馆建设时由罗家伦校长签字的书信。这些不同的史料来源和类型补充了我们对清华发展图景的认识,使历史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加鲜活和饱满,也使建筑历史的研究更富张力。下编将历年测绘的20幢(组)建筑分为4组:建校初期的重要建筑、“四大工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建筑和学生宿舍,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图纸汇集起来,旨在补足此前研究中一些来不及深入的课题,也为将来开展更大范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积累宝贵、丰富的一手资料。这也说明,要切实推进近代校园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需要“置身其中”地努力拓展史源并丰富其种类,这是推进其他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本书适合对清华校园和近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及建设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可作为近代建筑史研究者的参考书。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是对清华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历史研究。本部分共10章,前9章分别论述从建校早期、清华学校时期到国立大学时期,以及侵华日军占领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复校时期等阶段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标志性建筑和建筑师的贡献,综合讨论清华校园空间的若干特点以及近代校园建筑的建筑艺术、结构形式和构造细部等问题。最后一章简述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清华校园发展概况及其与近代时期的关联。中编汇集了部分与清华建设密切相关,但此前学者罕少使用的海外文献,如耶鲁大学墨菲档案中有关清华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书、墨菲与周诒春的会谈纪要、各种信函等。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下属各机构档案中也包括不少与清华相关者,其中发现了在商讨生物学馆建设时由罗家伦校长签字的书信。这些不同的史料来源和类型补充了我们对清华发展图景的认识,使历史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加鲜活和饱满,也使建筑历史的研究更富张力。下编将历年测绘的20幢(组)建筑分为4组:建校初期的重要建筑、“四大工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建筑和学生宿舍,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图纸汇集起来,旨在补足此前研究中一些来不及深入的课题,也为将来开展更大范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积累宝贵、丰富的一手资料。这也说明,要切实推进近代校园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需要“置身其中”地努力拓展史源并丰富其种类,这是推进其他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本书适合对清华校园和近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及建设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可作为近代建筑史研究者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