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稼先的故事 978751138657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稼先的故事 978751138657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5.08 6.0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隋倩|责编:李胜佳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657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522695

上书时间2024-12-1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隋倩,女,1972年生于江苏南京,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曾任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与心理学教育教学24余年。文笔扎实,见解独到,写作经验丰富,编著有大科学家小故事系列之《居里夫人》等。

目录
 第一章  纯真童年
  1  翰墨世家
  2  父亲
  3  母亲
  4  纯真童年
第二章  发愤求学
  1  少年志学
  2  被迫离京
  3  南下之路
  4  学在联大
  5  思想飞跃
  6  留学普渡
第三章  兑现诺言
  1  充满波折的归途
  2  阳光下启程
  3  幸福八载
  4  转折
  5  “话别”
第四章  艰难跋涉
  1  白手起家
  2  困难重重
  3  艰难起步
  4  粗估与精算
  5  蓝图初现
第五章  惊世巨响
  1  转型
  2  舍生忘死
  3  煎熬
  4  惊世巨响
  5  再接再厉
  6  致命伤害
  7  新雷再响
  8  深情告别
第六章  最后的363天
  1  生命倒计时
  2  永不停歇的工作
  3  “普通”的习惯
  4  一世书缘
  5  父女情深
  6  半个世纪的友情
  7  无尽的思念

内容摘要
     1 翰墨世家 邓稼先的家乡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叫作“白麟坂”的地方。地名中的“坂”字,究其本义,是指“河道两边对称分布的田地”。这个地方南依大龙山,东有凤凰河,西有白麟山,北有赤龟山,自古就有“四灵山水”“龙山凤水”的美誉。其间有一大片土地,形如磐石,依山傍水,“白麟坂”因而得名。群山林木蓊郁,水畔人烟相望。邓氏是坂上的大姓,共有三间祖屋,即远近闻名的邓家大屋、邓家老屋和邓家燕屋,其中,邓家大屋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这问大屋的主人便是邓稼先的六世祖、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人”的大家邓石如。 清代中叶,书家如林,书法、篆刻兼擅者亦比比皆是,而其中以独特风貌享誉后世的,当首推乾嘉年间的邓石如。这位书坛泰斗的书法被誉为“五体皆能”,大文学家曹文埴更是评赞其“四体书皆为国朝”。他的篆书不仅吸取了汉唐篆字的体势笔意,而且一改宋明篆书的刻板拘谨,具有朴厚沉雄的韵味。他的隶书更是被推崇为“千年”。独特的风格、深厚的造诣使邓石如的书刻在众多大家中自成一派,称为“邓派”。可是,对于自己成就斐然的艺术人生,邓石如却这样描述:“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寥寥数语,字里行间,未能得见一个书刻大家的意气风发,却能读到一个寒门学子的平凡淡然。邓石如一生低调自谦,是名副其实的“布衣书刻大家”。 邓石如生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邓家虽为书香,却系寒门。祖父与父亲都酷爱书画,但始终家境贫寒,最终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9岁开始跟着父亲读书,但因苦于生计,他不得不和村童们一起,起早贪黑,靠伐薪砍柴、挎篮卖饼来贴补家用。可是,艰苦的环境没能埋没邓石如的天赋。邓石如遗传了祖辈很好的书刻艺术基因,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对书法、金石、诗文生发出浓厚的兴趣。尽管没有条件读书,但他想方设法地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研习,几年后竟小有所成。到了17岁,他已经可以靠写字、刻印谋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书刻艺术生涯。20岁的邓石如开设了私塾蒙馆,开蒙教书。21岁,家里突遭变故,因妻子不幸辞世,邓石如决定关闭蒙馆,外出游历,借以缓解内心的伤痛。此后,他一边游历,一边学习,在书刻艺术上的造诣也日益精进,受到很多大家、知音的赏识。 邓石如曾在大学者梁献的举荐下,到金陵(今南京)举人梅谬家学习。梅家既是宋代以来的望族,也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赐翰墨珍品最多的家族,家藏“秘府异珍”和秦汉以后历代许多金石善本。梅谬敬贤爱才,将自己的珍藏倾囊而出,供邓石如研究学习。邓石如对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十分珍视,在梅家一待就是八年。八年中,他如饥似渴地综观博览,悉心研习,苦下其功,日日不辍。他总是拂晓即起,擦拭书案,汲水研墨。一切准备就绪,他便就着净几,专心习字。从晨至暮,须臾不停,一直要练到把早晨磨出的一大盘墨水接近用干,才肯停下笔来,上床休息。他对梅家珍藏的中国古代经典反复研究揣摩,从篆书到分隶,从隶书到章草,从今草到楷书、行书,八年的孜孜以求使他成为清代为数不多能贯通“篆隶真行草”五体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声名大振。 邓石如一生凭书刻艺术立世,不求为官经商,也不愿攀附权贵。在朋友们心中,他为人光明磊落,性格刚直不阿,无款曲,无媚骨,无俗气,称得上顶天立地的一个伟男子。1790年秋,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八十寿辰,曹文埴计划入京祝寿,邀请邓石如一同前往。邓石如欣然同意,却执意不肯和曹文埴的车队同行。他依然是自己独游山水时的一贯装束,头戴草帽,脚蹬芒鞋,骑着毛驴,悠然前往。当他到达时,京城内早已是大家云集,名人荟萃。不久,邓石如凭借其做人的书刻才华,脱颖而出,一时间名震京城。他的字为书法家刘文清、鉴赏家陆锡熊所见,大为惊异,不禁赞叹:“干数百年无此作矣。”当然,众人之中爱才仰慕者有之,妒贤嫉能者亦有之。当时,世人皆以内阁学士翁方纲为书法宗师,众人敬仰,趋之若鹜,翁方纲因此骄横一时。唯独邓石如到京后,没有慕名拜见他。这令盛气凌人的翁方纲很是气恼。于是,他先是靠前贬抑邓石如的书法,又对他极力排挤,致使邓石如一时间陷入了困境。对此,邓石如不屑与之计较,一笑置之,并毅然决定离京。 P3-5

精彩内容
     邓稼先,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出色领导人。家学渊源,学贯中西,24岁,到美国留学;26岁,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28载,为中国核事业发展舍生忘死;62岁,短暂一生。当人们准备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他为中国核事业鞠躬尽瘁,是功绩卓著的“两弹元勋”;他一生追求至真至纯,亦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楷模。本书以时间顺序为主线,选取多个主题视角,用故事的形式展现邓稼先的光辉人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