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萨尔珀冬陶瓶 里程碑文库 978754026200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6.8 6.0折 7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奈杰尔·斯皮维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6200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327416

上书时间2024-11-0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作为一只陶瓶,萨尔珀冬陶瓶相对较大。但作为一件里程碑式的文物,它又几乎小得可笑,只有45.7厘米高。这样大小的一件物品,为什么可以被拿来与巨石阵、金字塔和万里长城等通常被我们视作里程碑的历史遗迹相提并论呢? 

按照本文库的主张,“里程碑”一词的含义可以延及非建筑性结构的艺术作品,因此能包括某些音乐、图像和文学作品。可即使就这个意义而言,一件陶器也不太可能被视作“里程碑”。在展出中看过萨尔珀冬陶瓶的人,或许可以感受到它意义非凡。它的装饰主题无疑也相当宏大,符合“史诗”风格,也真的令人“叹为观止”。但它为何可以被视作世界文化史上一项卓越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还需要解释一下——这也正是本书的任务。 

这是只在艺术品市场上卖出100万美元的希腊陶瓶。这还只是它在1972年的价值,现在可能又翻了好几倍。可以说,这件文物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资本价值。它在近代的经历,包括盗墓、阴谋诡计、欺诈、诉讼、国际社会的愤怒,可能还有谋杀。本书章会试着厘清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但有关盗墓案的一些细节(包括可能的凶杀事件)似乎注定无法搞清楚了。 

这只陶瓶上有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的签名。作为陶器设计的典范,它立意深远、制作精良。或许只有那些亲自尝试把湿润的黏土塑成优美对称形状的观众,才能真正领会陶工的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它在现代能卖出那样的好价格,还是因为画师大名鼎鼎。在这一陶瓶被发现之前,欧弗洛尼奥斯就已经在学术界和鉴赏圈享有盛誉,被视为古代雅典的“先锋派” 艺术家之一。在当时,这些艺术家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了自己的 前卫不太好说,但围绕在欧弗洛尼奥斯身边的一些同侪,帮助他定义了他的风格,这是本书第二章的重点。 

除了谚语所说的“小即是美”,这件文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性不仅是其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分,也是其象征力量的关键。这只陶瓶制作于公元前6世纪末的雅典,很可能是城里举办会饮时用过的器具:制作它的目的或许正在于此——因为“kratêr”一词的字面意思是调酒器,主要用途是在正式的宴会场合往酒中掺水。

这个正式场合,也就是会饮,是本书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参加会饮的人都受到某种共同文化的约束,这就相当于同伴压力。无论陶瓶被用于何种用途,它都要求观赏者至少要从它的部分装饰中辨认出一种叙事来源。我们猜测这个来源应该是荷马那部史诗,不过很可能并不完全是我们今天读到的《伊利亚特》。 

为什么一个史诗般的场景适合出现在会饮上,这个问题我们会在第四章中提到,尤其会探讨为什么这一场景中会出现一个浑身是血的萨尔珀冬,一个在特洛伊作战的异邦战士(在这一章中,读者将会看到关于陶瓶的详细分析)。 

在某个时候,陶瓶进行了次长途旅行,它穿越地中海,从雅典抵达伊特鲁里亚(意大利)。在这里,有很多欧弗洛尼奥斯绘制的陶瓶,尤其是在切尔韦泰里(古代卡埃里),从罗马沿着海岸来此,驱车只需半个小时,因此陶瓶也可能直接用于出口。无论如何,某个伊特鲁里亚人曾使用这只陶瓶,可能只是用来调酒,后来陶瓶有了破损,被人用金属铆钉修复,但依然被当成宝贝,终被存放到了切尔韦泰里的一座古墓里。这些事具体发生在何时尚不清楚,但无疑早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那时,这只陶瓶或许已经成了“传家宝”。 

一只原本用于会饮的陶瓶如何变成了伊特鲁里亚人的陪葬品,这是第五章的主题。该章同时还会介绍睡神与死神搬运萨尔珀冬尸首的这一主题——显然也是欧弗洛尼奥斯的发明,因为我们找不到更早的例子——同样被用到了雅典的葬礼当中:变成雅典人为死者陪葬的莱基托斯陶瓶上的主题装饰。 

第六章追溯了这一主题的广泛传播。“古典”“希腊化”“罗马时期”,源于希腊和罗马世界的风格分期标准既意味着时间顺序,又有地理上的延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这一母题张开了双翅。陶瓶本身被埋到了地下,但无论是在各种媒介上,还是在希腊或希腊培养的艺术家和工匠踏足过的地方,我们都能发现其久远独创性的明证。 

这一过程——“传播”“间接指涉”“重复利用”“重新修改”这类说法在其中的意思会时有重合——在本书中被称为陶瓶的“来世”。相关介绍借用了阿比·瓦尔堡(1866—1929)的术语和 
方法,对他来说,古物的来世研究起初只是个人项目,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学术机构。瓦尔堡的方法就是我们在第七章中采用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萨尔珀冬母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意象中的借用和重生。该章后,我会试着超越“看到同胞死去时我们内心总会有一丝快感”这种的心理学解释,来简要阐述一下该主题拥有长久美学魅力的原因。 

在第八章,我们的旅程终于吕基亚的桑索斯:照历史上的说法,这里是激发这一艺术作品的英雄萨尔珀冬的后安息地。



导语摘要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斯皮维将带领我们“近距离”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火锅”(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丑闻”缠身,以及重要的——瓶身上“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商品简介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斯皮维将带领我们“近距离”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火锅”(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丑闻”缠身,以及重要的——瓶身上“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奈杰尔·斯皮维(Nigel Spivey),剑桥大学古典艺术和考古学高级讲师,主持电视纪录片有《艺术如何创造世界》《国王与王后们》《二战中的英雄》等。



目录

序言 
1“价值百万美元的陶瓶 ” 
——陶瓶的发现及其归属权的争夺  
2 欧弗洛尼奥斯与“先锋派”
 ——“杰作”的诞生:艺术家及其同侪的肖像  
3 雅典和会饮 
——陶瓶的主要文化语境  
4 史诗的教育意义 
——荷马与萨尔珀冬主题 
5 来世的图像 
——作为伊特鲁里亚“陪葬品”典范的萨尔珀冬陶瓶和阿提卡墓葬的莱基托斯瓶上的睡神和死神  
6 图像的来世 ( 1 ) 
——萨尔珀冬与古代的“美丽遗体”母题  
7 图像的来世 ( 2 ) 
——英雄的变形:基督教仪式中的异教徒原型 
8 尾声 
一位英雄漫长的死亡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斯皮维将带领我们“近距离”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火锅”(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丑闻”缠身,以及重要的——瓶身上“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主编推荐

奈杰尔·斯皮维(Nigel Spivey),剑桥大学古典艺术和考古学高级讲师,主持电视纪录片有《艺术如何创造世界》《国王与王后们》《二战中的英雄》等。



精彩内容

关于萨尔珀冬,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他是一位英雄。在讲述这件事时,即使不考虑文学风格,也有理由使用现在时。然而本章的目的是探讨这一说法的历史价值。毕竟,萨尔珀冬算不上一位“家喻户晓”的希腊英雄。他的名字不像阿喀琉斯、埃阿斯、奥德修斯或阿伽门农那样“众所周知”。事实上,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是一个希腊英雄。我们似乎有理由追问,在讲述远征特洛伊的史诗中,萨尔珀冬作为希腊人的死敌,是如何在雅典这个能代表“希腊性”的城市被奉为英雄的呢? 

因此,萨尔珀冬的英雄行为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还需要考虑,为什么一个不仅死去而且仍在流血的英雄形象对观众具有美学或其他方面的教育意义(图25)。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合时宜的。从他裸露的部分身体以及紧闭或半闭着的眼睛来看,如果萨尔珀冬已经死了,那他的心脏当然会停止跳动,血液也会停止在血管里的流动。可是他的伤口仍在喷涌鲜血,红色颜料几乎是被人心血来潮一般猛地泼上去的,就像一个拿着蜡笔的孩子常做的那样。为什么艺术家要把一个英雄画成这个样子?现在出现了一个名为“易损性研究”的学科以及一门新兴的科学,旨在研究人对处于痛苦和不幸中的图像的认知反应。当代的这些进展可能有助于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应该考虑“怜悯”或“移情”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超越历史的美德。正如我们将会在第七章中看到的,搬运萨尔珀冬残缺不全、毫无生气的遗体这一主题将被“反复利用”,以明确呈现一个可以引起观者情感反应的人像——一个身体状况仍然极度糟糕的“忧患之子”。然而欧弗洛尼奥斯创作这幅图像是为了会饮的举办,而非供奉神祇。“英雄之死”一定曾使人们精神振奋。作为画在饮酒器皿上的奇观,它不亚于发生在舞台上的悲剧事件。我们能重构它在创作时所遵循的古代逻辑吗?

这个问题的前提很简单。假设在雅典举办了一次会饮,一位诗人为了娱乐“预定”了届时表演节目。这位诗人承诺,他将朗诵《伊利亚特》中的某一段(我们知道,职业游吟诗人的特长就是吟诵从荷马作品中选取的史诗片段或据此改编的抒情诗)。如果欧弗洛尼奥斯知道这一计划,为什么他不能创作一幅合适的画呢?这纯属我们的猜测。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搞清楚,为什么萨尔珀冬一幕被认为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神话”(如果我们遵循色诺芬尼制定的规则的话)。 

当然,陶瓶画师了解诗歌在会饮上的重要地位。欧弗洛尼奥斯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有点儿慵懒地斜靠在坐榻上的会饮参与者,他还带着被称为巴比顿的巨型七弦琴,这种琴可以发出适合表达相思之苦的诗歌的低音(图26)。在人像的嘴唇上,有卷曲的“mamekapoteo”字样——大概是“mame[o] kai poteo”,意思是“我渴望,我祈盼”。欧弗洛尼奥斯可能在这里引用了希腊女诗人萨福的一首颂歌,在雅典会饮沉迷?童之爱的圈子里,这位女诗人的同性之爱很受赞赏。无论所受的正规教育多么有限,画师们都知道荷马史诗在当时教育里的中心地位。当时几乎不存在系统性的学校教育,但到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教育”模式使荷马史诗成了培养年轻公民读写能力的一种工具。

一般认为,荷马史诗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或7世纪初。可以想象,得益于僭主庇西特拉图成就之一的某种公共图书馆(bibliothêkê),一名陶瓶画师可能已经能接触到后来的各种史诗 
抄本,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对特洛伊传说的了解来自听说,不只是公开的诗歌朗诵,还包括舞台上的台词。因为正是在“先锋派”画师的全盛时期,被称为“城市酒神节”的雅典戏剧节开始发展成一种固定的传统。公元前499年,位被视为“经典”作家的雅典剧作家埃斯库罗斯首次上演了他的悲剧作品。在我们看来,埃斯库罗斯把悲剧定义为“荷马盛宴上的残羹冷炙”也许是一种偶然。更确切地说,在埃斯库罗斯的作品清单中,有基于《伊利亚特》第16至24卷写成的《四部曲》(三部系列悲剧,外加一部风格较轻快的《萨提尔戏剧》);另外要单独交代的,是一部叫作《卡里亚人》或《欧罗巴》的戏剧,幸存下来的一些片段表明,这 
部作品以吕基亚为背景,从当地人的视角讲述了萨尔珀冬的故事。

我们稍后再来讲埃斯库罗斯(见P175)。这个时候,为不熟悉荷马史诗的读者简要介绍《伊利亚特》可能是必要的。从一开始,荷马就宣布故事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并在开篇描述了一场围绕着集结在特洛伊城外的希腊军队的争斗。在阿伽门农带领下,希腊人(在荷马史诗中通常被称为“阿凯亚人”)正试图夺回墨涅拉俄斯(阿伽门农的兄弟)的妻子海伦。海伦被帕里斯,也就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一个儿子拐走了。在珀琉斯和忒提斯(阿喀琉斯的父母)的婚礼上,三位女神恶作剧般举办了一场选美比赛,帕里斯作为裁判判定获胜者为阿芙洛狄忒,并声称海伦是女神为此给他的奖品。当荷马讲述这个故事时,希腊人的远 
征时间显然超过了预期,除了战争本身,指挥危机的出现也是原因之一。因为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关于战利品的分配,尤其是一个名叫布里塞伊斯的侍女),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发生了争执,前者威胁说要带领他的密耳弥冬军队撤离战场。在没有他的情况下,战争仍在继续,特洛伊人看起来可能会取得胜利。他们在萨尔珀冬带领下突破了希腊人的防线,并开始焚烧由“1000艘船”组成的希腊舰队,这个舰队曾载着希腊人横渡爱琴海。

就在此时,帕特洛克罗斯登场了。他的故事在史诗中过于独特,因此常被人认为是一首独立的诗篇,即《帕特洛克罗斯之歌》(Patrokleia)——不仅象征着他的主角身份,也象征着“帕特洛克罗斯的荣耀”。帕特洛克罗斯与阿喀琉斯就像兄弟一样被抚养长大。如果考虑到叙事的合理性,两人的关系一定十分亲密,但荷马对此含糊其词。而另外一些材料中明确提到了他们的同性恋关系(图27,埃斯库罗斯《四部曲》中的《密耳弥冬》,就是这些资料之一)。帕特洛克罗斯听从了老将涅斯托耳的建议,并对他的朋友间难以平息的宿怨表示惋惜。他告诉阿喀琉斯,他打算向所有人证明,他们俩待在帐篷里不出去并不是因为怯懦。让他带领 
密耳弥冬人出战,去击退特洛伊人;让他穿上朋友的盔甲去战斗,让特洛伊人以为杀神一般的阿喀琉斯重返战场,并因此惊慌失措。



媒体评论

一次宏大的“古典文明穿越之旅”……任何对古代经典有好奇心的人都会喜欢这本书。
 ——《科克斯书评》

这是艺术史,是“给成年人的鬼故事”,是一种在古代艺术史中追寻萨尔珀冬陶瓶痕迹的“侦探工作”。在追寻萨尔珀冬主题的过程中,斯皮维证明了他是一个勤奋的侦探,并能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