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0.06 5.3折 ¥ 3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余日昌 注评 梁川 书籍插图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9035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7850834
上书时间2024-10-19
前言
001
一、说与不说之间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人们皱眉,鼻子连着印堂,与左右双眉交叉形成一个十字,这种“正在琢磨”的神态让人一目了然。“计”的右边就是这样一个“十字”。
几番琢磨之后,人们便会突发顿悟、计上心头。这一瞬间,人们便会豁然开朗、心舒眉展。被冥冥之中的力量“一语点破”之后,人们会激动不已,往往产生一种“说”的冲动。“计”字的左边就有这么一个“言”字。
人类的言说有着三种基本形式:要么与别人讨论或争辩某一个问题;要么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反复推敲、琢磨内心的想法,终让它形成能够让自己信服、被别人接受的意见;要么对别人述说自己的见闻、见地与主张。
本书所介绍的中国古代秘本《三十六计》同时具有上面三种基本的言说形式。也就是说,“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出于一个战略问题,都需要反复推敲,都必须形成指令。
计与谋实际上并非一回事。谋,往往是计的产生过程;计,往往是谋的终结果。“谋”字里含有与某人、在某时、为某事说话的三层含义。
深思熟虑之后,只有那些能够说出来让人听得懂的心头谋略,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成型的用兵大计。否则,即使非常精明的念头,也会变成烂在肚里的陈芝麻烂谷子。闷着葫芦使劲地摇,别人却永远看不懂。将军不打开那代替言说的锦囊,诸葛亮再高明的如神妙计也是白搭。
当然,心中的妙计一旦被说透,其神妙的魅力便会失去。因此,在说出来却又不愿说透之间,中国古代秘本仅139个字《三十六计》便以它非常特殊的言说形式悄悄地成了型。
也正由于这样的原因,至今我们依然找不到它的出生年月,也不太听得明白它究竟要说明什么。这并不是“三十六计”发明者的忽略。过于简约的这本《三十六计》充分实践了“越抽象就能够越具体”这个深刻的哲学道理。
所以我时常在想:解开这三十六个“皱紧的眉头”,解说它那原本应当藏在计谋者心灵深处的韬略,这样做是否显得有些多余?的确,用文字去解说原来只能心领神会的东西很难。
二、韬略与兵法之间
读《史记·项羽本纪》时,细细品味“项梁召诸别将会薛(地名)计事”一句,很有启发。你可以从中读出统帅与将军因为职责的区别而产生的那种“用兵之计”与“用兵之法”的区别。
就施用对象而言,“用兵之计”所对付的是对手或敌人,“用兵之法”却往往更实用于调动自己的部队。就内容而言,“用兵之计”往往是宏观韬略,“用兵之法”往往是具体战术。从根本上说,“用兵之计”是一类特殊的形而上思维方式,而“用兵之法”则是实际的操作方法。显然,计谋是一种韬略,它已经超越了简单战术这个层面。
韬略一般由统帅这个层面的领导者实施。然而,统帅们并非都是一些擅长推敲与琢磨的人,所以中国古代军中一直司有军师专职,延续至今,军队不仅有了参谋和参谋长,而且扩大到了参谋部。虽然,中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计谋的主要产生者,但是,当宏观而深远的大计谋已经升级为了一种韬略,军师便失去了说话的地位、角度和分量。况且,即便都是军师,也有谋战略与谋战术之分,即统帅的军师谋战略,而将军的军师谋战术。
其实,军师并非是想通过战事实现自己抱负的一类人才。他们在军帐中找到的往往是自己的饭碗,而不是自己的理想。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军师实际上是一个被将军或统帅所雇用的职业智慧者。以智慧换取食禄而不计较名利,这是军师乃至谋臣的职业特点。
说到将军,其职责是领兵打仗,即按照统帅的战略部署去解决区域性的局部战术问题。所以,那些如何调动部队、打击敌人的具体方法——即所谓“兵法”对将军更为实用。
换一个角度看,燕雀怎知鸿鹄大志?作为整个战争的领袖,统帅就是明志定向的鸿鹄,相比之下,将军如同善于巧技的燕雀。如果谈本质,将军实际上被统帅所雇用,也被整个战争所雇用,他们并不是战争的真正发动者。虽然将军与统帅在形式上属于同一个利益团体,但是作为被雇用者,将军往往以“贯彻统帅的鸿鹄意志,完成统帅的战略部署”为己任,他们指挥战斗的目标短期而具体。也就是说,同样为了夺取胜利,统帅所权衡的是整个战争,将军仅仅关心命令的完成,有时甚至必须完成让自己佯败或放弃某一战场的任务。
因此,兵法重行,韬略重势;兵法为战术而出,韬略为战略而生;将军喜兵法,统帅好韬略。
如果我们试着将眼前这本《三十六计》当作一种韬略来读解,一定会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受和体会。这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当然也有不少方家更将《孙子兵法》推崇为战略著作。不论怎样,至少可以这样认为:“三十六计”是一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诸多中国古代兵法则更加适合作为形而下层面具体军事行动的行动方法。
三、熟虑与机略之间
古代秘本的《三十六计》应当是成熟之计,但在运用时必须即兴而施,不能生搬硬套。从这个使用特点来看,“三十六计”实际上是一个韬略的原则,而非具体的方法或方式。
从哲学上看,《孙子兵法》写的是一些由阳谋加经验综合而成的一些形而下的具体战术思想,《三十六计》则是对兵家战略的一种高度形而上学的概括,它的内容全部都是阴谋!
阴谋行于形而上,缥缈而多变,追求的是一个“险”字。相比之下,《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推崇“兵不厌诈”,它追求的境界也仅仅达到“诡”,表现为敢说一些“危险的话”吓唬对手。然而,诡而不险,仅精明但不高明。
现在古贤传给我们的“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韬略家将自己的深思熟虑进行限度浓缩之后的韬略精华。在实际运用中,其难度却比《孙子兵法》、《六韬》、《孙膑兵法》、《吴子》、《司马兵法》、《尉缭子》、《长短经》、《太白阴经》、《百战奇法》等诸多古代兵法大得多。用好“三十六计”的难点在哪里呢?在于运用“三十六计”必须在战争或对抗的瞬间,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适当的时机。战争中那些共性化的原则,在这时就必须在个性化的时机或境遇中使用。这也是其他兵法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性。
在“三十六计”面前,应当先有“时机”才能够施用“方略”,而不是先有了韬略,然后再发生使用的时机。
所以,使用“三十六计”讲究个“出神入化”。古人留下的这个秘本《三十六计》,文字极为精练,给了使用者的发挥空间和少的限制条件,这样,时机或机会将变得很多很多。
四、原著与注释之间
所谓“三十六计”,古语作为虚词,指“计策甚多”。
《汉语大词典》认为,所谓“计策甚多”,后由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计。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在清代学者黄遵宪名为《悲平壤》的诗中,就有一句:“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任践踏。”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三十六计》中认为:“古人之所谓三十六计,原来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
实际上,“三十六计”可能早于南北朝时期就在民间流行了。
根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可见,早在南齐时代,此时“三十六计”已为檀公所出,或者至少已经具有了它的雏形。所以,可以认为,所谓“三十六计”的名称并非如上述所指的“计策甚多”这个虚词意义。
《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由这些方面引述或演绎的“三十六计”实用篇章已经著作颇丰。
目前,对《三十六计》的准确成书时间尚无肯定的考证,而通行本《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主要特点是以《周易》理论去解析《三十六计》,其中按语多处不时地引用《孙子兵法》作为“论敌”实例,实际上与《三十六计》中的“论势”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差距。
由于《三十六计》言简意赅,所以,许多注释本习惯于采用丰富的战例说明“计策”。本书对《三十六计》进行了评析,但是因为受篇幅和全书布局限制,内容及实例仍然比较简短。
本书以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的《三十六计(秘本兵法)》(简称兴华版)为原本,并对照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三十六计》版本对其中“原书解语”进行了翻译,力求正本清源。对其中的“古人按语”,因为语言相对容易理解,所以补作翻译,但只在评析中点到为止。
当然,作者对《三十六计》的基本原理和古人按语中提示所进行解析,所归纳出的一些关于谋略的基本思维范式,也谨供读者参考。
《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 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该本为图文本,图文并茂,黑白中透出诙谐,适合各个阶段的读者阅读。
《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 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该本为图文本,图文并茂,黑白中透出诙谐,适合各个阶段的读者阅读。
余日昌,1961年1月出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研究部门为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文化、宗教学。
目录
三十六计
套
前 言001
套 胜战计001
计 瞒天过海002
第二计 围魏救赵006
第三计 借刀杀人008
第四计 以逸待劳012
第五计 趁火打劫016
第六计 声东击西020
第二套 敌战计025
第七计 无中生有026
第八计 暗渡陈仓030
第九计 隔岸观火033
第十计 笑里藏刀037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040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043
第三套 攻战计047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048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051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055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060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064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068
第四套 混战计073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074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079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083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087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091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094
第五套 并战计099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100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104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107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111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115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119
第六套 败战计125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126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130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134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137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140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144
跋147
《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 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该本为图文本,图文并茂,黑白中透出诙谐,适合各个阶段的读者阅读。
余日昌,1961年1月出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研究部门为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文化、宗教学。
计 瞒天过海
【解语】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当自认为军事戒备已经非常周密的时候,往往会因此而松懈自己的警惕;对平时看惯了的现象,往往就不易产生怀疑和顾虑。
阴晦的计谋常常被隐藏在冠冕堂皇的行为之中,并不与公开的军事行动相排斥。极大的阴谋往往藏在比较公开的行动之中。
【兴华版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青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昔孔融被围,太史慈将突围求救。乃带鞭弯弓,将两骑自从,各作一的持之。开门出,围内外观者并骇。慈竟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射之,射毕还。明日复然,围下人或起或卧。如是者再,乃无复起者。慈遂严行蓐食,鞭马直突其围。此敌觉,则驰去数里矣。
【例证精选】
(一)军事谋略故事:
将“瞒天过海”之计成功地运用在积极方面的例子,首称先秦时期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中国古代君主封建制度中规定,如果大将或军帅要调动军队,首先必须向君王讨得兵符。
先秦时期,秦昭王曾经举兵征伐过弱小的赵国。在很短的时间内,秦军在长平地区顺利歼灭了赵国40万军队,随后便直逼赵国的首都邯郸。
当时,赵王的弟弟平原君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夫。所以,平原君便向魏国求援,魏王应允了他的求援,立即派大将晋鄙统帅十万大军前往救援赵国。
秦王闻此迅息,立即放出风声,示意魏王理当避免战火烧身,不然魏国也将被秦国所灭。
当时,魏王想帮助赵国,但是又非常害怕强大的秦国。身处两难境地,魏王只得两面讨好,都不得罪。所以,他虽派兵,但不攻击,只是观望战势。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这时,信陵君虽然心中怜惜姐姐在赵国的性命,却无法说服魏王出兵救赵,因此私下结集了一批志愿兵以及百辆战车,准备与秦军拼上一拼。
一天,当他们一行走到城门口,却遭到了正在看守城门的老朋友侯生的冷言讥讽。信陵君便停下脚步,走到侯生面前,私下询问老友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侯生当下点拨道:“你那些由门客组成的部队怎么能够抵挡训练有素的秦兵呢?现在,唯有魏王新宠的美人如姬可救赵国!”
原来,侯生认为,信陵君曾经帮助如姬报了杀父之仇,现在,让她盗得魏王藏于卧室中的兵符,然后去调遣停在途中待命的晋鄙部队前往救赵,这是一种“报恩”的要求,也是救赵可行的出路。
当然,侯生也是让信陵君吃了定心丸的。他说,这样做即使背上了欺君之罪,但依照中国历史上“以成败论英雄”的惯例,也可以让信陵君以“北面救赵、西面击秦”的丰功伟绩扬名天下,功过相抵、功大于过而终成心愿。
这时的信陵君如获至宝,便回头真的让如姬设法瞒着魏王,窃得了兵符。这样一来,信陵君便拥有了调动魏军的权力,能够与赵国平原君联手击秦。终,救赵的计划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瞒天过海”之计!
分析这个例子,侯生的这个“瞒天过海”之计,并非以“过海”为终目的:因为报恩,如姬必然服从于信陵君;因为姐夫,信陵君必然与平原君联合;因为联合,魏赵必然共同抗秦;因为抗秦;信陵君必然扬名天下。真是环环相扣,环环加力。侯生实际上不是对信陵君悄悄地施用了一个善意的“多重连环计”了吗?否则,信陵君岂敢盗符救赵呢?
这个例子可供解读后面的“连环计”参考。
(二)政治谋略故事:
再说一个反面的例子。
南宋高宗赵构的宰相,就是后来遗臭万年的秦桧。
在宋朝抗击大金国的非常时期,秦桧为了执行宋高宗的投降政策,便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手法,秘密发了十二道金牌,从抗金前线召回了主战派的主要人物大将岳飞,并将其处死。
当时,秦桧采取“瞒天过海”手法所要瞒的“天”,首先是已经昏庸而且软弱的宋高宗,同时又是天下所有主张保家卫国、坚决抗金的义士。当时,秦桧集团的阴谋不慎泄露了出去,顿时,朝廷内外一片哗然,群起公愤。
秦桧将岳飞调回之后,大将韩世忠曾经斥问秦桧:“岳飞究竟犯有何罪?”秦桧一时语塞,便搪塞地说:“这种罪莫须有!”意思是:岳飞大概、也许犯有欺君之罪吧。
对此,韩世忠当即反驳。他大声疾呼:“莫须有何以服天下!”这样一来,秦桧的“瞒天过海”之计便露出了破绽,瞒天便已经不可能了。
当然秦桧终还是使尽卑鄙手段,将政敌岳飞杀害了,实现了“过海”的目的。
但是,严格地说,秦桧的阴谋一经败露,他所采取的计策就已经不再是“瞒天过海”了,采取手段时也不是所谓“青时秘行”,后只能是“掩耳盗铃”。
因此,秦桧成为了遭历代国人唾骂的大汉奸。谈及此事,秦桧的后代至今都在自惭:“人间从此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思路旁通】
“瞒天过海”所提供的思维范式是:在对手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谓“备周则意怠”,说的是长期紧张而周密地对敌防范,必然会导致官兵产生精神麻痹和身体疲劳这样的道理。“狼来了”的寓言则生动地说明了“常见则不疑”的道理。
所谓“瞒”,就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是一种战略的伪装,军事上称之为佯动或佯攻。《三十六计》讲究的“陈谋”,即老谋深算的计谋,不仅使敌对一方不能识破,而且使下级官兵也不知其所以然。所谓“天”,就是计谋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和意图。所谓“过”是具体的方法或方法论,它强调变化性和随机性。所谓“海”,指的是对手的视线。“瞒”的手法,主要并不是利用自然条件去隐蔽自己的行动,正如按语所说:“不能于青时秘处行之。”
所谓的“青”是黑白相间的颜色。所谓“青时”,是指日光不能照射到的阴晦时刻,比如黎明或黄昏时刻。
应当注意,《三十六计》中的疑兵之计大多采用的是“障眼法”,而并不是“秘行”。“障眼”的目的是给对手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或提示,提供一种误导。误导在先,则敌人信以为真,常见则不疑,从而放松警惕。如果选用的是“秘行”方式,敌人对我方的行迹并不明确,所以必然将继续保持警惕,常备不懈。
在读解套胜战计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其中“六计”的主要目的是主动出击,然后取胜,与后面几套略有区别。
如果将“佯动”作为“阳”,那么,真实意图就是“阴”。阳在明处,阴则在暗处。
“瞒天过海”之计的特点,反映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将秘计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是在公开的事物对面。十分公开和非常明显的事物或事件,常常酝酿着深不可测而且极为机密的计谋,这就是“太阴、太阳”。“太阳”形似不变,“太阴”则是内含巨变,深藏“出其不意”的玄机。
从上例可见,“瞒天过海”一计,必须是手段与目的统一。
正当的手段与正直的目的相统一,这是此计成功的基本保证。而且,此计多也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不可能作为宏图大略、致胜绝策。
所以,一旦“过得海去”,就应当立即转用其他“上上良策”为佳。因为,任何对手都非等闲之辈,之所以能够被一时瞒过,也不过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暂时局限所致。
任何成功之机,正是充分、及时地利用了对手那种“白驹过隙”般短暂的瞬间机会。一旦对手有所警觉,就应当是此计转出的时刻。
因此,我们建议此计应与“连环计&r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