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精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易精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2.3 7.1折 88 全新

库存2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振复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4053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5955183

上书时间2024-06-1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中心理事、专家委员兼易学丛书“易学纵横录”编委。长期从事易学、中国建筑文化、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多部著作获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名录等。代表著作有:《巫术:
<周易>
 的文化智慧》(1990,1999)、《中国文化“原典”——
 <周易>
  》(1997)、《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2006)、《周易精读》(2008,2016)、《周知万物的智慧——
  <周易>
   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2021年7月,书局出版作者《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首印6000册;2022年1月二印4000册。2023年7月,书局出版作者《
   <周易>
    通识》,首印8000册。
   
  
 


目录

导言

上经三十精讲 循天道 首乾坤而至坎离

卦一 乾(乾下乾上)

卦二 坤(坤下坤上)

卦三 屯(震下坎上)

卦四 蒙(坎下艮上)

卦五 需(乾下坎上)

卦六 讼(坎下乾上)

卦七 师(坎下坤上)

卦八 比(坤下坎上)

卦九 小畜(乾下巽上)

卦十 履(兑下乾上)

卦十一 泰(乾下坤上)

卦十二 否(坤下乾上)

卦十三 同人(离下乾上)

卦十四 大有(乾下离上)

卦十五 谦(艮下坤上)

卦十六 豫(坤下震上)

卦十七 随(震下兑上)

卦十八 蛊(巽下艮上)

卦十九 临(兑下坤上)

卦二十 观(坤下巽上)

卦二十一 噬嗑(震下离上)

卦二十二 贲(离下艮上)

卦二十三 剥(坤下艮上)

卦二十四 复(震下坤上)

卦二十五 无妄(震下乾上)

卦二十六 大畜(乾下艮上)

卦二十七 颐(震下艮上)

卦二十八 大过(巽下兑上)

卦二十九 坎(坎下坎上)

卦三十 离(离下离上)

下经三十四精讲 尽人事 首咸恒而至既济未济

卦三十一 咸(艮下兑上)

卦三十二 恒(巽下震上)

卦三十三 遁(艮下乾上)

卦三十四 大壮(乾下震上)

卦三十五 晋(坤下离上)

卦三十六 明夷(离下坤上)

卦三十七 家人(离下巽上)

卦三十八 睽(兑下离上)

卦三十九 蹇(艮下坎上)

卦四十 解(坎下震上)

卦四十一 损(兑下艮上)

卦四十二 益(震下巽上)

卦四十三 夬(乾下兑上)

卦四十四 姤(巽下乾上)

卦四十五 萃(坤下兑上)

卦四十六 升(巽下坤上)

卦四十七 困(坎下兑上)

卦四十八 井(巽下坎上)

卦四十九 革(离下兑上)

卦五十 鼎(巽下离上)

卦五十一 震(震下震上)

卦五十二 艮(艮下艮上)

卦五十三 渐(艮下巽上)

卦五十四 归妹(兑下震上)

卦五十五 丰(离下震上)

卦五十六 旅(艮下离上)

卦五十七 巽(巽下巽上)

卦五十八 兑(兑下兑上)

卦五十九 涣(坎下巽上)

卦六十 节(兑下坎上)

卦六十一 中孚(兑下巽上)

卦六十二 小过(艮下震上)

卦六十三 既济(离下坎上)

卦六十四 未济(坎下离上)

《系辞》上下精讲

《说卦》精讲

《序卦》精讲

《杂卦》精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的逐字逐句解读,突出“全”和“精”。《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体大繁复,本书不仅每卦必讲,每爻必讲,《易传》“十翼”全讲,而且言必有据,从传统象数之学入手,汲取扬弃古哲时贤的文本和考古成果,可谓广征群言,又融贯己意。更进一步,作者并不流于对《周易》哲学意涵的挖掘,而是以更高的视角,认为《周易》不止是哲学,更是包括哲学在内的文化集成。作者受过严格的文化人类学训练,以本经品读《易传》,全面展示《周易》作为中华文化之源的精蕴。

精彩内容
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的逐字逐句解读,突出“全”和“精”。《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体大繁复,本书不仅每卦必讲,每爻必讲,《易传》“十翼”全讲,而且言必有据,从传统象数之学入手,汲取扬弃古哲时贤的文本和考古成果,可谓广征群言,又融贯己意。更进一步,作者并不流于对《周易》哲学意涵的挖掘,而是以更高的视角,认为《周易》不止是哲学,更是包括哲学在内的文化集成。作者受过严格的文化人类学训练,以本经品读《易传》,全面展示《周易》作为中华文化之源的精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