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表情心理学.瞬间看透内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表情心理学.瞬间看透内心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7.94 4.7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荣妹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46880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9543555

上书时间2024-05-1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
第一章 微表情中隐含着我们的秘密
1. 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_002
2. 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_004
3.“微表情”让我们掩饰不了“真相”?_006
4. 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情?_009
5. 笑容背后,展现的是“心里话”?_011
6. 细微动作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内心?_013
7. 语言透露我们的真实想法?_015
8. 声音,会让别人潜入我们的灵魂?_017
9. 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我们的真性情?_019
10. 身姿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_021
?
第二章 你的眼睛也会出卖你的心
1. 眼神里流露出“真情”?_024
2. 眼球的运动泄露了你的内心秘密?_027
3. 不同的眨眼方式,透露出你不同的想法?_030
4. 目光是传递你内心信息的索道?_032
5. 目光注视的方向,代表着你的心境?_035
6. 目光坚定不一定就说明你是诚恳的?_037
7. 瞳孔的变化,展示着你的情绪变化?_039
8. 视线,体现内心深处的东西?_041
9. 睁眼闭眼间,你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心事?_043
10. 凝视也是一种内心活动的展露?_045
11. 眼皮也是泄露内心秘密的通道?_047

内容摘要
    1.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

     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用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即使彼此互不言语,但人的心理变化也会流露在表情上。心情愉快时,面部肌肉自然就会松弛;而心存悲哀时,自然会伤心落泪。可以说,表情通常要比言语更能明显地表达一个人的心理动态。然而,想借由他人的表情来判断他人的内心看似简单,事实却并不尽然。

     就拿我们自身来说,有时我们的表情、动作、言语可能会刻意掩饰当时的真实心境,不想让对方识破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你明显展现出来的表情,也许并不是你心中真正所想的。

     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在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面具”。也就是说,在社会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肯定不全是自发的自己,而有一部分是顺应别人的期望、社会的看法等。而且,这种“人格面具”对人顺利地适应社会也是必需的。

     首先,现代社会文明礼仪需要有一张“面具”。今天,表情不再只是一个内心符号,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谈判或洽谈生意中,我们可能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始终面露笑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极为满意的回应,本以为成交是毫无问题的,结果对方却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由此可见,当时对方表露出来的笑容就是一种伪装,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其次,我们的本能也需要有一张“面具”。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活动接近暴露给别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需要拥有自己的“隐私”。在某些场合下,我们甚至会很担心自己的心理动态被别人察觉,于是就会极力掩饰内心活动,表情也会与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别人可能无法从我们的表情中看透我们的真实感情,或者我们的表情根本就是伪装的。

     虽然我们极力戴上“面具”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是面部的细微表情还是会出卖我们。不经意问的一个微笑、一句话,不知不觉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成为别人洞悉我们内心的工具。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保密”起来,不让自己被表情出卖,我们还真需要多下点工夫。2.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很精神”。这里所说的“精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表情。人的表情是由人的面部器官、肌肉组织的各自表现而形成的组合效果。因此,表情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

     一个人的情绪、心态、自信度和注意力等,无时无刻不通过表情让他人感觉和了解到。比如,基于我们对“甜”和“苦”不同的生理反应,也就形成了“愉快”和“不愉快”两类不同的基础表情。当我们感到愉快、喜欢、幸福、快乐时,我们的面部肌肉就会横拉,面颊提高,额眉部放松,眼睛眯小,瞳孔放大,嘴角后收上翘;当我们感到不愉快、愤怒、恐惧、痛苦、厌恶时,面部肌肉就会纵伸,面颊下降,面孔拉长。当然,也许在出现以上这些情绪时,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但你接近可以借助镜子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面部的真实反映。

     表情也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表现得自然、从容,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该沉默时沉默,该微笑时微笑。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古人说:“情,动之于众,形之于外,传之于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神态,使之适合交际的需要。神态的错位或失常,都会令自己的表情、神情与交际环境相矛盾,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反感。

     虽然表情的动作基础是遗传于我们的祖先,但也需要后天学习,比如新生儿就能模仿父母的动作、表情等。

     P2-4

主编推荐
    
“伪装者”的表情只持续了1/25秒,下一秒,伪装的熟悉表情就出现了。

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刚才是眼花了,还是自己判断失误?

只有锁定这*短1/25的微表情,你才能知道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没有误读,没有眼花。就在那一瞬间,你需要掌握窍门,细心观察。

如何捕捉、分析、研判对方的微表情,

本书就是你的“鉴心”教科书,

你的“读心达人”养成手册!
 

精彩内容
   
级别的演技,也掩饰不了短短只存在1/25秒的微表情。

因为,微表情是无法伪装的,能反映出人类的七种情绪:憎恶、生气、惊恐、伤心、开心、惊讶和蔑视。

“伪装者”们的内心活动、情感表达,都可以通过微表情一览无余。

 

本书让你学会“读懂”与“控制”——

读懂:见微知著,读懂微表情表现下的内心隐秘;

控制:透彻识人,控制局面,主导事情未来的发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