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与检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与检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4.93 6.6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建国,晏许超,程水连 等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874233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782913

上书时间2024-03-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概述
  1.2  卫生害虫概述
第2章  检验的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及相关法规标准
  2.2  检验用水的要求
  2.3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2.4  检验结果的处理
第3章  检验前的准备
  3.1  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3.2  试样的前处理
  3.3  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
  3.4  溶液的配制
第4章  蚊香产品的检测
  4.1  外观和感官的检测
  4.2  抗折力的检测
  4.3  脱圈性的检测
  4.4  平整度的检测
  4.5  水分的检测
  4.6  燃点时间的检测
  4.7  盘平均质量或净含量的检测
  4.8  蚊香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4.9  蚊香烟尘量的检测
  4.10  热贮稳定性的检测
  4.11  药效的检测
  4.12  检验规则
第5章  杀虫气雾剂的检测
  5.1  外观和感官的检测
  5.2  净含量的检测
  5.3  雾化率的检测
  5.4  内压的检测
  5.5  酸度的检测
  5.6  水分的检测
  5.7  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5.8  热贮稳定性的检测
  5.9  药效的检测
  5.10  模拟现场试验
  5.11  甲醇含量的检测
  5.12  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检测
  5.13  杀虫气雾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检测
  5.14  杀虫气雾剂抛射剂中丙丁烷与1,1,1,2一四氟乙烷和丙丁烷与1,1-二氟乙烷质量比的检测
第6章  电热蚊香片的检测
  6.1  外观和感官的检测
  6.2  有效成分使用要求
  6.3  毒理
  6.4  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6.5  挥发速率的检测
  6.6  热贮稳定性的检测
  6.7  药效的检测
  6.8  加热器的检测
第7章  电热液体蚊香的检测
  7.1  术语和定义
  7.2  有效成分使用要求
  7.3  毒理
  7.4  结构和尺寸
  7.5  感官的检测
  7.6  净含量的检测
  7.7  密闭性的检测
  7.8  自由跌落
  7.9  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7.10  挥发速率的检测
  7.1  l热贮稳定性的检测
  7.12  最低持效期的检测
  7.13  药效的检测
  7.14  加热器的检测
第8章  驱蚊花露水的检验
  8.1  有效成分使用要求
  8.2  外观和感官的检测
  8.3  净含量的检测
  8.4  DH的检测
  8.5  色泽稳定性的检测
  8.6  低温稳定性的检测
  8.7  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8.8  热贮稳定性的检测
  8.9  药效的检测
  8.10  甲醇的检测
  8.11  铅的检测
  8.12  砷的检测
  8.13  汞的检测
  8.14  镉的检测
第9章  其他产品的检测
  9.1  蚊香用炭粉的检测
  9.2  驱蚊产品中昆虫驱避剂的检测
第10章  检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0.1  检验室的分类及要求
  10.2  仪器、试剂及危险品的管理
  10.3  检验室的安全
  10.4  模拟现场实验室的设计与管理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附录2  《农药管理条例》
  附录3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附录4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
  附录5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附录6   GB/T 18416—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蚊香
  附录7   GB/T 18417—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片
  附录8   GB/T 18418—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附录9   GB/T 18419—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概述

1-1家用卫生杀虫产品概述

在5亿多年前,地球上就有昆虫存在,至今发现的种类有70多万种,而人类是在距今25万年前才来到这个世界。人类根据自身的利益将昆虫分为益虫与害虫两类,从而开展了人与害虫之间的长期斗争。

1.1.1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的起源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了对付卫生害虫的侵袭,尝试了各种方法,使用了各种材料来进行防治,至今在我国部分农村还能看到老百姓用传统方法来驱灭蚊虫,如使用艾叶、熏蒸草、烟叶、菊花草等植物来熏蒸。在医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应用汞剂杀除虱及恙虫、砷剂杀除各种害虫的方法。到南宋时期便出现了中草药制成的驱蚊棒,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发明了蚊帐.该产品起到了物理防蚊虫的效果。蚊香的发明时期说法多种,无法确定。可能与古代人们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尽管我国古代就有蚊香,但实行工业化、规范化生产,则是国外最早,日本人于1890年就利用天然除虫菊花制成线香.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生产。

1.1.2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的发展阶段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的广泛使用,应从化学合成杀虫剂的产生开始,由于某些天然的植物在熏蒸中有驱灭蚊虫作用,但原料产量低、成品价格高、驱灭蚊虫效果差。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发了化学合成杀虫剂,从而使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的生产走上了规模化、工业化。

卫生杀虫产品根据原药的更新可分为五个时期:

1.初始阶段

1900年之前,人们大量使用天然的艾叶草、菊花草、烟叶等植物。制成蚊香棒,通过熏蒸过程,达到驱赶蚊虫效果的目的,该产品产量低、驱蚊效果差,又因价格昂贵,所以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无法推广。

2.无机类化合物阶段

1900年至1945年,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可以合成简单的无机类化合物.如吡酸钠和亚吡酸钙,但这些杀虫剂不仅对人类和哺乳动物具有高毒.而且残留时间长,对环境污染严重。

3.有机氯化合物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科学家P·缪勒发现DDT(有机氯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并荣获诺贝尔奖,继而又开发了六六六杀虫剂。有机氯化合物杀虫剂不仅高效且杀虫广谱、持效长、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主要杀虫剂品种被广泛使用,为化学合成杀虫剂从无机化合物的低效阶段,进入有机化合物的高效阶段,开创了光辉的发展前景。这类杀虫剂包括DDT。、六六六、氯丹等。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这类化合物残留时间很长。并在人和动物的脂肪组织内蓄积,影响生理功能,还不易降解污染环境,各类害虫又会产生抗性,故从20世纪70年代起全世界就规定以DDT为首的有机氯杀虫剂被限用或禁用。

4.有机磷化合物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杀虫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西拉特开发了有机磷化合物杀虫剂.如磷酸酯和硫化磷酸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不会长期蓄积在人体内,但毒性很强。随后又开发了乙烯基磷酸酯(敌敌畏)和芳香基有机磷化合物(二嗪农),它们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和薰杀作用,具有广谱高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精彩内容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与检验》主要涉及:检验的基础知识,蚊香、杀虫气雾剂、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驱坟花露水等产品的检验,以及检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对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与检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内容丰富、知识面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