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魂的密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灵魂的密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97 6.3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詹姆斯·希尔曼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4135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0元

货号10824745

上书时间2024-02-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詹姆斯·希尔曼,美国心理学家,深度心理学很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建了以灵魂为基础的原型心理学,被誉为美国拥有活力和拥有性的心理学家。 1926年,希尔曼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大西洋城。高中毕业以后,他在乔治城大学的外交学院学习了两年。1944—1946年,他在美国海军医院服役。之后,他进入法国巴黎的索邦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并于1950年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毕业,获精神和道德科学学位。1959年,他获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及荣格学院的精神分析师学位证书,并被任命为荣格学院系主任,一直工作到1969年。 1970年,希尔曼在春天出版公司担任编辑,该公司主要出版原型心理学、神话学、哲学和艺术类图书。他在1975年完成了《重视心理学》一书,并以此获得了普利策奖的提名。1978年,他参与创立了达拉斯人文和文化研究所。1997年,他出版了《灵魂的密码》英文版。该书荣登当年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通过诸如托马斯·摩尔等人的作晶,希尔曼有关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与观点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1999年,他在加州卡平特里亚的太平洋研究生院下属的作品档案馆和研究中心,负责整理出版各类著作、论文、手稿、研究笔记以及信件。 2011年,他因患骨癌在位于康涅狄格州汤普森市的家中病逝。

目录
1  第一章 概述:橡果论对心理学的救赎

37  第二章 向下成长

59  第三章 教养谬误

85  第四章 归于无形

107 第五章 存在就是被感知

121 第六章 先天与后天之外

145 第七章 廉价惊悚读物与纯粹幻想

161 第八章 伪装

179 第九章 命运

203 第十章 坏种子

235 第十一章 平庸

259 尾声 方法学说明

273 参考文献

285 主题词对照表

301 灵魂、性格和使命——詹姆斯·希尔曼访谈录

内容摘要
     人生远非理论囊括得尽的。或早或晚,我们都会受到召唤而踏上自己的路。你也许记得,这召唤就好似孩提时一股莫名冲动的瞬间涌现,像一种魔力,一次人生轨迹上的特殊转弯,像有神谕在脑海中激荡:这才是我必须做的,这才是我要追求的。这才是我。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召唤。 若没有这般生动和真实,这召唤也许会更像生命溪流中的轻柔推动,不知不觉中将你送至某个既定的停泊点靠岸。回首看时,你意识到有命运参与其中。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对命运的觉知。 这种谕示和记忆如同遭受屈辱的恐怖回忆一样,将强烈影响人的一生;然而这些不可思议的时刻总是姗姗来迟。我们的理论偏爱创伤,我们的任务就是加以修通。虽然经受了早年的伤害和厄运的打击,但某些稳定的特质从一开始就被烙在我们鲜明的性格影像中了。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性格的力量。 由于早年“创伤”观点左右着人格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在我们对个人经历进行回忆和描述时,关注点已被这些理论的毒素所渗透。影响我们生活的,与其说是童年本身,不如说是我们学到的回溯童年的方法。本书坚信,童年创伤对我们的伤害,大不过我们用创伤的方式来回忆童年,后者认为在童年时期,我们遭受不必要的外来灾难,从而造就了我们错误的一生。 因此本书旨在揭示你本性中曾经存在、现在拥有的除伤害之外的东西,以此来对伤害做些修补;旨在纠正那些对创伤的无意义的曲解,好让你的小舟从激流险滩中解放,重新掌舵于命运之河。那正是遗失于芸芸众生之中而必须重持的:个人的使命感,即我为何而生。 生活的因由,广义上的生命意义,宗教信仰的哲理——本书均不敢妄加评判。但是本书的确想谈谈如下感觉:我,作为一个独特个体,存在必有原因;有些事是我在日常工作之外必须参与的,而它们赋予日常工作存在的意义;世界冥冥需要我在这里,我能够解释自己的先天意象,并写进我的生命。 先天意象也是本书的主题,这是每个人一生的主题——在本书中我们将走进很多人的人生经历。人生问题常在我们的西方主观主义中出没,正如它融合在自我表现的治疗中。每个在接受治疗的人,每个受治疗式内省影响、同时又被电视谈话节目的眼泪冲淡了的人,都在寻找与自身相符的人生经历:我是如何将我的生命片段拼成清晰的意象的?我是如何找到我的人生主线的? 要想揭示先天意象,我们必须摒弃我们通常使用且一直使用的心理学架构。它们揭示得不够全面。它们剪裁生命使其符合这样的架构:发展性地成长,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从婴儿期开始,经过不安的青少年期,到中年危机和衰老,直至死亡。沿着规划好的地图艰难前进;在你到达之前,旅行计划就已告诉你会到哪里;或者像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事先统计出来的平均数据。你的生命历程已经被将来完成时描述完毕。要是发生的事情不在预定的路线上,那就会被归入很好规的“旅程”,只好无定势地把事件进行增删,按照时间顺序分列填写在履历之中,一件接着一件。这样的人生是缺乏情节的流水账,其聚焦在愈发乏味的中心构形,“我”,在“经历”干涸的沙漠中徘徊。 我相信我们真正的人生被夺走了——那是写在橡果中的命运——我们寻求治疗,想把它找回来。然而先天意象是找不回来的,除非我们拥有这样的心理学理论,它把心理学很原始很真实的一面诠释在命运的召唤之中。否则,你将只存在于社会学的随机统计数字之中,或好比无意中受到代蒙①的驱使,行为怪诞,且充斥着怨愤和无法遏制的欲望。压抑,在所有的治疗流派中都被认为是人格结构的关键,但真正压抑的并不是过去,而是橡果以及我们过去在处理与它的关系时犯下的错误。 我们构想生命的方式把它弄得死气沉沉。我们早已停止用任何形式的浪漫和虚构的天赋去想象它们。因此,本书也要捡起浪漫的主题,勇于用美学、玄学、神话等大视角来展望人生。为了跟上浪漫的脚步,本书也要勇于聆听“洞察”(vision)和“使命”(calling)等大词的启发,赋予它们具体化的含义。对于没有理解的,我们不会肆意贬低。即使是在后面的章节中,当我们认真看待遗传学的解释时,仍然有一些谜团只能交由玄学及神话来拆解。 首先我们需要点明的是,尽管遗传环境交互论是当今理解人的一生很主要的范式,但它遗漏了本质的东西——你感觉到的自己的特异性。如果承认我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微妙作用的产物,那么我就把自己简化为了一个确定的结果。若越是把我们现在的生活归因于生命孕育时染色体的分裂,归因于父母做了或没做什么,归因于早年经历对现在的持续影响,那么我们的一生就越像一个悲剧。那么我们翻开的,只能是由基因密码、家族遗传、创伤事件、父母潜意识和社会事件共同书写的人生情节。 除非将造成这种受害心理的理论框架破除,否则个体往往无法自己从中走出,本书则意在拨开这片阴云。我们在理论付诸实践之前,已经成为受害者。美国人现在的受害者自我意识,是硬币的反面,正面恰恰

精彩内容
《灵魂的密码》英文版出版于1997年,并于当年荣登《纽约时报》热销书排行榜。在《灵魂的密码》中,作者提出了灵魂的“橡果论”。该理论指出,就像橡果本身已经包含了成为一颗橡树的可能性一样,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拥有成为独特的个体的潜能。《灵魂的密码》是要我们认真对待生命中发生的大小事件,包括意外事故,藉以找出其存在的价值,好帮助自己有意识、有意义地活出个人独特的生命故事。《灵魂的密码》并非妄言人生大道或生命意义,甚或宗教信仰之哲学。《灵魂的密码》却要肯定以下这些感觉:我这个人的降生有其道理可言;我要放眼日复一日的生活范围之外,看看我为什么绕着地球转;天生我材不可辜负,它预定的生命图像要在我的生命史中实现。

媒体评论
★精确且强大的洞察力……为人类价值的复兴提供了可能性。
  ——托马斯摩尔,《随心所欲》和《重现每日生活的魅力》作者

  ★一本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杰作……希尔曼让我们也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洽谈室要存在于世,而且每个人都被自身周围的世界所需要。
  ——《出版商周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