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87 5.0折 48 全新

库存3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肇钦,苏雄辉,杨永英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9348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4012819

上书时间2024-01-1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文学和文学传播理论

第一节文学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文学传播理论

第二章文学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文学传播的媒介历史

第二节媒介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媒介时代下的文学

第一节媒介时代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第三节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承

第四节媒介时代的文学接受

第五节媒介时代的文学消费

第四章文学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文学传播效果的内涵及研究

第二节文学传播的个人效果

第三节文学传播的社会效果

第四节文学传播对其他艺术发展的主导效果

第五章“现代”知识分子的解放与崛起

第一节 新式学堂与人的解放

第二节文化的迁徙

第三节“现代”知识分子的崛起

第六章时代语境下的“大文学”氛围

第一节现代中国的“非文学”氛围

第二节是“非文学”还是“大文学’

第三节“大文学”观的“大”格局

第七章新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实践形态

第一节思想启蒙与小说“新形式”的创造

第二节新诗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现代散文与现代文体的实践

第四节现代戏剧的现代性实践

第八章文学传播观念的当代性

第一节网络媒介传播下的现当代文学生态

第二节多媒介语境下的现当代文学传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文学和文学传播理论

第一节文学的相关概念

文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的精神文化产物。因此,文学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但又具有独立的体系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认为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没有正相关的关系的,因而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物质基础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马克思“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论断,事实上包含了“艺术生产的相对独立性”的言说,而这种相对独立性又主要来源于文学本身的继承性。文学有自己的道路,它既有前世今生,也有前赴后继;既有纯文学性的文学内容与概念,又有围绕文学而生发出的新概念和新领域。对这些过往和相关概念的明确,无疑是研究文学相关选题的前提基础。

一、文学与文学文体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同时,文学还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各种文体的依托,在中国文学中,它是古诗词里的一幅画,是散文中的一首歌,更是诗词歌赋背后的一种心态。

(一)文学

文学是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将地区的文化记录下来,从而形成的一门艺术,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文学是对社会文化的独特的记录保存,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的文化风气和审美情趣的记录和体现。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家们用语言文字记录下的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悟,一个文学艺术家可以将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独特的文化以鲜明的文字展现在后人的面前。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运用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文学又称为“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八章, 内容包括: 文学和文学传播理论、文学的传播媒介、媒介时代下的文学、文学传播的效果、“现代”知识分子的解放与崛起、时代语境下的“大文学”氛围、新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实践形态、文学传播观念的当代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