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中学生的18堂智慧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写给中学生的18堂智慧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12 2.0折 3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立根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21500493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10907894

上书时间2023-12-2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课 天人合一:与自然相生相融的境界追求

庄周梦蝶,鱼乐可知

天人观念,源远流长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瑰宝,智慧之

撷英掇华


第□课 和而不同:恪守底线的和谐中庸原则

牛人史伯测国运

智者晏婴巧设喻

至圣孔子倡和谐

和而不同真境界

撷英掇华


第3课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的本质思维,简朴简约的文化表现

语言奠定心理基础

八卦开启尚简之门

儒道催化尚简传统

简约蕴无穷韵味

撷英掇华


第4课 辩证思维:依存□化的观点与逆向思维

对辩证思维情有独钟

儒家对辩证思维的新贡献

法家兵家杂家其实也辩证

辩证思维的渗透与影响

撷英掇华

第4课辩证思维:依存变化的观点与逆向思维/33

老子对辩证思维情有独钟/34

儒家对辩证思维的新贡献/35

法家兵家杂家其实也辩证/36

辩证思维的渗透与影响/37

撷英掇华/38

第5课直觉意会:直达本质的致思途径/41

庄子寓言的深层意蕴/42

禅与儒的直觉意会/43

直觉意会的文化探源/45

直觉意会的两重性/47

撷英掇华/49

知行合一:文化的实践理性/53

第6课古今完人王阳明/54

龙场悟道立心学/55

知行合一求正解/57

实用理性为本源/59

撷英掇华/60

第7课立象尽意:偏爱具象的思维与表达/63

具象中国/64

具象探源/66

撷英掇华/71

第8课模拟类比:解读中华文化的重要钥匙/75

模拟类比现象面面观/76

模拟类比的历史追踪/79

模拟类比的本质解读/81

模拟类比的价值思考/84

撷英掇华/85

第9课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89

曹源滴水,顿悟菩提/90

明心见性,清净本心/92

文化合流与思维共振/95

撷英掇华/96

第10课系统思维:以整体、连续、关联的观点观察世界/101

九种符号的思维信息/102

系统思维的多重表现/108

撷英掇华/110

第11课格物致知:艰难曲折的理性求真之路/113

格物致知与阳明格竹/114

突如其来与重见天日/115

理解分歧致兜兜转转/118

撷英掇华/121

第12课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以人为本的贤人作风/125

冯谖市仁/126

孔子倡仁/127

孟子论仁/130撷英掇华/132

民为邦本:重视民心的治理理念/137

第13课五子之歌——历史之血的教训/138

……

第17课经世致用:实用理性的应用型文化心理/183

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184

诸子的经世致用精神/186

儒学经世传统与分野/187

明清实学与经世致用/189

撷英掇华/192

第18课儒道互补: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195

孔起于仁/196

老始于道/198

儒道互补/201

撷英掇华/203

后记/207




内容摘要

庄周梦蝶,鱼乐可知

庄子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这个地方做漆园吏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很有名的梦。一天早上,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梦中,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叫庄周,也不知道自己是人类,只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蝴蝶,看见到处是鲜花,自己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那么惬意!可是当他惊惶不定地醒来时,忽然觉得:“不对呀,我是人类,我叫庄周,我怎么是只蝴蝶呢?”这时的庄周迷惑了:“我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呢?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呢?”对此,唐代的李商隐还写了一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当然,庄周并不是真迷糊,他是想告诉我们,庄周和蝴蝶是没有绝对界限的,人和外物是可以同一的。

还有一次,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今安徽风阳县境内)的一座桥上散步,他看着水里的鲦(tiáo)鱼游来游去,便对惠施说:“你看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两个习惯了争执的朋友,这次当然又免不了一场争辩。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当然也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无法理解庄子,因为在惠施看来,“我”和“你”是界限分明的,人和鱼也是无法相通的,可是在庄子看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是合一的,天人是相通的,人和蝴蝶可以相通,人和鱼也可以相通,人怎么就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倡导者。当然,天人合一不是庄子的创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天人观念,源远流长我们的先民对自然是非常敬畏的。比如《诗经·国风·鄘风》中有一首诗叫《蝃练》,这两个字读“didong”,是彩虹的意思。诗中说“蝃练在东,莫之敢指”,就是说东边出现彩虹,没有人敢用手来指。因为古人认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周宣王时,太师尹吉甫作《烝民》诗,诗中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思是,老天生下我们这些人,既有形体又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俱来,追求善美是人的天性。诗中认为,民众善良的德性来自天赋。因为敬畏自然,所以倡导顺应自然,即孟子所谓“天时地利”。《礼记·月令》篇,曾详细阐述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日月星辰变化、物候特征,并由此引申出人们在这个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等等。在先民看来,人,包括帝王在内,并不是绝对自由的,都应遵循自然,政令应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应有益于生产正常进行和发展,不能站在它的对立面去破坏它。《左传》中也有许多天人合一观念的论述。鲁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时说道:“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就是效法的意思。他认为:“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



精彩内容
本书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与政治智慧,从中提炼出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至简、辩证逻辑、直觉意会等18个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代表的中国智慧进行研究,研读涉及的主要国学原典,并进行了梳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