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傲慢?:来自《世界报》前社长的“盛世危言”:c' est i' avertissement de i' ancien directeur du journal le monde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傲慢?:来自《世界报》前社长的“盛世危言”:c' est i' avertissement de i' ancien directeur du journal le monde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9 6.4折 39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埃里克·伊兹拉勒维奇(Erik Lzraelewicz)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2775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8301729

上书时间2023-12-2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Erik Izraelewicz,1954年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曾就读于巴黎高等商校和知名新闻院校巴黎记者培训中心,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委员、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理事以及社会展望和靠前信息研究中心委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4年,先后担任《世界报》经济版编辑、驻纽约记者、社论评论员和第八任社长,《回声报》主编,《经济论坛报》社长,专栏作家。2012年11月27日,在《世界报》巴黎总部的办公室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8岁。

 在新闻和管理工作之余,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作者一直对中国充满浓厚兴趣,曾多次来华采访、调查和收集资料,主要作品包括:《等待我们的这个世界》(1997)、《古里古怪的资本主义》(1999)、《当中国改变世界》(2005)等。《中国傲慢?》(2011)为作者生前的很后一部专著。

目录
导言/1

部分桀骜不驯的巨龙

引言/3

1.不听话的“中国朋友”/7

2.小兄弟不再需要大哥哥/12

3.民族主义抬头/16

4.自命不凡,表里不一/23

5.当巨兽挣脱牢笼/32

6.优雅的仲裁者/41

第二部分一切皆正确的巨龙

引言/51

1.在喧嚣中航行的艺术/52

2.“汉族姐妹”,她不觉得这些爆炸会发生/61

3.两次成功收购和一个中断的并购/73

4.进军“3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82

5.巨龙逐金/89

第三部分惊恐的巨龙

引言/105

1.日本的梦魇/107

2.当松鼠苏醒时/112

3.巨兽筋疲力尽/116

4.释放消费者的购买力/123

5.富士康,改革先锋/127

6.红色旗帜,绿色发展/135

7.受到质疑的“非自由主义”/144

总结论与大象共生

参考文献/169

译后记/172

内容摘要
       法国《论坛报》前主编、《世界报》前编辑部主任埃里克伊兹拉勒维奇继《当中国改变世界》之后,又重磅推出了《中国傲慢?》一书。
    《中国傲慢?》一书刚问世旋即在法国舆论界引发巨大的反响,激发了各界有关中国是否傲慢议题的广泛争论。作者从经济的角度,通过大量的事例论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本世纪初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目前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备受世界的关注。中国的强大势必引起世界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她为全世界提供价格低廉的出口产品,中国制造充斥世界市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加之近年来中国在面临国内外重大危机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威望。由此,中国不想再做小学生,其对外态度不再像改革之初那样谦卑,“小弟弟长大了,不再需要大哥哥”,中国以潜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诱饵,迫使许多来华国际集团接受他的诸多条件,比如“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源”,等等。实行经济保护主义,保护民族资本企业,逐渐取消外商投资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外商在华投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中国人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强硬,中国人的自信已经转变为“傲慢”。作者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平和,中国的“傲慢”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危险。他提醒西方世界警惕中国的这种“傲慢”态度,把握好自己手中还持有的几张“王牌”,虽然中国经济强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处于经济深度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有许多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而这正是中国巨龙的恐惧之处。他同时也告诫西方人要学会与瓷器店里的“大象”相处,顺应潮流发展趋势。
译者想说的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没有猥琐的言行,也从不惧怕攻击和谩骂,她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而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在经历了万般的屈辱和磨难之后,依然能够挺起胸膛重新塑造自我,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独辟蹊径,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奉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原则,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人也越来越自信,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仅此而已。而西方世界看到日益强大的中国有些坐立不安,在国际上制造舆论攻击中国,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阴谋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傲慢论等,花样百出,煞费苦心。
一个伟大的国家敢于担当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和在发展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尚无傲慢的资格。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技术创新、教育思维、法人治理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中国会继续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正如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明确指出:“在中国人的眼中,重要的是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而非领土的扩大。”德斯坦认为,所谓中国的“傲慢”,其实更是一种对自己的“自信”。如果说法国人在当今世界上经常以“傲慢”著称,那么,中国人民却是个谦虚的民族,而且这种谦虚有其历史性。中国的文化,无论是道教还是孔子学说,都以和谐为基础,而非强调统治。今日之中国倡导的是和谐中国,和谐世界。只有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才能对中国作出一个准确公正的判断。
希望借此书中译本的出版,让大家了解到一些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看法,同时提醒国人不要因为“中国制造”而沾沾自喜,对于今后的发展作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同时感谢中国石油大学曹培强教授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同仁对本书出版付出的巨大努力,感谢赵秀凤教授的鼎力支持,感谢外交学院曲国艳教授及两位学妹吴梦涵和朱曼的真诚帮助。
                                                                                                                                                               范吉宏
                                                                                                                                                           2014年4月30日

精彩内容
全书以经济为主线,分为三大部分,部分通过大量的例证来阐述中国对待西方世界的态度变化;第二部分作者不惜笔墨分析了伴随中国靠前形象的提升,中国变得自命不凡的缘由;第三部分则指出中国在面临经济重大转型期的恐惧,这一转型前景并不乐观,潜藏有不少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未来应该如何平稳过渡,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不再做西方世界的小学生或追随者,而是成为世界的,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