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学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学问题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03 6.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倍雷,赫云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9483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8716415

上书时间2023-12-2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倍雷

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以及艺术理论、美术史论研究;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通信评审,重量社科课题通信评审。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多项;其油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多项。

赫云

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艺术学理论研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1999一2007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乔伊斯流亡美学研究",主持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课题"主题介入艺术史学研究",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获第六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命名问题
一、学科命名要有学理
二、“艺术学理论”是有缺陷的命名
三、名正才能言顺
第二章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围
一、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性质
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
三、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研究范围
第三章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边界问题
一、学科建立初始与学科独立标志
二、学科边界的学理梳理
三、艺术学系统内边界的学理梳理
四、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交叉视野与边界
第四章 艺术学理论研究方法
一、研究者必备的艺术实践经验
二、由形下至形上归纳其普遍性
三、对象、材料与理论结构
第五章 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问题
一、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的文化基础
二、中国艺术学理论建立的本体基础
三、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主干框架
第六章 艺术史学研究方法
一、复数与整合:艺术史学的材料问题
二、中国艺术史学建构的逻辑路径
三、艺术史学体例的文化整体感
四、艺术史学结构与艺术史料
第七章 构建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的基础与意义
一、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建立的基础
二、建构当代艺术理论的目的与意义
三、传统艺术理论的当代价值
四、正确认识与反思西方艺术理论的“普世”阐释
第八章 中国意境学理论研究
一、从艺术史学窥探中国艺术的境界层
二、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境界
三、审美应该在意境的层次下展开
第九章 为艺术学理论学立命的使命感与学术意识的自觉
一、对艺术学理论学科认识的自觉
二、正确认识、谨慎对待研究成果
三、著书与自觉“立说”
四、自觉为中国艺术学及其理论立命
第十章 时间与空间:艺术阐释方法与分类的再思考
一、长卷与多视点的中国绘画图式
二、长卷与多视点图像的阅读方式与观念
三、焦点与多视点图像观念的差异
四、关于艺术分类的问题
第十一章 建构中国当代艺术与话语的世界中心
一、中国当代艺术自我界定与理论话语的反思
二、“21世纪中心论”的建构与问题的突破
三、建构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中心的可能性
四、做好中国当代艺术话语和观念的化传播
五、构建21世纪“中心论”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内容
  《艺术学问题研究》针对艺术学,尤其是艺术学理论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它既有宏观探讨,也有个案分析,重点探讨与分析了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边界、范围和研究对象,论述了人们对艺术学理论学科认识上的困惑。本书还探讨了中国艺术学的建构应立足于中国艺术与本土文化,摆脱西方美学的框架,主动地寻求中国意境学框架下的艺术学理论建构。再次,本书提出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方式与思维模式。本书的主要内容与提出的问题,也是当前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硕士生,亟待解决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的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