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理求真中医形上特性还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理求真中医形上特性还原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11 6.6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致重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42153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0673500

上书时间2023-12-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致重(曾用笔名韦黎、丘石、黎志钟、柳秉理),1944年生,大陆首届中医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研究、教学、编辑、学术管理,热衷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软科学、科学学研究,擅长中医内、妇、儿科临床治疗,通达中医经典及理论与临床教学。2000年以来在香港、台湾三所大学执教中医10年。讲授过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黄帝内经、中医内科学、中国医学史、中西医学比较、中医哲学导论八门主要课程。其中,中西医学比较和中医哲学导论,是大陆以及港、台中医教育史上的首开与课程。经常出席国内外中医学术交流,为大陆及港、台中医开办了多专题、多系列的学术讲座。历任《中国医药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期刊编辑部、软科学研究学组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教授,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全国中医编辑学会副秘书长,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中医沉思录》、《中医复兴论》、《中医形上识》、《问鼎中医》等学术专著8部。



目录

导读 回归中医形上之道第一章 SARS的形上特性 第一节 SARS呼唤中医崛起 第二节 SARS流行的中医思考 第三节 采取主动肺炎 第四节 初期SARS中医治疗独具优势 第五节 关于SARS的反思及启示 第六节 防治SARS的系统小结 第七节 SARS期间的相关体会第二章 教学临床的形上特性举隅 第一节 中医防治肿瘤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当代产妇缺乳的中医理辨 第三节 伤寒和温病体系的同一性 第四节 新感、伏邪析疑 第五节 温病病因的厘正 第六节 香港和台湾的中医教育评议第三章 中西医配合形上沉思 第一节 中医百年兴衰起伏透视 第二节 中西医配合清议 第三节 中西医配合清议之续 第四节 从近代科学主义到伪科学 第五节 告别结合才能走向配合 第六节 “学费”不能再缴了第四章 还原中医学的形上特性 第一节 论中医学的形上特性 第二节 登临中医殿堂的门槛 第三节 世界需要中医,中医需要复兴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节sARs呼唤中医崛起

  发生在2003年春季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之英文缩写,习称非典型肺炎”),它对健康造成的威胁,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曾令全世界为之恐惧。然而,它同时也对人类医学展现出多方面的启示。20031118日在北京召开的“219次香山科学会议上 笔者见到邓铁涛老教授时,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SARS让中医走出了谷底,出现了向上发展的好势头。

  2002年的冬季,整个北半球普遍寒冷。北京地区更是遭遇46年不遇的严冬,降雪量大,持续低温。而2003年又是干支甲子纪年的癸未之年,  主运火运不及。大寒节后,风木当令,时值阳气生发之季。然而春寒太盛,阳气生发不得,故令天气忽冷忽热,温度大起大落.反复无常。据笔者记录,从大寒到谷雨前后,香港的天气忽冷忽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异常现象,反反复复达5次之多。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春寒环境中,发生外感病的机会必多。2003年春节前后.耳闻广东出现了一种流行性很强的奇怪肺炎。随之反复告诫家人和周围朋友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温病的道理,以及适寒温之变,谨防春季外感的方法。

  2003年春节后不久,在广州实习的香港学生们就频频传来称之为非典型肺炎的情况。与此同时,笔者在香港的门诊中,也遇到多例患太阳病的外感病人。观察其病情,与广东非典型肺炎早期的l临床表现颇多相似。譬如头痛、发热、恶寒、一身疼痛、无汗、咳嗽等。推究其病机,亦多具有外寒内热的共同特点。反思其病机之由,既与火运不及,风气当令,春寒太过,气温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冬伤于寒、藏精受损,生发不足、热郁于内的体内环境有关。细究其治疗大法,抓住外寒内热的病机,在辛温发散、清热宣透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灵活用药,不失时机地从早治疗,不论是SARS还是时令感冒,其实治疗上都是一回事。当年4SARS在内地爆发时,曾有疑似症之说。今天看来,“SARS疑似症与当年2月在香港治疗的太阳病外感,也应是一回事。因为2003年的25月,凡是SARS流行的地区,除r SARS及其疑似症以外,没有其他季节性流行病和流行性感冒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003313口,香港出现了两医诊断的第一例SARS,香港立即陷入恐惧之中。在此之前,根据同学们提供的广东sARs的情况,结合笔者在香港治疗太阳病外感的体会,已于312日写下了《中医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理性思考》一文。该文在香港浸会大学传出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传媒的高度关注。318日.香港私立的圣德肋撒医院的一位病人,在主诊医生同意接受中医治疗的情况下,请笔者前往诊治。服中药两剂后,热退身凉、咳嗽减轻、咳痰减少、大便通畅。再服三剂后,其病即告愈。

    所以从313日香港出现第一例SARS起,笔者即坚信:sARS的出现是展现中医优势的时候,是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医的时候,也是香港中医的起步阶段求之不得的绝好机会。于是328日笔者写信给香港浸会大学吴清辉校长,希望以大学的名义组织相关同仁,在香港推动中医参与sARs的预防和治疗。全信内容如下:

    我急切地希望能进驻香港的一家医院,参与“非典型肺炎的临床救治。我亦深切企望通过您的努力,达成此事。

    本人从事中医工作四十年余。本人不赞成用西医的学术思想解释、改造中医.长期致力于中西医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服务患者的实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西工作期间,曾与当地一名西医杨万成先生临床合作十二年,救治了许许多多急危重病人。八九十年代,与本部门一位颇有见地的西医刘铁林先生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相互交流、共同启迪,至今交往甚深,情同手足。因此,相信可以与香港西医界的朋友们携手合作,防治肺炎。我的愿望也得到刘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80年代以来,本人在大陆一所中医学术部门工作十五年之久,熟知大陆中医学术状况。老师和同行朋友遍及全国,在中医学术上获益良多。一个月采,追踪非典型肺炎在广州的发病情况,亦有一定的临床体会。相信自己可以体现中医治疗特长,可望以第一流的临床水平参与此次防治。

    本人期望进驻一家医院,服从医院安排,与西医相互合作,共同为患者(包括危重病人)的治疗竭尽努力。在此期间,笔者所担任的《伤寒论》教学,将采取录音讲授的方式进行,并如期完成。

    若有幸参与中西医结合的形式为防治非典型肺炎效力,在取得必要的I作条件的前提下,谢绝一切额外酬劳。若在工作期间笔者不幸染病不治,只需将我的骨灰交给我的儿子李海勃便可。

    本校中医学院谭淑仪同学主动提出随同我、协助我做一些医侍方面的服务,以落实中医的治疗措施......

 




主编推荐

李致重所著的《医理求真(中医形上特性还原)》从科学分类的普遍原则出发。联系SARS的防治、教学的实践,联系中医形上特性与中西医配合必然性的研究,从东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