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98 4.7折 72 全新

库存7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河,朱珊莹,王毅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99151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2元

货号11627278

上书时间2023-11-1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概论

第一节思政教育

第二节 思政课程

第三节思政课程实践教学

第二章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节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教学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第三章文化传承下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一节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二节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四章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一节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二节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五章VR技术下的高校思政课程

第一节VR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上的应用

第二节 VR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概论

本章内容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概论,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思政教育、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从这三方面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全面了解思政课程实践教学

第一节思政教育

一、思政教育的含义

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指一个群体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及顾全大局发展,而对其群体内全部成员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通过灌输符合自身阶级统治利益的思政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实现群体成员思想道德符合阶级统治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标准。

思政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人们组织和引导公众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政观念和人生观念。特定一词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以某一类或群体为主体,即特定主体;二是特定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目前,我国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第三,目标对象是特定的,也就是,它是针对某个社会公众的。思政教育坚持的目的是使人们形成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思想。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

(一)思政理论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通过思政理论课的课程学习来加深大学生的思政知识底蕴。就目前而言,普通高等院校的理论灌输法不仅体现在相关的课程中,也体现在通过党组织推优及党员培养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通过对团员的推优,安排其学习党课知识,配合完成党内实践活动等,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完成团员向党员政治身份的转变;

通过对党员党内知识的培训和提高,以及定期召开党内学习会议等活动,一方面考查和考核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道德,另一方面更加强化了学生的政治素养。这种教育方式一般以非固定课程教育的形式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这些理论课程,不仅包含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方法及思想精髓的讲授,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的讲授。从目前来看,普通高等院校的理论灌输法的具体教学模式和环节,包括理论的教授、学习、宣传和培训及研讨等,这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高效的方式。

(二)通过实践开展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计划合理、目的明确的理念,引导和组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能够提升其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在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活动选择中,既要顾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及不同年级等多方面因素,也要同时兼顾将适当的教学内容加以融入,彰显实践活动的教育性。通过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强化理论灌输教育的知识和内容,达到理论知识内化的目的。但事实上,为数不多的实践活动所呈现的教育力度和成效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普通高等院校必须长期坚持实践锻炼活动,才能使大学生在反复的锻炼中提升认识,并将认识内化为自身信念。

……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编写:首先对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思政课程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