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美学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音乐美学理论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68 4.7折 65 全新

库存2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涛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82148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1315682

上书时间2023-10-3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涛声乐博士,1970年生于湖南郴州,现任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曾荣获第一届国际歌剧比赛一等奖、第一届“神州唱响”声乐展演教师美声唱法铜奖、湖南省“湘啤杯”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河南第八届“黄河之滨”音乐周金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美声组金奖;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声乐专著《声乐技巧与艺术表现思维训练》;主持横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国家级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四项。举办过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在《音乐创作》上发表声乐作品《留下一缕芬芳》《让我亲亲你吧,祖国》《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弯弯的山路》,在《湘江歌声》上发表《山里歌手乐悠悠》等声乐作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节  音乐美学概述
  第二节  音乐美学涉及的问题
  第三节  音乐美学的性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乐审美论
   节  音乐审美的价值
  第二节  音乐审美的感性与理性
  第三节  音乐审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及想象力
  第四节  音乐审美鉴赏与评论
第三章  音乐审美基础理论
   节  音乐审美的内容
  第二节  音乐审美与音乐创作
  第三节  音乐审美与音乐表演
  第四节  音乐审美与音乐教育
第四章  不同时期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
   节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四节  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五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五章  不同时期的中国音乐美学思想
   节  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章  中国古代音乐与美学思想
   节  音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与“情”的观念
  第三节  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
  第四节  中西音乐美学之对比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音乐是一门诉诸听觉、在时间中展开的声音艺术,是最为感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但是,在音乐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音乐的理性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可以这样说,关于音乐的理性思考和音乐艺术的发生与实践是同步的。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贾湖骨笛,能够较为准确地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这一五声性的曲调,表明在约8000年前华夏的先民就已经萌生了音阶观念,而音阶观念的产生也正是人类在音乐的感性实践中,理性思维不断发展的直接体现。可以这样认为,随着音乐文明的诞生,人们在音乐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操作行为及其价值判断,应是人类早期关于音乐的朴素审美意识的体现。

有人认为,“美学要下来,艺术要上去”。所谓“美学要下来”,就是说美学不应仅仅抽象地议论,美学应该落到脚踏实地的工艺学的层面,工艺学应该是美学的基础。①所谓“艺术要上去”,就是说艺术的工艺操作过程需要通过美学头脑的思考才能够腾飞升华。艺术学与美学需要相互渗透。美学研究要向艺术学靠拢,艺术学研究要向美学靠拢。若真能这样的话,美学、艺术学的研究或许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境界。

近代以来,随着音乐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理性认识变得更加深入而成熟,从而逐渐产生了有关音乐研究的各种学问或学科。在有关音乐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总避免不了对诸如下述问题的追问: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音乐与人和社会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音乐具有怎样的功能和价值?音乐如何表现对象与内容?什么是音乐的美?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具有怎样的规律与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不反映了人们对音乐实践的深层思考。现在,有关这类问题的探讨或研究,通常被归入音乐美学学科的研究范畴。

第一节音乐美学概述

一、音乐美学学科的由来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叙述音乐美学学科的由来,首先应对美学学科的诞生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音乐美学(Music Aesthetics)概念的提出是18世纪后期继美学一词出现之后的事情。1735年,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年)在其博士论文《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提出了美学(Aesthetica)这一概念;1750年,鲍姆加登又用Aesthetica作为书名,出版了用拉丁文写作的《美学》一书的第一卷,此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Aesthetica是鲍姆加登据拉丁语aisthesis(感性)一词创造而来,意为“感性学”。在1779年出版的《形而上学》第七版中,鲍姆加登曾对Asthetica做出如下定义:“Aesthetica是感性认识与感性表现的科学(作为认识能力之下的逻辑学、格拉琪娅女神和缪斯女神的哲学、认识论之下的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类理性的艺术)。”

鲍姆加登关于这一词语的上述界定表明了美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性质,即它是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美学原意为感性学,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却是对感性的一种超越,是对感性、感觉的理性认识。鲍姆加登的贡献在于,他把美学从以往寄生于文艺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附庸地位中独立出来,使美学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哲学,美学成为一门研究人关于美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关于艺术和美的实践的科学。

此后,美学在一些富有艺术修养的哲学家与美学家的学术研究中以及在有着一定哲学、美学功底的艺术家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中得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作为探讨与研究人与客观世界特别是和艺术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人文学科,美学的研究范畴涉及美的本质、美的创造、审美与美感等众多问题。尽管美学所关注的对象并不完全是艺术,但纵观美学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所面对的对象主要是艺术。美学发展至现在,出现了众多的部门美学,如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绘画美学、舞蹈美学、影视美学等。这些部门美学的出现,无疑是对……



精彩内容
《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一书具体阐述了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旨在理清音乐美学的基础理论、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绪论、音乐审美论、音乐审美基础理论、不同时期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不同时期的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和中国古代音乐与美学思想。 本书不仅能够增加读者对音乐美学理论的深入认识,而且对推进音乐美学学科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力求系统完整、简明实用,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和研究生的美学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美学理论读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