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照花人—民国名媛的美丽与哀愁9787505142398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1.11
2.3折
¥
48
八品
仅1件
作者廖薇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2398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682287248378810368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在民国的舞台上,曾活跃着一群美丽聪慧的精灵,她们或是社交场上的主角,或是倡导女权的教育家,或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或是杰出的诗人、作家……她们有如清泉般的纯洁,如烈火般的激情,有你看得见的风情万种,也有你看不见的悲喜人生,她们就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十大才女。
廖薇著的《临水照花人(民国名媛的美丽与哀愁)(精)》通过有极具感染力的笔墨,引领读者走近恬静、叛逆、忧郁、绚丽的才女世界,领略她们如水的轻盈,如沙的流离,如风的奔放,如海的智慧,并切身感受她们心田的爱恨情仇,及用眼泪与心血书写的不朽诗篇。
作者简介
廖薇,一个花样的女人。她爱笑、爱玩、爱读书,喜欢大自然。作为高级教师的她,学的是历史,教的也是历史,30多年的教师生涯,沉淀了她的美丽、善良和大气。她执着于事业,热爱着生活,她走过的一路风景,舒展了她的个性,飞扬了她的风采,丰富了她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翩翩姣花水中娆——丁玲
私人档案
一、窈窕淑女惹人怜
二、不胜清怨月明中
三、秋风拂过寂寞心
四、牵肠挂肚相思苦
五、朔风狭路冰弦破
第二章 一帘幽梦载哀欢——陆小曼
私人档案
一、好一抹醉人的景
二、百无聊赖强炊颜
三、恨不相逢未嫁时
四、万千别恨向谁言
五、烟花散尽人孤独
第三章 满腹才情多凄美——张爱玲
私人档案
一、昔年煊赫旧家声
二、青草不经三春晖
三、夜半挑灯非功名
四、岁月静好少纷扰
五、晚景飘零尽悲伤
第四章 娇莲出水尘不染——林徽因
私人档案
一、心较比干多一窍
二、伦敦康桥蝶恋花
三、一世芳华散迷香
四、牵手终生无悔怨
五、为逐林而居者鸣
第五章 冷艳逸韵梅花魂——石评梅
私人档案
一、嫩蕊心珠几多愁
二、正是苦心读书时
三、不做庸人飞凤远
四、最是纯情木石盟
五、相爱只恨别离多
第六章 雨湿断虹银月饰——萧红
私人档案
一、金风玉露燥相逢
二、侠义儿女行江湖
三、大师在侧星光路
四、莫逆于心不言爱
五、半部红楼未写成
第七章 雨打芭蕉叶带愁——孟小冬
私人档案
一、冬皇成名以须生
二、天作之合梅孟恋
三、爱成荒芜心儿碎
四、情投花甲杜老大
五、残年全是糊涂心
第八章 文坛一棵常青树——苏雪林
私人档案
一、童年野趣浑不胜
二、无爱婚约终成空
三、死磕鲁迅惹非议
四、情有独钟胡老师
五、杏坛执教五十载
第九章 桀骜不驯七小姐——盛爱颐
私人档案
一、晨钟暮鼓气焰盛
二、玉郎惹下丁香怨
三、金叶定情徒伤悲
四、为争遗产上法庭
五、百乐繁华汽车间
第十章 词坛压轴一抹红——吕碧城
私人档案
一、钗于奁内待时飞
二、南北碧城双侠女
三、女学界的哥伦布
四、辞官经商续传奇
五、沧海桑田难为水
内容摘要
桃花烂漫,青春短暂,十位多情追梦女子的惊世才情。命运爱情,甘苦自知,百转千回,光阴止于她们的如花韶华,她们纵有绝代风华,却难逃如烟花般的悲凄、寂寞的情感人生。
《临水照花人:民国名媛的美丽与哀愁》讲述了民国时代的幽兰佳人,她们风华绝代,彪炳岁月,那一生、那一世,光阴止了她们如花韶华。临水照花,翩然而立,爱与被爱,又有谁知。让我们从民国佳人里品尝爱的滋味吧!
民国,是她们的红尘背景,硝烟,还曾氤氲了她们的重影。水墨人生也好,金刻世俗也罢,被时光浅落,磨成浮雕,雕出一个个性格鲜明。
她们,就是民国的十大才女。张爱玲、石评悔、林徽因、陆小曼、萧红、吕碧城、孟小冬、盛爱颐、丁玲、苏雪林。她们活跃在时代的峰谷,时代也活跃了她们的风骨。那一重山高,又一湾水长,都不如一季花开,一旦花落。
暴雨常嫉娇花,狂风喜折嫩柳,*美*真时候,不但有骄阳甜露,还往往有暗影参差,甚至有刀剑摧折。浓影暗调,光环彩晕,都是她们的人生,也精彩了她们的品格。
月转朱阁,已然照不得当年的淡妆倩影,浮云流水,也转走了曾经的悲欢离合。可是重回历史,再见佳人,那过往的心酸,还是会让人提笔落泪,泼墨浓愁。
精彩内容
第一章翩翩姣花水中娆——丁 玲她是水上冰花,陌上晚霞。本是与周围格格不入,却正是大放异彩,然转而又冰融霞消。她一直是孤独的,也一直在寻找知音,可是,一不小心,她就把自己走成了路人。
她是文学的化身,性感的莎菲,不知道惹翻多少情海,她却也是政治的奴隶,左倾右派,最后让她迷失在自己的信仰里。
那一支笔,如果只是风花雪月,固然单薄,可是专心做“毛瑟精兵”,未必就会厚重。可是她,却毫不理会,用那满腔的热血,把那满腹的才华,都赋予那一场场对文学毫无意义的争斗之中。于是,今天被批斗,明天进监狱,后天,又被放逐天涯。
她一生都在爱。爱那纯洁穷苦的少年,爱那满腹才华的丑男,爱那给她带来灾难的才子,也爱那隔世云烟里的新生。
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爱人很多,绯闻不断,她,虽然没有桃花玉面,皓齿艳唇,却也是风情万种,香艳夺目。她是女子思想解放的界碑,也是被人们诟病的爱情魑魅。
她一生都在恨,恨阶级敌人,恨小团体里的纷争。或者说,她一生都在被恨,被阶级敌人恨,被小团体里的别有用心的人恨。
在她的政治生涯中,她敌人不少,争斗不断。她,虽然没有三头六臂,刀枪剑戟,却也是气概豪迈,龙骧虎步。
奈何这毛泽东笔下的“文小姐”、“武将军”,最后却“退化”成一些人眼中的“反党暗流”,要接受各种审查、批斗。
那爱,也可以是流光溢彩,冰弦弹流水,也许,会给她的旷世才华,再多加几重曼妙。然而那争斗,却兜头一个大帽,将她所有的文采,全都扣留。冰弦狭路遇朔风,弦不断,也成破弹。
往事悠悠如流水,细听似有冰弦声。静,静,静,再听!
私人档案中文名:丁玲别名:蒋伟、丁冰之、彬芷、从喧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临澧出生日期:1904年10月12日逝世日期:1986年3月4日职业:作家,曾任《文艺报》主编,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宣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等职。
主要成就:1927年开始发表小说,以《沙菲女士日记》轰动全国。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婚姻状况:丁玲的第一个丈夫是胡也频,两个人于1925年结婚,并有了一个男孩,就是蒋祖林。1931年,她和冯达结婚,在1934年生下蒋祖惠。1942年和陈明结婚。
代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经典语录: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轻率的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自焚的危险。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也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一、窈窕淑女惹人怜早梅初识春风面 红娇绿蕊,正是寻春好,莫待红落花残,惆怅怨芳时。
他们相遇的地点,是北平,他们相遇的时候,是夏天。他是一个穷编辑,她是一个穷学生。不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不是妖娆妩媚的小姐,她只在矮檐冷屋中习字写诗。
他在探索自己的未来之路,她却在陌生的世界里彷徨。小小年纪,她也算经历艰险。
她出生在富庶之家,享受过外祖父官府的至尊荣华,从小就跟随母亲诗书词画。然而,父亲早殇,母亲带着丁玲姐弟俩回了娘家,自此寄居舅父篱下。
从此,快乐成了难得相见的贵客,心酸、凄楚,倒成了日日相依的朋友。很小,她就体会了人情冷暖,很小,她就学会了抗争、抗争。
她有一个优秀的母亲,她以32岁高龄入常德女子师范速成班学习,在大多数女人还为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她已经成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母亲赋予了她女性自由的思想,也赋予了她一个充满新奇的人生。少谙世事,她不惜和舅父决裂,不惜和表兄悔婚。一个人头也不回地直奔上海,又辗转来到北平。
本想在这里出人头地,但真到这里后却发现举步维艰。就在她感觉前途无望时,又收到弟弟夭折的噩耗,顿时黑天暗地。尽管身边有朋友的安慰,却也是哀思如潮、闷闷不乐。
他知道了她的痛苦,用纸盒装满玫瑰,写下一张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他比她年长,却情愿以一个弟弟的身份,来安慰她孤寂痛苦的心灵。
她大概看过他情深的双眼,但她完全没有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一个满眼迷茫的女子,大概解读不了爱情的痴迷。
他们就像阶前两株芳草,他在微风中呼吸着她的气息,她在雨露里憧憬着在大千世界中成长。
因此,当她从北平回家,而他居然千里迢迢追到她的故乡。她真的诧异了。同时诧异的,还有她的妈妈。
他站在她家的门前,蓬头垢面、穷顿不堪。就连到她家的车费钱,都是她的妈妈帮他付的。
这是怎样的爱情呢?不惧一无所有,不覥一事无成,那也是不得不归的霸气,那也是舍我其谁的豪情。懵懂的心境,虚无的城府,倒更显出几分淳朴和天真。和这山村本色,倒十分协调。
她无奈却欣喜,她的妈妈嗔怪却也有些欣赏。她们接待了他,他向他倾吐思念之情,她,慢慢地,慢慢地向他敞开了心扉。
她,和他,伴着晨露炊烟,听梦里乡音,赏山中美景。她成了乡里村姑,他成了山林隐士,不用体会生活的艰辛,也不用理会世俗的纷扰。静静的一个山石的影子,都是美的,浓浓的一个阴雨天,也是甜的。
他们结婚了,这本是童话世界里的幸福结局,可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个开始。
多情自古原多事 不久,胡也频带着丁玲回了北京,他重新做回他的编辑,而她,则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活,好像要归于平淡,然而微风起,卷帘处,红花微颤。
在北平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那就是沈从文。胡也频和沈从文是脾气相投的文友,而沈从文和丁玲却是性格特异的老乡。
在沈从文的《记丁玲》里,他这样写道:“从她住处的河边,驾了小小的单桅篷船,沿江上溯就可以到我的故乡”,大有一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情思。
他没有去过她的老家,耳朵里却满满是那里的故事。他说着他的家乡,也连带讲述着她的故里,仿佛前生他们就相识,今世重又见面,那缘分,绝非一般。
她也是兴致勃勃,讲起自己的少年逸事:小时候读的那些新书,少年时期和家庭决裂,女扮男装走南闯北。仿佛在和久别重逢的人,叙述别后心事。
坐在他俩中间的胡也频,倒成了局外人,向左看看,是一张桃花粉面,谈兴正浓,向右边看看,是一个俊逸才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偶尔搭上一句话,话一出口,连自己听着都觉得格格不入。他不由得脸一冷,心一灰,默默地移开。心里恨恨着,准备给他点颜色看看,也让她懂得收敛。
然而转回身再看,他是正襟危坐,谈笑是鸿儒相对,她也是正气凛然,言语里不过是游子的乡情。他放了心,重新归座,再听他们的谈话,怎么听,都是清澈透明。
就这样,他们组成了极为罕见的三人组。他和他一同办报,他和他,以及他的她,就同吃同住。
那时候的她,是一个男孩子,不善修饰,逸韵豪爽。她出自大家,却不是闺秀,走南闯北的经历,使她像个江湖侠女,不喜欢矫揉造作,也不会羞涩扭捏。一切都看得通通透透,一切做得也是明明白白。
外人传着他和她的三角恋,然而他和她却未必真动过情。同在一个屋檐,同坐一张餐桌,狭路相逢,抬头看,不过是同胞兄弟罢了。真有那么一两次暧昧的磕碰,中间隔着她的他,眼神一调理,那暧昧萌动,也就瞬间烟消云散了。
他们三人一直友好相处,从北平,到上海,他和他,一直在办报,他和她,还是伉俪情深。两两相接,是铁三角,却不是三角关系。
沈从文后来曾经说过,“我最理想的是女子必聪明得你说一样她知道十样,你说的她明白,不说的她也明白。她一定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才能使我发疯发痴。” 或许,她不是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的,没能使他发疯发痴,所以,他和她才能平淡如水,又浓情至深。
只可惜,后来,为了一个信仰,他们分道扬镳,从前的这份高情厚谊,反而倒成了后世的羞耻。同甘共苦后,却不是风雨同舟,未免可惜可叹。
壮志未酬身先死 在上海,他们一同办“红黑出版社”。这三个喜欢文学的青年,在一年间的相处中间,却慢慢有了不同的路线。沈从文更喜欢《现代评论》、《晨报副刊》的陈源、徐志摩,而胡也频和丁玲却对鲁迅情有独钟。
胡也频喜欢马列主义,红黑出版社停办后,他一度想要去福建去参加革命,因为不是共产党员,才没有成行。
他于是去山东教书,在学校里,他依然满怀热情,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带着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结果惹怒当局,上了黑名单。他不得不重新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他很快知道“左翼作家联盟”刚刚成立,他带着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联盟。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也为她确定了人生的方向。不久,他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看起来柔弱,也很多情,可是铮铮铁骨,却一样精悍。民族处于危难,人民活得水深火热,他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拯救国家的重担,为此,他不惧牺牲。
他的坚毅,让她更加笃定,他的向往,就该是她的信仰。她跟随着他,一步又一步。如果民族有希望,那么即使捐献生命,他和她,都会果断地执行。
他和她,都知道这条路的艰辛,他和她,也曾设想过革命牺牲。然而,那时候还是豪言壮语,风萧萧,易水寒,这寒还只是言语的壮怀激烈,送行时的意气激昂,到底是壮胜于悲。
然而未几,事已成真。1931年1月17日上午,他告诉她,要去参加一个左联执委会。
他吻别刚出生不久的小宝贝,她则笑着让他早早回来。他并未行色匆匆,她也毫无不安之态,生命里的又一个朝阳,似乎和往常一样。
他走后,她就在家里收拾行装。他已经做好了去苏区的准备。她也做好了把孩子送回老家的准备。
然而直到很晚,他都没有回来。她忽然心惊了,仓促间出门四处寻找,四处打探,不是毫无音信,而是噩耗频传。她踉踉跄跄,勉强回到家中,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更是心焦火燎。
第二天,沈从文来了,他告诉她确切的消息,他被捕了。他和她,筹划着怎么去营救,他和她,四处奔走找人,从上海到南京,又从南京到上海。然而,该说的话说了,该找的人找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希望却越来越渺茫。
一个月后,更大的噩耗传来,胡也频牺牲在国民党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后院的龙华塔下。丁玲痛不欲生。这痛并没有摧毁她,反而让她更坚定了他选择的道路。沈从文更加难过,同甘共苦的兄弟,昨日,他们还相谈甚欢,今天却已阴阳两隔。
她还要按照原计划送孩子回去,他义不容辞地一路护送。一路上,他以丈夫的名义悉心照料。稳固的三角,失去了一格,残破的格局,让他和她都没了精神。
再回来,他因为耽误了返校的日期,丢掉了工作。他们还是知己,他,依然愿做她的依靠。
她,再回来,已经没了痛不欲生,而更多的是热血沸腾。她接过丈夫手里曾经的工作,更专心地革命。
二、不胜清怨月明中红袖添香,于那罗曼期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错过,错过了正确的时间,错过了正确的时机,错过了正确的人。在丁玲看来,冯雪峰,就是她一生错过的一个男人。
他并没有高大英俊的外表,甚至一看还像个乡巴佬,他没有口若悬河的才华,甚至初次见面还有几分木讷。他是如此不入她的法眼,然而她对他的爱却来得如暴雨狂风。
一切只因他并不是俗人。年少轻狂时,他临西子湖畔,吞吐山河的诗韵,绘制美丽的诗篇。
“憔悴的花影倒入湖里,水是忧闷不过了;鱼们稍一跳动,伊的心便破碎了。” “鸟儿出山去的时候,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的嘴里,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说山里的花已开了。” 水光潋滟的西湖,就是他的情人。在那里,他的心醉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副醉心于山水诗情的姿态,撩动了一个女人的心。
丁玲和冯雪峰结识,源于她想要去日本留学,而冯雪峰的日语说得非常好,经人介绍,他成了她的老师。
她,是慕名而来。然而初见之下,却未免失望。他的外表实在平凡,及至谈诗论词,他的才华才让人惊艳。
她一下子沉醉了,连她自己也想不到,这份炽热的爱,居然送给了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穷顿诗人。
然而,她却喜欢这种痴爱的感觉,喜欢这个浑身充满诗情的男人。这份喜爱,绕着这个男人,居然成了她心里荡漾着的诗篇。
她是活在诗里了,然而,她的他,胡也频,却活在现实中。他忽然发现,她不再如往日一样灵光活跃,反而时时痴迷呆滞,偶尔整个人还会僵在一个羞涩的笑容里。
她的魂魄走了?他惊疑,猜测,然后寻找答案。于是,他发现了她眼里的另一个他。从惊疑到惊怒,从惊怒又到耻辱。
事情不该是这样,她,也是他千寻万找后才获得的真爱,难道这真爱豁然间就成了煎熬?他愤恨,他不平,他要找他算账,他要找她评说。
她何尝不知道她要活在现实中,然而她就像被封存在山水诗画中的女子,眼看着外面的世界,心却僵在画卷里,做不得自己的主。
胡也频痛苦万分,待要和她决裂,却实在难以割舍。看到他痛苦,她也痛了。她不是不爱他,然而这爱太容易太自然,印证的过程就容易被忽略。
尽管如此,往日相依的美好,同甘共苦的依恋,慢慢又回转来。她仿佛苏醒一般,决定和此爱恋一刀两断。
冯雪峰走了,他和她,重新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不算情书,字字情深 离开冯雪峰,她心里异常痛苦。然而,她得给胡也频一个交代,他们已经同居,在她的故乡,他也曾带给她爱情的美好。他们于是去了杭州,并于此确定了夫妻关系。
进入左联,她和冯雪峰又有了交集。那又能怎样呢?还不是远远地,在人群中看上一眼,偶尔搭上一句话,也是言不由衷的几句寒暄。
她成了自己的一个谎言,她的心,还封存在那悠然空静的画卷中,然而她却又强行将其炙烤在现实的火焰下。
胡也频牺牲了。那时候的她,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愤怒、悲哀之中。冯雪峰听到她的消息,更是难过,想要安慰,却是无从说起。此时的他,已经结婚,而她也是别人的人。
他只能遥想祈祷,希望上天,能给这个女人一份安宁,能重新给她安定的幸福。然而他是战斗着的革命者,她也是战斗着的革命者,他知道,他们注定,要生活在炮火硝烟之中。
外面世界的动荡,反而让两颗心更加平静地相偎。他写信安慰她,她也终于提起笔来给他写信了: “夜来,人总不能睡好;时时从梦中醒来,醒来也还是像在梦中,充满了的甜蜜,不知有多少东西在心中汹涌……” 她的理智是静的,可是她的感情却激昂澎湃着。
“只想做一点什么天真、愚蠢的动作,然而又都不愿意,只愿意永远停留在沉思中,因为这里是占据着你的影子,你的声音,和一切形态,还和你的爱……” 这炽烈的爱,这浓烈的情,野火春风下的香草,死了,又重生,生得更美,香得也更烈。那浓郁的绿,仿佛要把整个世界的绿色都凝固在自己的胸怀。
“我望着墙,白的,我望着天空,蓝的,我望着冥冥中,浮动着尘埃,然而这些东西都因为你,因为我们的爱而变得多么亲切于我了啊!” 因为有了这份爱,生活才变得多彩。你不在身边,可是身边的一切,都是你,或者,都源于你而活跃。
这些信,满是真挚,满是情思。轻捻一下信纸,掉落的都是爱的粉尘。
这个塑造了性感而美丽的莎菲女士的女人,自己,则是另一个性感而真挚的女性。她用赤裸裸的告白,虔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信仰。没有传统道学的道貌,也没有肉欲香艳的低俗。
他们说好了做柏拉图恋爱,她歌颂的,只是她的那腔心事,真挚而美丽的心事。那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没有烟熏火燎、尘烟往事的纯净世界。一笔是山,一笔是水,山山水水,一往情深。
1933年,丁玲被国民党软禁,消息不通,人们都以为她遇害了。冯雪峰得到消息后,一直沉默了很久。然后,他把她写给他的这些信,以《不是情书》的标题,发表在报刊上。
他在公开她的心事,却也在公开自己的心事。柏拉图故事里的她,深深印在他的心中。
爱到情深梦不回 她对他也有过怨恨,她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假使你是另外的一副性格,像也频那样的人,你能够更鼓励我一点,说不定我也许走了。
她曾经和胡也频摊牌,甚至也做好了要奔赴冯雪峰那里的准备,然而现实有很多不可能。她,终于和他走成了朋友,而不是夫妻。
然而,他,是她一生的错过,却也是她一生的提及。
她的情,成了公开的秘密。众说纷纭,自然也少不了诋毁。她的感情,大概也受到了伤害,然而她并不遮遮掩掩。
在看到他在报上公开的情书时,她毫无怨言。那是她的真心,她曾经违背的真心,如今,既然有了正大光明的公开时刻,她不想再隐晦,让那份真感情讳莫如深。
她要对得起她自己。因此,不管面对谁,她都坦然地说,我爱了,爱得很真挚。
在和斯诺夫人的谈话中,她毫不掩饰地说:在我的整个一生中,这是我第一次爱过男人。这个男人,指的自然是冯雪峰。
相比来说,她对沈从文的《记丁玲》则微词颇多。写作时的他,对她也是情深意重,然而,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她却怒火中烧。
他的笔触流畅而潇洒,把三个青年写得两小无猜,然而,在她的眼里,却看出了更多污秽,尤其是,看到了一个“风流”的她。
恩恩怨怨,来来往往,皆是混沌。
如果再有来生,不知道她是否会变得精明,既看到自己的真爱,也要看到沈从文的真挚友情。
人事纷纷扰扰,而风华只是一缕清风,吹过来,又飘走了,或者带来香气,或者走得无声无息。一切归于沉寂,爱恨恩仇,也都寂寞了。
三、秋风拂过寂寞心寂寞花丛淡相逢 胡也频牺牲,这不但没有使丁玲却步,反而坚定了她的革命信念。不久,她就加入共产党,而后又成为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
她的信念是坚定的,然而她的识人能力却是拙劣的。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她认识了冯达。史沫特莱采访丁玲,冯达就是史沫特莱的翻译。这个怎样一个人呢?
她后来形容说:“这是一个陌生的人,我一点也不了解他。他用一种十分平稳的生活态度来帮助我。” 这就是他和她的全部了。
她在他面前,是一个巨人的形象。她的声明和威望都高高在上,她看起来很严肃,做起事情来也是雷厉风行。
她像一个女神。他敬仰着她,崇拜着她。然而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想靠近她,想看看女神更美的色彩,想听听女神更美的声音。
他大概是陶醉的。而她则是平淡的。
她说:“我没有感到一个陌生人在我屋里,他不妨碍我,看见我在写文章,他就走了。我肚子饿了,他就买一些菜、面包来,帮我做一顿简单的饭。慢慢生活下来,我能容忍有这样一个人。” 他终于抓住了她,就像抓住了女神飞天的脚步。丁玲的一生,受尽各种非难,都与冯达给她的这场背叛有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她曾对他有一点点爱,那么这爱也在暴风骤雨的不断洗礼中风化成飞灰了。
怪谁呢?她,终究不过是一个女子。尽管胸膛里满是火热的革命热情,那一腔豪气,却还是掩饰不住一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