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978751331327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9787513313278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9 2.6折 38 八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国良|刘秀秀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13278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551529007601271808

上书时间2024-12-2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引 言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一生节俭,精神沉静,艰难穿过生命重重关卡,将所有负面因素转化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一辈子坚守读书人的本分,点亮尘世人的心灵之灯,成人类精神史上新的标杆。


   一百多年渐次成长的过程中让人感动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尤在没有钱锺书和钱瑗的日子,身心憔悴,连走路都要扶着墙壁的杨绛究竟如何在孤寂、病痛、死亡的大考中挺过来,浴火重生,奇迹般成了一家三口的新生命?


   极度悲痛中选择翻译《斐多》,讨论灵魂不死;垂暮之年,将对一家三口的记忆诉诸笔端,感受漫长岁月悉心经营的温馨,又仿佛在舔舐自己的伤疤,甚至能听到伤口裂开又开始结痂的声音。这种温馨中带着残忍。在默然中自我疗伤,借沉痛的文字排泄身上的“毒瘤”,将“有毒”的负能量一一清洗,用干净悲怆的语调给至亲者献上瓣瓣心香;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槐聚诗存》,追忆在心中早已定格的与钱锺书在一起的美妙时光;以老迈之躯发宏愿,悉心整理钱锺书采百花而酿出的蜜——七万多页的中外读书笔记,一个人留下来“打扫现场”,在敲木鱼式的疗伤中,让颠沛流离、伤痕累累的几麻袋笔记变成有系统有秩序的煌煌数十册,为读书人显现一代宗师的成长踪迹,恩泽千秋;九十六岁时沉着简洁的封笔之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在人生边缘的边缘自问自答;百岁前后,信奉上帝、内心更新的杨绛忠实履行夫君所嘱,生活谨严,精力过人,超然物外,宁静平和。


   原本柔弱,经岁月之锤磨砺,如坚硬的岩石,在生命的河床傲然屹立,风吹雨打,巨浪冲洗,在世俗的浊流中持守本真人性,赓续文脉、薪尽火传,成迷乱时代的中流砥柱;原本单纯,艰难困苦培养周密的思想,晚年信心明澈如秋水,映衬蔚蓝的天空以及晨岚夕影中的山景,是漂泊、浮躁、沉迷物欲者一剂永恒的良药!


苦身焦思,终而得道,人生若此,欲毋显,得乎?

 

导语摘要
 杨国良编著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是一本杨绛的传记。记录了杨绛的一生经历与行迹,讲述“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双重生活——做大学者钱钟书的贤内助,成为成就斐然的作家、翻译家,“两全其美”。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在一个世纪的巨变与沧桑中淬炼出的美玉般的完美人格,睿智与爱心兼具,成为读书人中的一个神话。

作者简介

 杨国良,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5—1996 年留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胡适的精神之旅》《杨绛年谱》《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现代教育理念研究》(合著),主编《古典与现代》《海纳百川——名师演讲录》(合编)等。


 


 刘秀秀, 海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目录

引 言


一 骨血相承


二 小荷初露


三 妻子·情人·朋友


四 “交易光明”


五 沦陷·突围


六 灵魂的“洗澡”


七 劫难与持守


八 渡劫名利场


九 天命大戒


十 走在人生边上


不是尾声 愧对杨绛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呈现了杨绛先生一百年的人生轨迹,开掘其高贵雅洁的人格内涵。伴随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的20世纪,杨绛秉持读书人的本分,潜心一志,树立了一种不蹈虚、持久坚定的人生姿态。


 作者用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了杨绛形象的各个方面:与钱锺书志同道合的“书虫”和“隐士”,技艺精湛的文坛宿将,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随分自持的智者……


 杨绛低调内敛,淡泊名利,然而“上帝抬举卑逊的人”,她以历经“九蒸九焙”而臻美玉之质的人生,谱写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段传奇,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无尽启示。



主编推荐
  

 杨绛先生的人格魅力引人探究。杨绛融合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传统女性的美德,其丰富与完善,使她已超过了“文化人”的范畴,成为大众向往的人格榜样、“精神偶像”。其人格的形成完善过程给人诸多启示。


 杨绛先生的人生格局让人叹服。杨绛生长于中华民族命运多舛的20世纪,一生经历“九蒸九焙”,炼成中国人推崇的“美玉之质”。其一百余年的人生智慧让人受益无穷。



精彩内容
 人之初被胡适晚年视为“世间最可宝贵的文字”的《登山宝训》里,耶稣打着比方对门徒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
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1911年7月17日,北京,杨家第四个孩子出生,名季康,小名阿季,后以笔名“杨绛”行世。杨绛以心为种子,其生命发端,伴着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由高潮到落潮,断裂的文化传统正历经千回百折的打磨而被修复。她就扎根于这方土地,在时代转型的跌宕起伏间,在为人之初的辉煌瞬间,期盼圣道,等待奇迹。
爱默生1837年8月31日在剑桥镇对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发表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说,其对作为未解之谜的“人”有独到见解:所谓“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个人之中,或是通过其中的一种禀赋得以体现;你必须观察整个社会,才能获得对完整的人的印象。所谓“人”并非只是指一个农夫,或一位教授,或一位工程师,而是他们全体的相加。“人”是神父、学者、政治家、生
产者、士兵。在分裂的,或者说是社会的状况下,上述的职能被分派给每一个个人,而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致力于完成共同工作中分派给他的定额;与此同时,人们又相互弥补着自己。
亲见五四运动1919年,杨绛八岁,亲见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幼年杨绛敏锐的眼睛看来,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双重标志性时间坐标里,也同样显出某些新旧元素的更替、演进。秋季始业,杨绛升初小三年级,发现学校里的女学生开始着新式服装了。之后的历史证明,运动唤醒了有志之士的梦想、激情和个体意识,现实环境却限制要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这成了一个时代的问题,如“世纪病”般困扰、折磨着
百年里无数的思想先觉者。困惑,犹豫,挣脱,抗争,人们由此或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政治反抗,或退居书斋,保守灵魂家园。杨绛百年生命亲炙其间,她是伴随五四这一特定的、纷繁驳杂的社会文化思潮成长起来,从而深刻领略了其背景的深沉底蕴的。亲见运动爆发的这一时刻,为她清明心智的养成播下了种子。
“寒素人家的子弟”陈宝箴(《义门陈氏宗谱序》中说世系:“其间流传久而不失其世系,则必其家法修明,又必其所生代有闻人,相与赓续而维持之,非偶然也。”杨绛曾问父亲杨荫杭(1878—1945):“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父亲说:“就和普通孩子一样。”杨荫杭生于江苏无锡,字补塘,笔名老圃。杨荫杭的父亲曾在浙江做过一个小地方的小官,杨家有上代传下的住宅,但没有田产,两代都是穷书生。杨荫杭寒素人家出身,上学全靠考试选拔而得的公费。穷则思变,读书为本。
杨荫杭谈笑挥斥,意气甚伟。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公学,杨荫杭同年考入北洋公学读书。
“翻译大有可为”1900年下半年,认为“翻译大有可为”的杨荫杭与同为励志会会员的杨廷栋、雷奋等人创办了《译书汇编》,这是留学生
自办的第一份杂志,专门译载欧美政法名著,诸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穆勒的《自由原论》等书,这些译著流丽典雅,曾在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中风行一时。此举较严复译介西洋近代典籍要早好几年。
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
杨荫杭早年留学日本时即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回国后,杨荫杭在无锡首创励志学会,是江苏省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1902年他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卒业后,和同乡在无锡创办“理化研究会”,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杨荫杭自己带头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