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978751802645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9787518026456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18 2.2折 68 九品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武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6456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60179503567454222

上书时间2024-12-2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了让读者从源头上了解《孙子兵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孙子兵法》,我们编撰了这本由春秋孙武所著、东篱子解译的《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精)》。本书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解读,全面地参悟及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哲理,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同时,本书还透过用兵之法,以独特、全新的视角从商场的竞争进行品读分析。

作者简介
孙子即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
<菜根谭>
 》、《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目录
第一篇始计篇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计利以听乃为势 

  势者,因利而制权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多算胜,少算不胜 

  第二篇作战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冲锋陷阵,激励士气 

  胜敌而我益强 

  兵贵胜,不贵久 

  第三篇 某攻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以巧求胜 

  以交代兵,赢取胜利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既惑且疑,诸侯难至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四篇 军形篇 

  先为不胜,待敌可胜 

  攻守相辅,进退自如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立于不败之地,不失敌之败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修道而保法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五篇 兵势篇 

  分数、形名 

  战以正合,战以奇胜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 

  欲取先予,以利动之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第六篇虚实篇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我欲战,攻其所必救 

  形人而我无形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战胜不复,形于无穷 

  避实而击虚 

  兵无常势,因敌而变 

  第七篇 军争篇 

  以患为利 

  兵以诈立,利动分合 

  三军夺气,将军夺心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第八篇九变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九变之利 

  通于九变,不拘常规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用兵之法,恃吾有以待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 

  第九篇行军篇 

  审地度势,择便处军 

  察微知著,以料敌情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 

  第十篇地形篇 

  行兵之道,贵知地利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第十一篇九地篇 

  衢地必争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首尾相应,并敌一向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 

  顺详敌意,巧能成事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者明,水攻者强 

  胜攻取而不修其功凶 

  不以怒兴师,不以愠而战 

  非利不动,明君慎用 

  第十三篇用间篇 

  取人用间,收集情报 

  策反敌谍,为我所用 

  微哉!无所不用间 

  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孙子兵法》是迄今可以见到的世界上较早的兵书,也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湛,逻辑缜密。历代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今天,《孙子兵法》已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处世哲学、商业信条。《孙子兵法全鉴》将孙子兵法中的至理名言做导言,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孙子兵法》这一谋略宝库中所包含的智慧。

主编推荐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以精装形式推出,敬请品鉴。

精彩内容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场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
地等。
解读诸葛亮七擒孟获孙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指人心。所谓的“人心”,主要指民心、将心和军心。这三者相互联系又密不可分。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他的《心术》中有这样的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人心向背,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高明的人,无论是领导一个团体、指挥一支军队,还是治理一个国家,总是把争取人心放在首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句话,道出了治国安邦的真理。
三国时期,诸葛亮便曾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平定了南中之乱。
诸葛亮采取反问计杀了叛乱首领雍闽、朱褒,全歼高定部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开始征讨孟获。
孟获收编了雍闽等人的余部,继续与蜀军对峙。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使他从心里臣服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长期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蜀汉大军到来时,聚集三洞元帅讨论,后派三位元帅各领兵五万,分左、中、右三路来迎战。
诸葛亮用激将法,使赵云、魏延两位老将军杀奔敌军营寨,大败蛮兵,斩了敌军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军元帅从山路逃跑时被埋伏的蜀军擒获。
诸葛亮命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绳索,赐给酒食
衣服,让两人各自归去。孟获闻知兵败,大怒,遂率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军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四起,队伍杂乱,即生轻敌之意,驱兵追击王平。正追杀时,蜀将张嶷、张翼两路兵马突然杀出,截断后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让人解去被俘蛮兵的捆绑.安抚说:“你们都是好百姓,受他人蛊惑,今受惊吓了。我想你们的家人一定倚门而望,我今天全放你们回去。以安各自家人之心。”士兵深感其恩,哭着拜谢归家。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未知虚实而中了埋伏.并说再战必胜。诸葛亮便笑着放他回去.让他整顿军马再来交锋。结果孟获又一次兵败被捉。可他还是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回去。就这样,捉一次放一次,直到孟获第七次被捉住。当诸葛亮微笑着又一次说要放他回去时,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返矣。”这就是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一种攻心的战术,他所采取的“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策略,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返”。可见,攻心之术在战争中确实有着武力无法比拟的优势。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情感打动人,是一条直达人心的管人大道,是实践检验过的治人攻心绝招。(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