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凌文,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主编《陶馆通讯》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参编《陶行知廉政文化教育读本》 《陶行知家书》,著有陶研论文30余万字。
程净,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现任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专心潜研陶行知思想与徽州地域文化,先后在《时代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目录
行知家人
陶行知的父亲——陶位朝
附:陶行知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陶位朝)
陶行知母亲——曹翠仂
附:追悼慈母歌(陶行知)
陶行知妻子——汪纯宜
陶行知续弦——吴树琴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陶行知陶宏
附:我的学历及终生志愿——致J.E.罗素(陶文濬)
陶行知的妹妹与妹夫张枝一
附:文渼指导之遗志(陶行知)
行知友人
陶行知与胡适 徐明聪
附:到庐山去——给胡适之先生信(陶行知)
陶行知的大弟子——方与严 程净
陶行知与姚文采患难与共数十年 姚启安
陶行知和汪达之的新安情缘 顾学让
附:长途旅行宣言告知书
陶行知同乡挚友许士骐许唯物
陶行知与柯庆施父子的情谊汪太戈
20世纪初期汪镜人与陶行知的交往 汪太戈
附:希望于县知事的——给歙县知事汪镜人先生的信(陶行知)
陶行知与国学大师吴承仕 凌文
陶行知与“地皮大王”程霖生 邵宝振
陶行知与“新安画派”山水画巨匠汪采白 洪振秋
陶行知与图书馆拓荒者洪范五 曹呈锋
陶行知与教育厅厅长江彤侯 张卫民
陶行知与程修兹的师生情 张卫民
陶行知与茶商世家谢育华 郑毅
陶行知与小朋友吴立邦之间的忘年交 凌文
附:徽州土货——答吴立邦小友的信(陶行知)
陶行知与同乡同学张国良二三事 鲍义来
行知研究
新安《陶氏族谱》 凌文
附:有关陶行知使用过名字的史料汇编
新安《陶氏族谱》谱叙 凌文
陶行知系陶渊明后裔 凌文
附:新安陶氏族谱新式简图
圣人诞生地黄潭源游记 凌衍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林文胜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家境状况初探 程净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 张奇珍
陶行知少年就读处——崇一学堂 张夏敏
水蓝桥码头是陶行知离开徽州的起航处 凌文
陶行知与安徽公学 汪勤
附: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陶行知与《微音》月刊 唐延军
陶行知关注屯昌公路建设 凌文
附:我对于屯昌汽车路办理的意见(陶行知)
陶行知与歙县旅沪同乡会 周鸣雷
内容摘要
陶行知的父亲——陶位朝
陶位朝,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字笑山,号槐卿,1867年生于安徽省歙县,1915年1月病殁于江苏南京。陶位朝青少年时期跟着长辈在一家店里当学徒,并在那儿结识了从绩溪七都来开豆腐店的曹振仂(陶行知的外祖父)一家。这是以后陶位朝与曹翠仂成婚的因缘。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在休宁县万安镇担任册书,掌管田赋契约;1902年解职归田,回歙县黄潭源村家中务农。他在家种瓜种菜,砍柴卖柴,与其妻曹翠仂靠劳动谋生,生活清苦,却仍乐于读书。
为了支持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在当时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措施的情况下,陶位朝只是靠自己的毅力来戒除吸食多年的不良嗜好。这对于一个长期吸食成瘾的人来说,需要忍受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为了儿子能够成才,能为国效力,这一切是值得的。也正因为如此,陶位朝在戒掉吸食多年的不良嗜好后不久,身体终于忍受不了巨大的折磨而撒手人寰。而当时陶行知远在美国读书,无缘与父亲见最后一面。陶位朝去世时,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没能尽到孝子的义务,“悲之极,不得已借事勉强忘下,下课后即到图书馆看书,不敢回寓”,写了《追忆美国得父没耗后之生活》一诗:“我欲忙,我欲忙,忙到忘时避断肠,几回心内伤!我欲忘,我欲忘,忘入梦中哭几场,醒来倍凄凉。”这一段时间,陶行知只有整天埋头在图书馆内,发奋努力,以求“学有所成”,报答亡父于九泉之下,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陶位朝享年48岁,葬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犁宫边(现陶行知墓附近)。
主编推荐
"历史上的徽州一府辖六县,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徽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徽州度过的。作为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国家,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作为享誉世界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徽州的骄傲。 "
精彩内容
历史上的徽州一府辖六县,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徽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徽州度过的。作为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国家,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作为享誉世界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徽州的骄傲。
媒体评论
2021年10月是陶行知诞辰130周年。陶行知诞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徽州度过的。在陶行知55年的生命历程中,在家乡生活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但家乡对陶行知的影响很大。作为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本书是陶行知的纪念文集,内容侧重于他的家世、生平以及开展平民教育活动等事迹,还有有关陶行知的史料挖掘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具有纪念意义和陶学的研究价值。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