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风气之先:六朝东山谢氏家族文化研究978751612499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领风气之先:六朝东山谢氏家族文化研究978751612499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28 6.3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淑舫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24994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8100466

上书时间2024-12-15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六朝历史断限的姓氏文化演变
二 六朝家族文化的独特性
三 东山谢氏家族文化显现的越文化魅力
第一章 “东山谢氏”之说别开学术研究之面
一 得姓谢氏支脉南来北往的迁移
二 谢氏家族始露头角的谢缵
三 东山谢氏始祖谢衡以儒素显
四 谢鲲、谢裒兄弟跻身东晋朝堂
五 谢尚为东山谢氏崛起创造条件
六 东山谢氏之说意义所在
第二章 剑笔锋芒聚淬东山谢氏家族文化的灵心慧质
一 东山谢氏与琅邪王氏之比较
二 侨姓间的冲突与侨吴两姓间的碰撞
三 儒学为本,建功立业走向鼎盛
四 玄学清谈,与儒学交相辉映
五 崇道尚佛,相得益彰孕育天际真人
第三章 剑锋打造出东山谢氏功业显赫的家族文化品牌
一 东山再起,谢安逐步接近殿堂
二 移祚关键,谢安稳定了东晋社稷
三 组织北府兵,东山谢氏剑锋毕露
四 镇以和靖,从容运筹帷幄
五 淝水亮剑,东山谢氏功业显赫
第四章 “镇以和靖”彰显东山谢氏的家族文化亮点
一 越地区域与吴兴郡关系的历史变革
二 吴兴郡守的政状与越文化的核心给力
三 谢安“东山再起”开创的莅政之风
四 “素业为退”丰富着家族文学文化内涵
五 吴兴郡四大名守,东山谢氏居其二
六 居任郡守莅政“镇以和靖”的意义
第五章 热血让东山谢氏家族文化显现出雅道相传的本色
一 功高震主,东山之志不渝
二 江左风华第一,谢混不幸被诛
三 佐命之功,谢晦被逼出兵遭问斩
四 兼抱济物生,谢康乐广州行弃市
五 辞气横出,两盛名者死于萧齐王朝
六 雅道相传,笔锋露出家族文学文化底色
第六章 东山谢氏山水诗领中国文学发展之先
一 状景形物的山水创作因子源远流长
二 谢混对山水诗创作的开启之功
三 “大谢”山水诗才高词盛,风格景近趣遥
四 “小谢”山水诗彗心灵妙,风格清新流丽
第七章 东山谢氏乐府诗沾溉风骚传统精华
一 乐府诗创作邈远,彰显文学功力之深厚
二 前后呼应,单篇独创显现风诗之真谛
三 庙堂乐府之作,谢超宗独占鳌头
四 谢灵运的乐府诗,表达咏怀伤时的真情实感
五 谢惠连的乐府诗,显现“谢惠连体”的特色
六 谢跳的乐府诗,突破拟古俗套有创新
第八章 东山谢氏赋体为标识的题材创作新意多现
一 赋体显现东山谢氏雅道相传的情怀
二 《雪赋》称妙,谢惠连之作展开雪景描写的新意境
三 《山居赋》称绝,谢灵运之作拓开赋体的创作题材
四 《月赋》称巧,谢庄之作提升着月景抒情的新境界
五 《游后园赋》称雅,谢跳之作开山水田园创作先例
第九章 “咏絮才女”谢道韫是东山谢氏家族文化的亮丽风景
一 谢道韫人生几个问题的考辨
二 “雅人之量”的谢道韫婚姻“意大不说”
三 秀极冲青天的文学创作
四 神情散朗的林下风致
五 谢庭咏雪的“林下风”影响至深至远
附录一 六朝东山谢氏世系表
附录二 六朝东山谢氏公侯表
附录三 谢氏家谱
附录四 历代吟咏东山谢氏诗词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女孩睡在铺席的地上,穿着由包婴儿被子改做的衣裳,佩物是土烧陶制纺锤之类的小玩意儿,习学酿酒做饭家务事,长大后出嫁,不要被婆家休回而给父母带来忧愁。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形象的语言标明:自离开母体那一刻起,性别锁定了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之势。在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农业经济基础上衍生的姓氏,传宗接代由男性来承担,家族文化的主角为男性。
  姓氏标识以男性为主体而构建起来的家族文化,要求家族每位成员不但都要承担起繁衍后代使家族绵延相续的重任,而且要由此形成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与模式,使之成为垂训家族并显耀于世的资本。家族人生活于祖先庇荫的屋檐下,尽管屋檐形状不同、模式有异,但先辈都曾在这“共存共进”的屋檐下生活过,犹如参天大树,主干而分枝,树大而根深,枝繁叶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积淀起这样的思维理念:不论是几代几辈,也不论距离远近,曾经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家人、家族之人,必须解决好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同气连体,相扶相持。相应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礼与法不但应时而生,并且不断地充实着,凸现着家族文化的色彩。
  家族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就所有家族而言,共同成为社会的基础;就个体家族来说,是王朝辖治下的一个社会单位;就家族间的关系而论,每个家族只是众多家族中的一个,处于其他家族的包围之中。这就决定每个家族只有巧妙地处理好内外关系,才能维护本家族的生存与发展,并获得最大利益。对内,“父子互隐”,“家丑不可外扬”,树立、维护美好形象,并以多子多孙多福壮大声势,形成整体合力,以训练私家之兵维护权益,尤其是出仕朝廷,用高官显位的权势维护家族利益。对外,通过婚姻的缔结来扩大姓氏家族间的亲缘关系,壮大自身力量,彼此互援,一呼有应,相辅相成。姓氏大旗的举起,就是用血缘与支脉的亲情,用孝顺与友爱的纽带,把家族人聚集在一起,将近亲连接在姓氏的大旗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思维打造着姓氏人格,其理念显现着家族文化的不朽魅力。
  家族文化在中国农业经济结构模式下的理念延伸,就是组织系统和权力结构按家长制原则配置。“国”在结构上与“家”相一致,“家国同构”,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形式始终存在于血亲渊源的宗法关系中。尽管王朝掌权者的姓氏有变,祭祀者的立祚有移,但始终是父系家长制的延伸与扩大,始终是“以农为本”。“求田问舍”,“光宗耀祖”,在故里购置田亩,建造房屋,作为自身养老的生存与血脉后续的依靠。否则,就如锦衣夜行。和谐恬静的田园式的农耕生活,使家族成员热恋故土;宜居的家园,融洽的亲情,乐活的情绪,巩固着传统家族结构的伦理秩序。传统道德强化着农本观念,使得家族文化充实、文学鲜亮。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学丰润鲜活。其价值体现在每位中国人身上,每位中国人都是其文学文化的载体。中国人承载中国文学文化的活动空间是以家庭、家族为主体,生命孕育,呱呱落地,就在家里、家族中经历着命运的检验、际遇的荣辱。走人社会后,家的作用相对减少,但仍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心灵深处仍然与家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出生落地,睁眼看世间,最先接触到的是家,是家所在的家族一员。人成为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的社会化摇篮是姓氏,姓氏家族是人到社会必由之路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步走得好,人生通达,家族兴旺,文化活跃,文学彰显。
  “家天下”以家族姓氏为底色,有的衰弱消亡,有的势头正旺。尽管“家天下”在社会演进的变动中有着不同表现,但血缘关系的纽带起着牢固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新的家族形态。当历史进入封建集权的汉王朝,家族有帝室宗亲、名臣仕宦、豪富强宗。面对强宗大族对王朝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当政者或以残酷打击为主,或以放纵拉拢而与之合流。这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强弱程度,汉高祖刘邦立下白马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两汉衰亡,曹操“唯才是举”,改变世家大族控制选举、垄断仕途的局面。曹丕为代汉自立,笼络世家大族,创立九品中正制度,按世家大族门第出身的高低来选拔朝廷人才,给世家大族子弟铺平了登上政治舞台的通道,世家大族逐渐控制了政权。到了东晋,名士大姓与司马氏“共天下”。典型的门阀政治,使演进于此的姓氏文学文化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内涵,既有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色彩,又有活动地域的自然山川风光。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