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类课程设计基础978711229572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类课程设计基础978711229572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2.42 6.7折 78 全新

库存1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生军 主编 席天宇 副主编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95722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7549071

上书时间2024-10-1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生军,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建筑之真意

1.2 教学的逻辑

1.3 匠学思想融入

1.4 渐进的单元

第二章 线律之美:意识的启蒙

2.1 线律基础

2.2 绘图要点

2.3 绘图工具

2.4 表现手段

2.5 线律之美单元任务

第三章 图示语言:思维的转化

3.1 设计的基本认识

3.2 建筑的图示语言

3.3 建筑抄绘与分析

3.4 图示语言单元任务

第四章 空间之体:概念的物化

4.1 设计的双性思维

4.2 空间的维度

4.3 设计初体验

4.4 空间之体单元任务

第五章 物态抽象:秩序的演化

5.1 构成的秩序

5.2 形式的转换

5.3 形态的表现

5.4 物态抽象单元任务

第六章 情境转译:条件的限定

6.1 环境条件

6.2 规划条件

6.3 建构条件

6.4 情境转译单元任务

第七章 建筑生成:空间的建构

7.1 建构的意义

7.2 设计的方法

7.3 建筑化生成

7.4 建筑生成单元任务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建筑英文为“Architecture”,它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 archi意为“占第一位的,主要的”,tekt意为“技艺”,足见古代欧洲人对建筑的重视程度。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及其相关土木工程活动统称“营建”“营造”,使用“法式”一词强调方法和形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建筑传承历史,文化彰显自信。进人新时代,迈向新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创新中国建筑文化话语体系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路径。

1.1建筑之真意

1.1.1何谓建筑?何谓空间?

1.何谓建筑?

建筑是根据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为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需要而建造的有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环境。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是指满足功能要求并提供活动空间和场所的建筑,例如工厂、办公楼、住宅楼、影剧院等;构筑物是指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生活生产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例如水塔、纪念碑等。

……



主编推荐
第一章绪论。
阐述课程基本问题,建筑的意义、教学的逻辑等,例如:
课程定位:设计基础是建筑学院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设计启蒙课程,是建筑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培养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是建筑学院设计课程体系的开端。
 第二章线律之美:意识的启蒙。
设计基础的学习,首先要学习一套讨论设计的语言系统,有些像另一语言学习的预科班,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建筑学及建筑类相关专业都有着自身的设计语言系统,我们要掌握这一语言系统才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类的学习。   
   第三章图示语言:思维的转化。
设计需要用艺术的“直觉思考”并理性地传达人类的情感世界,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第四章空间之体:概念的物化。
设计思维的启蒙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设计演化逻辑的建立是设计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五章形式之用:秩序的演化。本章将系统建立构成的秩序、形式的转换、形态的表现等知识体系。
第六章建构之限:条件的限定。
第七章建成之境:设计的建构。本单元我们将从建构的概念开始,通过具体建筑小品设计,学习相关建构与构造、类型与方法、构思与创作。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为七章, 内容包括: 绪论、线律之美: 意识的启蒙、图示语言: 思维的转化、空间之体: 概念的物化、物态抽象: 秩序的演化、情境转译: 条件的限定、建筑生成: 空间的建构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