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觉联动的音乐教学研究/组块教学智慧教师研修书系97875705188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多觉联动的音乐教学研究/组块教学智慧教师研修书系978757051884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1.95 6.3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晓菲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70518845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290399

上书时间2024-08-19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晓菲,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荣获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坛新秀“双十佳”、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2019年被评为吴江区青年拔尖人才。



目录
第一章  被唤醒的耳朵
  第一节  通往生命完整的自由之路
  第二节  儿童把握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第三节  唤醒耳朵的音乐语
  第四节  留住美妙的声音
第二章  伟大的错觉
   节  无目的的目的性
  第二节  从有限到无限的 
  第三节  错觉带来的美妙享受
  第四节  声音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第三章  多觉的联动
   节  声音传递情感的秘密
  第二节  多觉联动中的乐感生成
  第三节  声音的多种表达
  第四节  儿童感官的多项联通
第四章  课堂的旋律
   节  《森林狂想曲 》教学设计与实录
  第二节  《小猫的圆舞曲》教学设计与实录
  第三节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与实录
第五章  生命的拔节
   节 与孩子们合奏生命的乐章
  第二节  用纸和笔谱写成长的旋律
  第三节  跟随名师寻找教育的节律

内容摘要
第一节通往生命完整的自由之路

音乐教育,我们习惯强调的是审美功能,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更多地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导致那些曾经受过训练而具有一定音乐特长和技能的人误以为这是进行音乐审美的教学。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个神奇创造,可以突破地域和语言的通解表达方式,给人类生活提供共同的交流和表达的载体,并成为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音乐作为“使人改变”的特殊手段,通过音乐,可以获得精神品质上的教养。柏拉图也提出:“音乐的使命是教育人民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节奏与音调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实践证明,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功能,伴随着我们生命活动的始终。

生命的完整,首先体现在我们身体的劳动,其次在人的精神智慧。劳作,是人们生存的物质保证,它是功利的,也是实际有用的;而闲暇时聆听优美的乐曲,欣赏动人的沙画,看似无用,但却又是生命中必须存在的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让心灵得到安顿,它是超越功利的,这就是艺术。这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才能让人的生命完整。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有用的”这部分花的精力太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到疲劳、倦怠。其实,生命也需要间奏,歇一歇,让灵魂回到最初的地方。虽然说,在整个实践中我们的身体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在人的精神智慧中,通过艺术的修养与审美却能通往自由之路的彼岸。审美时,音乐使人享受到痴迷忘怀的境地,消解生活的烦恼与压力。的确,如果没有这个间歇,人不停地在功利的大道上行走,就会失去平衡,而艺术就是让人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安顿与释然。

在现实生活中,人不是机器,不可以按照设定程序来进行机械操作。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比自然灾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今,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更多显现出来的是对儿童审美教育关注的缺乏,及其精神与灵魂成长关注的缺失。

现象一:学校教育活动中,音乐课作为一门副课,经常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升学不会考音乐。而音乐这门学科又与美术、体育等学科综合在一起,成为大家口中的“技能学科”。

现象二: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非常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学校的音乐考试也很单调,比如每学期末单调地唱一首歌、进行乐理知识笔试等。

现象三:当前社会音乐教育中,各种乐器培训班,注重技术训练。孩子在未学时,还对音乐怀有美好的憧憬,一旦开始学习,却恨之入骨。有些孩子在父母威逼利诱和音乐技能训练的重压下,好不容易获得一张考级证书,却连最基本的五线谱都不认识。

这一系列现象说明,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音乐的本质特点(审美)和价值主体(人)。孩子进行音乐体验时所进发出的审美创造显然已经被急功近利的技能训练所替代,音乐艺术的学习变成音乐技术的学习,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这种机械化、反审美的音乐教育,让儿童获得的不再是体验、享受艺术美的过程。如果把音乐教育比作森林中的那些树,它可以用在火炉和建筑上,但它存在的理由不止于此。从超越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用途来看,这些树木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保护人类生态系统的长久性。由此可见,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要摆脱唯功利观念和唯工具视野。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通过美育活动,使儿童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审美的愉悦,享受个体的自由和独特。

一、审美是生命乐章的间奏

如果把人的生命活动比作一首歌,有歌词的主题部分就像是我们的生活、劳作,而艺术审美就是这首乐曲的间奏。前者是功利的,有用的;后者是看似无用的,却是超越功利的,闲暇的。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教学的著作,强调音乐课堂要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首先要让他获得快乐、产生兴趣,让学生们在视觉、听觉、声觉、触觉、动觉等感知中学习。引导他们用音乐解释音乐,用心感受音乐。多觉联动可以用视觉来聆听,用触觉来聆听,用嗅觉来聆听,用味觉来聆听。

媒体评论
本书是围绕小学音乐教学展开研究,适合一线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