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1.47 6.3折 ¥ 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宋业春著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716764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5945349
上书时间2024-08-19
总序
前言
第一章中国科学社成立的背景/1
第一节民族危机与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14
第二节西学东渐与近代科学的传播/12
第三节废科举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120
第四节近代留学生社团与活动/28
第二章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与成立(1914-1917)
第一节中国科学社成立139
中国科学社的组织结构148
〈科学》的创办 155
第四节年会的形成/61
第三章中国科学社的发展与成长(1918-1927)167
社务发展与改组 169
第二节〈科学》的出版发行及办刊特色183
第三节生物研究所的创办190
第四节参与科学名词的审定197
科学宣传与科学教育 /105
第六节年会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1121
中国科学社北美分社的成立 /128
中国科学社的发展与鼎盛(1928-1936)
第一节社务发展概况/135
〈科学》的转向与改版/142
生物研究所的发展与繁荣/154
明复图书馆的设立/163
〈科学画报》的创办/172
中国科学社的事业扩展/177
第七节科学奖励的设立/186
第八节联合年会的召开 /199
中国科学社的内迁与坚守(1937-1945) 1211
第一节社务及发展概况1213
第二节〈科学》的转变/218
第三节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内迁/229
中国科学社的坚守/235
第五节年会活动与学术交流1247
中国科学社的抉择与转变(1946-1949) 1255
第一节抗战后中国科学社的发展/257
〈科学》的转向/269
第三节1949年的中国科学社1278
第七章尾声:最后的十年
附录/311
参考文献1317
后记1325
跋/327
第一节民族危机与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近代中国对科学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技、器”向“道、学“渐进演变、不断深化的过程。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的伤痛,警醒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科学”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有关“工艺”“制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而是括救国家于危难的不二选择,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科学救国思想由此形成。
:就论,常,举路,M 1
这一阶段包括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期间,也就是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面对西方的欺辱和霸权,国人开始领教西方科学技术的威力,对近代科学由陌生到初识,并逐渐认识到其是一门“学问”。这一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技、器”到“西学”“格致之学”的转变过程。
洋务运动初期,人们将西学视为“夷技"或"制器”。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要求将中国的经史之学作为教学的根基,放在教学首位;然后适当吸收“西学”中有用的东西来补“中学”之不足。“中体西用”论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剂催化剂,对于引进、吸取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1魏源(1794-1857)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在《海国图志叙》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将西方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视为“夷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曾国藩(1811-1872)则以“制器”称西方科技,他说,“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以“技”或“器”称呼西方科技,显然看到的是西方科技的外在形式,时人认为这是与传统之“道”"相对应的“末端”,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说明此时人们对于……
该书为“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的分册之一。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社的历史和变迁。全书共8章,以及导论、附录等。该书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学社的缘起、中国科学社的创立、中国科学社的发展、中国科学社的鼎盛、中国科学社的西迁、中国科学社的转型、中国科学社的解散、中国科学社的贡献等等。该书对道德学社做了准确、完整的表述。准确写出了中国科学社的节点。完整写出了中国科学社的产生、存续、发展过程,完整地陈述了中国科学社的组织结构、活动规模、活动方式、社会影响等。该书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所有叙述力求多方面足够的史料做支撑,是一部很好的史学学术研究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