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集(精)/袁行霈文集978720912769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7.74
6.3折
¥
10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袁行霈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09127691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0888586
上书时间2024-08-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袁行霈,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字春澍,号法自然斋、愈庐。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雅讲席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靠前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目录
自序 1论?学学问的气象 3横通与纵通 6诗国 10文学的质与量 14时代、作家和文学的繁荣 17文学与时尚 20受重当时与蜚声后世 23文风的交流 26雅俗之间 29江山之助 31奇峭 34体志气韵 37国学与二十一世纪 39走上宽广通达之路——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趋势 42文学史研究的前瞻 50赋学的进展——祝贺《中国赋学》创刊 56《山海经》初探 58《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 92中国神话研究断想 112漫谈鬼诗 116长江文化漫议 128序?跋《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日译本序 139《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韩译本序 142《陶渊明研究》韩译本序 144《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跋 146《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跋 148《国学研究》发刊辞 152《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序 154《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发刊辞 157《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学术丛刊》总序 159《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前言 160《精神的魅力》2018年版引言 163《大家小书》序 165《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序 167《中华文明大视野》香港版序 170《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序 172《中华诗综》序 174《中华文明史》英译本跋 180严绍《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序 183《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序 186《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后记 189《人文论丛》总序 191《人间词话》手稿影印本序 195《潘天寿诗集注》序 197《启功诗集》序 199《莫高余馥——饶宗颐敦煌书画艺术》序 201饶宗颐《书法六问》序 202马嘶《林庚评传》序 203许逸民《徐陵集校笺》序 205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序 207《中日学者中国学论文集—中岛敏夫教授汉学研究五十年志念文集》序 209《刘继瑛画集》跋 213《侯德昌隶书古诗》序 214《新富春山居图》跋 216孙继芳绘《镜花缘》序 217田滋茂手抄本《四书五经》序 220行毅弟篆书《秋兴八首》跋 221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序 222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序 224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序 227王佺《唐代干谒与文学》序 229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序 231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序 233翟景运《晚唐骈文研究》序 235王媛《张华研究》序 237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序 239徐建委《〈说苑〉研究》序 241徐晓峰《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序 243程苏东《从六艺到十三经》序 245演?讲北大学者应有的风度和气象——在北大青年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251呼唤伟大的作家——在新加坡作家协会元旦茶话会上的讲话 255关于古籍整理的几点意见——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上的发言 258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在教育部召开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61学术的风气与学者的风范—在北大文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265多元与自主: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文化生态—在第二届北大论坛上的报告 269
内容摘要
学问的气象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颂千古。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中,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阕有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 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此外,如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其发凡起例之功也都是学界公认的。
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淹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
主编推荐
1.权威性:《碎叶集》是《袁行霈文集》的第九卷,本书收录了一些未曾出版过的内容,已发表的文章也经袁行霈先生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2.制作精美:吸收林庚先生对袁先生作品“青山历历,峰峦自见”之评语,采用淡青色护封与布面精装。从版式设计、内文用纸到封面设计与制作,都是匠心之作,希望给读者带来舒服的阅读体验。 3.读者福利:我们精心制作了少量毛边本和钤印本,,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的文章含括广泛,故称之为《碎叶集》。文章主要分为三类,类是学术随笔,主要的意思是强调做学问应力求博通,唯博通方有气象。第二类是序跋,包括应出版社之约为《人间词话》手稿影印本所写的序,以及为潘天寿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诗集所写的序。第三类是在北京论坛等各种会议上的发言稿。还有“”中写的两篇考证文章。昔日之人、之物、之情、之境,毕现于眼前。雪泥鸿爪,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媒体评论
1.**性:《诗词与小品》是《袁行霈文集》的第十卷,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与袁先生一起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的版本。
2.制作精美:吸收林庚先生对袁先生作品“青山历历,峰峦自见”之评语,采用淡青色护封与布面精装,从版式设计、内文用纸到封面设计与制作,都是匠心之作,希望给读者带来舒服的阅读体验。
3.读者福利:我们精心制作了少量毛边本和钤印本,先到先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