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观念与仪俗 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像、观念与仪俗 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7.29 7.6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549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374417

上书时间2023-11-04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

章  宋元明番族类题画诗中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变迁

引言  作为思想史史料的题画诗

一  笔端神妙:北宋“番族”画目的确立与画作鉴赏

二  开卷见寇雠:南宋的番骑图创作与观感

三  四海尽臣:元代“大一统”与番族类绘画的新观感

四  重界华夷:明代“中国”观念下的番族类题画诗

结语  观看“他者”——番族类题画诗反映的族群与国家观念变迁

第二章  “胡元”考:元代的夷夏观念潜流

引言  现有元代思想史脉络下的突兀文本

一  宋金季年的夷夏论述

二  政治压力与元初遗民话语的抑制

三  元代汉人的族群意识与夷夏观念伏流

四  元季“夷夏”语境与《谕中原檄》的思想源流

结语  作为元代思想潜流的夷夏观念

附录一  元刊史书讳阙举例

附录二  本章引据史料版本异文举例

第三章  景教西来:元代济宁路的一个也里可温家族

引言  新材料的发现

一  碑刻所见的家族世系

二  按檀不花家族的景教信仰

三  按檀不花家族的华化

四  岳出谋与伏羲庙

结语  隐入历史

第四章  “深簷胡帽”考:一种女真帽式盛衰变异背后的族群与文化变迁

引言  从一则史料的校勘说起

一  正名:元代“瓦楞帽”考误

二  马上“胡风”:幔笠考源

三  荡决藩篱:蒙古征服与幔笠在亚洲的传布

四  重划疆界:幔笠的淡出与东亚“夷夏”意识的消长

结语  小物件与大历史

附录  说“钹笠”

第五章  衣冠与认同:明初朝鲜半岛袭用“大明衣冠”历程初探

引言  “大明衣冠”何所来

一  “胡化”与“复古”:蒙古风下的中国与高丽

二  拟之亲王:恭愍王时期的明朝赐服

三  曲折与反复:丽末“大明衣冠”的行废

四  一代之制:朝鲜王朝对明朝服饰的沿用

结语  作为文化符号的“衣冠”

第六章  朝鲜通信使礼仪交涉发微:兼论明代礼仪的东亚影响

引言  礼仪与“国体”

一  隆杀之等:朝日双方有关拜礼的争议

二  辞受之间:通信使对日方私赠礼物的态度

三  平阙之式:癸未使行的国书格式问题

结语  通信使礼仪交涉背后的中国影响

第七章  以礼制俗:明初礼制与墓室壁画传统的骤衰

引言  壁画发展史上的谜题

一  传统的中断:明代墓室壁画的骤衰

二  “逾制”:墓室绘饰与明代房舍制度的冲突

三  罪坐工匠:明初对服器逾制的惩罚方式

结语  礼制约束与习俗变迁

附录  陕晋冀豫鲁五省宋金元明壁画墓统计表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北宋末年以迄明初的两个半世纪,是中国历目前第二次族群秩序大变动时期。随着汉族与北方族群力量的彼此消长,以及新文化因素的不断冲击与融入,这一时期的族群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也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当中。

主编推荐
历目前的国家观念构建、族群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是当前中国史研究领域拥有热度的问题。代表作品如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目前的内外分际》、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等著作,在学术界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引领了现今的研究热潮。本书亦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元明之际,政权更替中的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的观念变迁,主要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图文并茂,结合大量留存在纸本、绢布、画像砖上的图像资料与记载在文献史料上的文字资料,探讨13—14世纪的国家、族群认同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