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饮冰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雨饮冰室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51 5.3折 3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轶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10831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0859095

上书时间2023-11-04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轶,河南南阳人,1971年生,文学博士,博士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乡土生态小说研究与文学批评。国家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已出版《现代启蒙语境下的审美开创》《传承与反叛》《风雨饮冰室》《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等专著4部,合(编)著等5部。主持完成重量、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国家社科项目成果《世纪之交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目录
楔子
江山重叠争供眼
风雨纵横乱入楼
晚清国政,危若累卯
逢缘时会,思潮纷呈
伟人风范,家教启示
上编  由从政到向学:梁启超评传
章  耕耘之余可读书既做农家又为儒
新会梁氏,流脉悠远
耕读立世,家风淳朴
崖山史迹,感召后人
嘉言懿行,时为家训
第二章  岭南快意奇才子懵然识取天下事
教子之方,读书为要
神童秀才,少年举子
慧眼识才,成就良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万木草堂,别有洞天
甲午丧师,“公车上书”
《时务报》:开启言论新时代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戊戌变法,风云斗转
第三章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割慈忍泪出国门
家书抵万金
师徒分歧,自开生面
《夏威夷游记》
“三界革命”,开启民智
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娥眉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双涛园”
风云人世多,日月掷人急
武昌起义与“八字方针”
第四章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万里乾坤,不如归去
坐待春回,终当有东风?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田园将芜胡不归?
欧游心影
杏林微澜
“科玄论战”
《国学入门书要目》
《祭梁夫人文》
清华导师
协和割肾
天丧斯文,伟者长逝
下编  家文化:成行儿女皆成才
第五章  建筑文化宗师梁思成
梁家有男初长成
清华八年,风华正茂
拟出洋突遇车祸,梁任公勉以国学
徐林恋终成云烟,梁公子因祸得福
梁林相携同赴美,从此双双比翼飞
赴欧考察,共创新业
患难李庄,相濡以沫
面对救济,“感与惭并”
《中国建筑史》:病榻上铸就的辉煌
那样的岁月那些爱
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城·大屋顶
“反动学术权威”
生命爱的另一章回
第六章  考古界巨子梁思永
梁启超的“定心丸”
任公精心打造的“考古专门学者”
“后冈三迭层”的发现
“硬人”在李庄
病榻上的“囚徒”
李庄,李庄
“最杰出的考古家”
第七章  火箭导弹专家梁思礼
任公宠爱的“老白鼻”
从南开到耀华
异国八年实现乃父遗愿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中国代“驯火人”
火箭导弹专家
1966:辉煌与悲怆
伏枥仍存万里心
结篇  梁氏家族文化启示
“仰不愧,俯不怍”:德性与智识
政治误人:“择术不可不慎”
“兴会淋漓”与治学的专博
“优游涵饮,使自得之”与
健康的幸福
“爹爹里寻妈妈”:情感与交流
和睦家风,心境常泰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文化世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当代具 有代表性的文化家族群体。丛书辑共4册,分别 为《风雨饮冰室——新会梁氏家族文化评传》、《倚 树听流泉——唐河冯氏家族文化评传》、《丹桂满庭 芳——无锡钱氏家族文化评传》和《花落春仍在—— 德清俞氏家族文化评传》,展示了以梁启超、梁思成 、林徽因、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钱钟书、俞平 伯等文化科技名人为代表的不同家族的人才群体形象 ,探索了家族兴盛的不同风格和路径,揭示了近百年 来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因素,进一步印证了中国 很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家族振兴过程的实力和作 用。
《风雨饮冰室——新会梁氏家族文化评传》解读 梁氏家教对“梁门三院士”很好成就的哺育,在对“ 饮冰室”家文化的意义探求和守望中,作者黄轶向很 终选择了“著论求为百世师”的“饮冰室主人”呈奉 了自己的敬意。

主编推荐
《风雨饮冰室——新会梁氏家族文化评传》将梁启超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治巨变和文化转型的广阔时空中,评述“献身甘作万矢的”的传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坚贞、壮怀未偿的遗憾,以及其作为从传统士子向现代知识者转型的代表从政与治学之间的精神两难,解读梁氏家教对“梁门三院士”很好成就的哺育,在对“饮冰室”家文化的意义探求和守望中,作者黄轶向很终选择了“著论求为百世师”的“饮冰室主人”呈奉了自己的敬意。

媒体评论
在易代之际,士人常常有两种人生目的:一者避世守节,虽无关于天下,但有关于后世;一者入世弘道,即为当世当时道德楷模。在明末清初经学家黄宗羲看来,这两种人都是“见道之大”者。仕与隐、通与穷,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对生存生态的选择变化微弱,而在晚清时节外患日逼、内乱频仍、人心日非、世衰道丧的时空之下,这一代文人骤然遭遇了从历史惯性中被甩出的剧痛,历史的诗意与现实的荒唐结伴而至,缘逢时会的狂热和英雄失路的悲凉相映而生。面临急剧动荡和分裂的世界,他们不得不在困惑、迷惘、痛苦、焦躁之中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标尺,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观,而任何形式的抉择都必然面临纠缠和围剿。
作为晚清民国时期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梁启超无疑是这个不断进取也需要不断反思的时代怎么也绕不过的一道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损也罢,誉也罢,他都在那里,不离不弃;你追也罢,骂也罢,那旧日的光耀似乎能穿透岁月的磨蚀而通达未来。他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敢为人先,他在学术文化领域的深远怀抱,都不由得让我们唏嘘感慨:这是精力多么旺盛、意志多么坚定、视野多么开阔、生命多么飞扬的一个人物!“梁启超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先觉者,他已能够率先立于新的历史进境之中,实现了对各种观念意识的综合性整合,尽管这种整合常常亦难以避免其粗疏及自相矛盾之处。”而当我们根据以往道听途说所得来的对其家学家教的了解,进而沉浸在《梁启超家书》的阅读中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社会人物,也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长大成.人的九个儿女都乃人中龙凤。
梁思顺(1893一1966),长女,小名令娴,家人常称之为“娴儿”“顺儿”,是梁启超很为疼爱的“大宝贝”。梁思顺自幼受梁启超亲炙较多,酷爱诗词音乐,是难得的女才子,选编有《艺蘅馆词选》,多次再版,流传甚广。早年居日期间曾在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不错日语,也是梁启超在日时期的秘书,自日归国后曾在英文学校学习英语,也曾任教于燕京大学。其夫周希哲,外交官,驻外使馆领事,深得康有为、梁启超器重。
梁思成(1901一1972),长子,有名建筑史学家,近代建筑学的奠基人,早年曾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东北大学及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创者,曾任主任、教授,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林徽因,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诗人、建筑学家、文学家及话剧创作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
梁思永(1904一1954),次子,有名考古学家,早年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考古界认可的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后冈三迭层”的发现者,龙山文化研究的重要创立者,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一1932),三子,早年曾留学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与西点军校,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1986),次女,家人呼之为“庄庄”,是梁启超喜爱的“小宝贝”。早年曾留学加拿大麦基尔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名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开创中国图书分类西式分类法。
梁思达(1912—2001),四子,小名“达子”或“达达”。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毕业,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是经济学家和工商管理学家。
梁思懿(1914一1988),三女,家人称之为“司马懿”。早年在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学医,热爱社会活动,在“一二-九”运动中是“燕京三杰”之一,后留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历史系。曾任山东省妇联主席。
梁思宁(1916—2006),四女,小名“六六”,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是一位“老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元帅曾对梁思成讲“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那个“梁启超的女儿”即指梁思宁。
梁思礼(1924—),五子,梁启超很为疼爱的“老白鼻”,早年留学美国普渡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我国有名科学家,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亦为靠前宇航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
面对这样一份家世名单,我们内心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如今,我们正面临一个表面温和平稳而内部冲荡此起彼伏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和残酷的“大教育”时代。一方面,时代少见开放自由,信息交流格外畅通,经济少见繁荣发达;另一方面,是发展中的世衰道丧,人心日非,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独擅胜场,各种无形的挤压改头换面神不知鬼不觉似的纷至沓来,让我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却几乎窒息。
在文化教育领域,我们看到,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不小的弊端,这导致了百年前的一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子感到对国内教育的失望,纷纷放弃国内学业,以不怕血本无归的劲头转身谋求出国读书,新的一轮走出国门的高潮到来。政府一方面通过各种优惠的创业政策吸引留学生学成归来,另一方面又在加强传统文化或日国学教育。关于梁启超的研究成果或各类评传文字,可谓多矣,用“不可胜数”言之绝不为过,然而从“家文化”的视角立意,在评传的过程中侧重于家学家教理念的探讨以求其当下影响效应,这可能还是次尝试。在这里,我们温习探寻梁启超“文化世家”的生成历程,感悟总结梁氏家庭教育的成功得失,无疑对我们当下的文化教育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个人的家庭教育也有一定借鉴意义。这正是郑州大学出版社骆玉安副社长邀约撰述该书的初衷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