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僮子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通僮子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8.5 5.7折 8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琳 搜集编校;朱恒夫 丛书主编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20891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1201302769

上书时间2023-10-19

亿临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恒夫,二级教授。在南京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戏曲学、文献学、傩文化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古委会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江淮神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等十多部,发表长篇论文一百三十多篇。

目录
南通僮子戏概论
十三本半巫书
一、闹荒(半本)
二、袁樵摆渡
三、袁天罡卖卦斩老龙记
四、陈子春
五、斩岳收瘟
六、西游记唐僧取经
七、刘全进瓜
八、魏九郎替父请神
九、九郎借马闹东海
十、九郎西京买鞍配
十一、魏九郎借鞭
十二、魏九郎游十八关
十三、请星迷路
十四、阳元请神
其他
郑三郎成佛传本
屠户书本
乌猪开光
天仙表
献酒(附一〇八献酒抄本)
点名过堂
坐堂审替
谢土封神

内容摘要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优选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精彩内容
总序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而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可看可不看。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或在规定时间内,或在与神灵“商约”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表演”。
然而,如此重要的戏剧形式,却长期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傩戏从萌发时算起,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傩戏的研究,只是从20世纪才开始,而且是零星的、断断续续的,使得绝大多数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不认识“傩”字,更不要说它的形态、特征和价值了。
直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戏曲志”编写工作的开展,全国进行民族戏剧的普查活动,许多省份的傩戏才从历史文献与活态的民间风俗中浮现出来。于是,在“文化寻根”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戏曲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术领域的专家们携起手来,不断地掀起傩戏及傩文化的研究热潮。尤其是在成立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之后,傩戏的研究成了一种常态性的学术工作。迄今为止,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以及相关机构举办了三十多次国内国际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四百多部有关傩戏及傩文化的调查报告、学术著作、傩祭或傩戏的画册,搜集到了数以百计的傩戏手抄本。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其过程中,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有百人之多的专家学术队伍。
当然,傩戏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仍处在起步的阶段,有许多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表层上,还有一些问题则从来没有涉及过,譬如,傩戏该如何定义?不同地区的傩戏之间有什么关联?傩戏的剧目是怎样产生的?每一种傩戏中的神灵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傩戏有哪些宗教成分,它们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等等。而要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前提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掌握较为丰富的傩戏资料,即了解傩戏的演出过程、傩戏所在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读到能够进行纵横比较的各地各种类的傩戏剧本。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