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精神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
12.19
3.4折
¥
3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鲍朝卿|责编:王婧婧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76296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1788666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散文
父亲的回忆
母亲给我的财富
怀念张海鹏老师
最后一面
忆老钟
我的语文老师马茂书
金汉杰的做事做人
儿媳教我用微信
剪枝却为树成材
黄山挑夫
美哉,枞阳浮山!
秋浦情怀
巴马长寿乡之旅
长江的精神
翠竹颂
桥墩礼赞
我爱黄山松
学问改变气质
反刍现象的启示
盲人点灯的启示
关于医生的话
拜谒姚鼐墓断想
枞阳出人,桐城出名
既为“经师”,更为“人师”
学诗断想
横看成岭侧成峰——谈写作角度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
散文贵有文眼
安徽高考作文题解“读”
评读许孔璋先生的《枞阳赋》
话说清明
诗歌
绩溪纪行
拜谒太白墓
辛卯重阳登天柱山
游豫园
周庄行
再游青岛
瞻仰鲁迅故居
游沈园
兰亭绝句二首
游绍兴东湖
访长丰下塘
游南宁青秀山
上西塔看羊城夜景
瞻仰邓世昌塑像感赋
游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游巢湖
游合肥野生动物园
香港回归十周年感赋
从秋浦迁居庐州二十年感赋
受聘新华
八九制剂学子聚会感赋
打乒乓
辛卯新春
殷中学子聚会庐州感赋
看肥西花卉展
贺“安徽中医学院”更名
《潮童天下》播安安
八九制剂甲午聚会纪事
悼崇明师
悼曹君
岳父百岁冥辰祭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赠敏学
和长寿机语
和杨兆华《(夕阳吟诗词联选集)面世感赋》
喜读杨兆华《再回望江》
答谢何敢老师
赠家顺——贺《张恨水年谱》面世
赠成舟
赠钱君——读钱君勤来文存《我有左手》
为汪君石满题写书名而作
四心歌
六十醒思
七十新语
咏竹
咏秋浦
词曲
天净沙·龙川
忆江南·赠友人
浣溪沙·挽承才
浣溪沙·述怀
采桑子·天都会
渔歌子·赠兆华/15l
渔歌子·赠先舟
渔歌子·观兆华获奖《壁挂盆景》
渔歌子·题兆华《夕阳吟》诗集
如梦令·贺晟儿论文获奖
渔歌子·贺神州十号升空
渔歌子·颂嫦娥三号奔月
渔歌子·中国预警机
一剪梅·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水调歌头·黄山纪游
鹊桥仙·答松柏
沁园春·周庄
沁园春·浮山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省一位教育工作者创作的散文集,共分为四辑,包括《长江的精神》《秋浦情怀》等作品。记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的生活感悟、教学经验、
人生体会,并融入他对各种社会现实的思考,作品
思想深刻,文风优美,颂扬了自然的瑰丽,人性的美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精彩内容
父亲的回忆这几天,我在看羊羽主编的《我的父亲母亲》。读了胡适、丰子恺、老舍、史铁生、贾平凹等人写的文章,我的心情不能平静,父亲的形象一直呈现在眼前,久久不能离去,很想自己写点回忆父亲的文字。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在我的记忆里,他的背稍有点弯曲,蓄胡须,胡须略呈黄色,且下边的一缕稍长,剃光头。他个头不太高,一米七左右。他一生没有照过相,没有留下照片给我们,这是我给他写的“速写像”。
父亲给我的印象是聪明能干。他种地栽菜,很讲科学。他种南瓜,早晨去给它进行人工授粉,结的瓜多,家里吃不掉,常常用来送人。他种西红柿,会嫁接,别人常向他请教,他不保守,手把手地教人家。他自己种烟草,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木制的刨烟丝的工具。
烟叶晒干后,他让我帮他把烟叶的烟茎抽掉,一片片地理顺,平整地放好。他把我理好的烟叶放到刨烟丝的机子上,用绳子和木栓绑紧,然后用刨子刨。烟丝刨粗了,他把刨子口紧一下,出的烟丝就细了。烟丝制好后,如果忙不过来,他就装在烟
袋里抽了;如果不忙,他会用白纸卷成纸烟。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买过烟,他抽的烟,都是自己亲手种制的。他的动手能力特强,他会做木工活。家里的木凉床、小桌子、大小凳子,都是他利用阴雨天或农闲时自己做成的。他不仅会做木工活,还会做竹器活。他用刀
将竹子劈开,然后一层一层
地劈。外边一层叫青皮,一
般用来打竹篮子;二层的较好,用来做簸箕、筛子等。
他会编织渔网,自己下塘捕鱼。平时我们家吃的鱼虾大都是他捕捞的。有时家里来人或缺少菜,他就拿着网到门口的水塘里去捕鱼,不大一会儿,他就弄到一碗鱼,有时还能踩捉到一只鳖。那时的鳖,尽管是野生的,但没有今天这样珍贵。我看过他捉鳖。在捉鳖前,他用双手使劲地击打水面,然后观
察水面哪里冒泡,在冒泡的地方,用脚去踩。他说,一
般鳖听到击水的响声,就会爬动,这样在它爬动的地方就会冒起水泡,因此,在出现水泡的地方,一般就能捉到鳖。这是他的捕捉经验。
他还会盖草房子,不仅自家的自己盖,别的人家叫他,他也乐意去帮忙。父亲还会扎一些花灯之类的东西。每逢过年过节,他总要给我扎上一些玩的东西,扎得多的是我喜欢玩的飞机。这种纸飞机里面可以插上蜡烛,一
到天黑,我就将蜡烛点着,举着飞机满村地跑。同龄的孩子都很羡慕我。父亲做豆腐的手艺很好。他会浇豆腐皮,制豆腐果。他是用点浆的方法做豆腐的。豆浆做好后,他将配好的石膏轻轻地倒入煮好的豆浆里,用长把锅铲在里面搅动一下,不一
会,豆浆就变成了豆腐脑。
然后,他用勺子将豆腐脑舀
到铺有布的筛子上,等舀满后,再把布叠起,然后再用锅盖压一下,把水挤压掉,这样豆腐就制成了。因为他的点浆技术高,没有失过手,所以邻居们常常喊他去点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什么都会一点,样样都能干一点。他常说:“自己能动手,比求人好。”父亲从小没有上过学,未成年就在姑父家做工,学做豆腐。后来,他到江南去谋生,卖过盐,做过锯匠。
他到过徽州各县,对绩溪仁
里村熟得很,什么上下祠堂
、豆腐坊、邮电局,他都知晓。我和爱人结婚后,父亲还谈起在仁里的事。他说,仁里那时叫大仁里。我和爱人是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也不相信命运。但是,我们的父辈在旧社会却在同一个村落生活过,你说怪不怪呢?因此,我爱人常说:“这一辈子跟你是缘分,是命运,我不认也得认了。”父亲在我们结婚那天特别高兴,他张罗了几桌酒水,只邀至亲参加了我们的婚礼。他嘱咐我不要多喝酒。我谨记他的教诲,不仅结婚当天我没有喝多少酒,就是后来在工作当中,也从不贪杯。父亲没有享到我们的福,在我们婚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三岁。
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担任村农会主任。他办事公道,待人和气。他乐于为民办事,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在群众中口碑很好。他走到村里,人们都叫他“老主任”,有时我跟在他后面,人们开心地喊我“小主任”。他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他对文化很重视。在扫盲运动中,他在家里的门窗、用具等上面,全都贴上了相应的字,自己学着写,学着念。他后来能认自己的名字,也能认得几个字,是得益于扫盲教育。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