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演化(鹈鹕丛书)
  • 人类的演化(鹈鹕丛书)
  • 人类的演化(鹈鹕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的演化(鹈鹕丛书)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32.25 4.5折 72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罗宾·邓巴|责编:肖海鸥|译者:余彬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87461

出版时间2023-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2元

货号31763802

上书时间2024-12-18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都灭绝了?

 

考古人类学家又是如何通过寥寥的化石证据,抽丝剥茧,揭秘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

 

人类演化的故事,比任何其他故事都更让我们着迷。我们的好奇心永不满足,总是不断在问: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这是一个侦查的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考古学记录组成的犯罪现场。和通常的犯罪现场一样,证据很不完善,让人激动,也让人抓狂,我们的任务就是试图推演出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以及背后的驱动力。”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著名的“邓巴数字”提出者,以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型为侦破工具,犹如最敏锐的侦探,一步一步拼接出人类演化的完整图像。



作者简介
罗宾?邓巴(RobinDunbar):人类学家、演化心理学家、牛津大学演化心理学荣休教授,现任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社会与演化神经科学研究小组”组长。他是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提出者,代表作还包括《我们到底需要几个朋友》和《梳理、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几个事先的说明
第二章 灵长类社会化的基础
第三章 基本的架构
第四章 第一次过渡:南方古猿
第五章 第二次过渡:早期古人
第六章 第三次过渡:古人
第七章 第四次过渡: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
第八章 血缘关系、语言和文化是怎么来的
第九章 第五次过渡:新石器时代及以后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都灭绝了?
考古人类学家又是如何通过寥寥的化石证据,抽丝剥茧,揭秘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
人类演化的故事,比任何其他故事都更让我们着迷。我们的好奇心永不满足,总是不断在问: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这是一个侦查的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考古学记录组成的犯罪现场。和通常的犯罪现场一样,证据很不完善,让人激动,也让人抓狂,我们的任务就是试图推演出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以及背后的驱动力。”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著名的“邓巴数字”提出者,以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型为侦破工具,犹如最敏锐的侦探,一步一步拼接出人类演化的完整图像。

主编推荐
★  邓巴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受他作为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背景的启发——向读者详细阐述了进化过程的各个方面,他将此描述为他将和读者一步步共同拼合的进化的“拼图”。本书详细地描绘了进化过程的每个阶段,从解剖变化,如直立行走和大脑体积的增加,到认知和行为变化,如烹饪、笑,以及通过宗教和讲故事,使用语言形成社群的能力。

★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考古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我们现有的关于不同时期、不同族群古人类的化石证据出发,以“社会时间假说”,即考察具备这些身体功能的猿类如何分配时间为基本原理,如探案小说里的侦探一样,逐步倒推出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满足基本生存所需,并逐步进化出社群、友谊、娱乐和共情心这些我们之为人的基本要素的。视角新颖,内容详实,论证充分,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何以成为人类”的奥秘,还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考古研究的严谨方法和迷人魅力

★  作者的几个论断,如“邓巴数字”——人可以维持的亲密好友圈和普通熟人圈的人数上限,以及欢笑、语言和宗教的演化缘起最早都是在本书中阐述的,除此之外本书还对那个演化目前有名的不解之谜——尼安德特人的灭亡——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  2023年新版本修订了此前译文的一些错漏和不通顺之处,以全新装帧呈现,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精彩内容
人类演化的故事比任何其他故事都更让我们着迷。我们的好奇心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叩问: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一直以来,一说起这个故事,总离不开考古学中的那些冷冰冰的石头和骨头。这也不是没道理,因为只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给我们提供了确定性,给了我们可以依循的凭据。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们轻易不敢绕过这些“铁证”,因为他们可不想被说成是在凭空编故事。可是,单凭这些骨头和化石,也许并不能完整地讲述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这里所说的进化,指的是社会和认知的进化。那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步履缓慢而犹疑,但是,它是人类进化到现代人的真实路径。其实,我们真正想探寻的答案,就隐藏于这段进程之中,它会告诉我们,人类何以成为人类(相对猿类而言)?人类何以走到今天?我们人类属于类人猿(greatapes),因为我们身上所携带的生物学、基因学和生态学上的特质,大体上和类人猿共享。如今,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与我们属于同科的还有两种黑猩猩(genusPan,黑猩猩属)、两种(抑或四种)大猩猩(genusGorilla,大猩猩属)和两种(或三种)红猩猩(genusPongo,猩猩属)。在它们中,只有红猩猩不是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现在,只有在东南亚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而在一万多年前的上一个大冰期结束时,它们还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大陆的南部。
直到1980年前后,关于人和类人猿关系的传统观念还认为,人和类人猿无疑同属一科,但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构成了有别于其他猿类的亚科(subfamily)。因为和猿类相比,我们有着一系列很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直立行走,类人猿四肢着地行走;类人猿的脑容量以灵长类的标准来衡量已经算很大,但是,我们的脑容量更要大得多;我们有文化,而类人猿只有行为。这些区别显示了在早期猿类即有不同的分支,一条通向现代人类,另一条通向现代的其他猿类。红猩猩的这条分支能通过化石追溯到大约一千六百万年前,如果由此类推,我们和猿类的共同祖先应该至少也有那么久远的历史。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从这时起,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基因上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度(相对于仅仅依赖解剖学的结果)。不久我们就发现,从基因的角度来看,黑猩猩与人类的相似度明显高于其他猿类,大猩猩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但是,从一千六百万年前开始就居住在东南亚的红猩猩和我们的相似度却并不高。而在非洲生活的几种猿类(类人猿、大猩猩和黑猩猩)形成了一条共同的支线,这条支线的分叉点离现在要近得多,大约是在六百万到八百万年前(图1.1)。我们并不是类人猿科之下一个独立的亚科,而是从属于非洲猿类亚科。由于我们和黑猩猩拥有共同的祖先,所以,黑猩猩(而不是第三纪中新世([Miocene]的随便某种猿类)就成了人类支线十分恰当的类比参照物,从很多角度来讲,黑猩猩都是早期的人类支线,也就是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及其直接先祖的最好的模板。
为了把故事讲清楚,让我来简单重复一下非洲猿科的进化过程,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再进一步描述我们人类的支线从非洲猿亚科分离出来之后的五个重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或可称为转变过程,构成了我所要讲述的这个人类演化故事的框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