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
11.02
2.5折
¥
43.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蔡元培
出版社山东画报
ISBN9787547427118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3.8元
货号30477871
上书时间2024-12-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蔡元培著的《中国伦理学史》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该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
此外,《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还收录了《伦理学原理》。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目录
中国伦理学史
序例
绪论
第一期 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一)儒家
第三章 孔子
第四章 子思
第五章 孟子
第六章 荀子
(二)道家
第七章 老子
第八章 庄子
(三)农家
第九章 许行
(四)墨家
第十章 墨子
(五)法家
第十一章 管子
第十二章 商君
第十三章 韩非子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 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淮南子
第三章 董仲舒
第四章 扬雄
第五章 王充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第七章 韩愈
第八章 李翱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 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王荆公
第三章 邵康节
第四章 周濂溪
第五章 张横渠
第六章 程明道
第七章 程伊川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第九章 朱晦庵
第十章 陆象山
第十一章 杨慈湖
第十二章 王阳明
第三期结论
附录
戴东原学说
黄梨洲学说
内容摘要
《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于1933年3月商务印书馆印行。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共计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
精彩内容
三、以生物学之公例正快乐论之见解至于快乐、苦痛之价值,则当以生物学之说证明之。
快乐也,苦痛也,其于人生有何等之关系,是生物学者所
洞悉而无疑者也。
苦痛者,生活破坏之现象也。故一切苦痛,每在其未尽破坏之前,而受之者辄逃避焉,或防御焉,以维持其生
活也。今有二生物于此,其性质虽略相同,而独其苦痛之感觉,互有敏钝之别。是二者,于其维持生活之道,孰宜孰否,理最易睹,大抵钝于苦感者,不免猝见灭亡,而敏于苦感者,恒得巧避危害。故感觉性能之缺乏,直与感官之缺乏同其效果也。快乐者,关于食色机能之意识,随进步之途而生此现象者也。其始限于饮食若生殖之动作而已,及生物之进化,而饮食以前,若追迹角逐之为,生殖以后,若抚育子孙之事,亦皆有快感随之。是二者,普通动物之所同具,于维持生活有直接之关系,前者所以维持一
身之生活,后者所以维持种族之生活者也。凡有机物之所
以为生活者,在乎新陈代谢,常分泌其无用之原质,又吸收有用之原质而同化之,苟其吸收、同化之动作中辍,则生物死矣。种族之生活亦然,人皆有死,分泌其无用之原
质也,而偿之以继嗣之生殖,继嗣之生殖中止,则种族灭矣。然则快乐之义如何耶?生物学者日:快乐者,所以诱导吾人,犹苦痛之警告吾人也。吾人由苦痛而知生活之所
以被损,即由快乐而知生活之所以裨益,一则戒吾人以退
避,而一则导吾人以进取,二者谓之认识善恶之原型可也
。
意志若冲动,有不含情智之分子者。鸡雏出卵,即能啄粒,非必苦于饥而快于食,其所由发动者,殆如岩石下坠,水晶凝结,植物生长,悉由自然力之所规定。生殖机能之冲动亦然,在下等动物,初无所谓苦乐之感也,及生
活之进化,而感情亦随而发展。自高等动物以至于人,殆无不含有特别之感情者,此其感情,即因其生活动作之或有障碍,或有裨益,而生苦痛若快乐之现象,是也。在生
物学别感情为苦感、快感二者,是犹分植物为草、木二类,其理不圆。正言之,则人类有一种感情,与机能之种类相当,而借以意识其机能者,而此等感情,本有苦乐之况味云尔。
精神之生活,以渐进化,则又由感情而生智力。智力之职分,在即感情所营之动作而更完美之,使意志知美恶之别,而有所取去是也。凡人官体之感觉,可谓之感情之储材。触觉者,创苦之感之材也。味觉者,消化食物以前之一作用,随吾舌之同化作用而生,所以先验食物之宜否者也,故味觉非快则苦,其于意志冲动也,非相同则相反。嗅觉者,又为味觉以前之一作用,即各物体之微子,流
布于空气中,而先验其能否同化,果否宜于健康者也。视觉、听觉,不必摄取物质,仅于其物至微之运动,而认识其为何物,然其原始之职分,亦在识别各物之宜于健康与否,故亦含有快感、苦感之性质,惟不如味觉、嗅觉之明了耳。耳之识别物质,尤与意志冲动,非为直接,特间接识别之以向导意志而已。至于悟性,则由联合作用,本其已知之事物,而推及于所未知者,乃遂脱离感情之范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