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城记(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私城记(精)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联系客服!

20.14 4.4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思呈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3183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0681968

上书时间2024-12-15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自序:尚未完成的故乡  /  001

南门外
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  /  003
甜蜜的庆典  /  017
花木掩映下的黑陶罐子  /  034
与水井有关的事  /  045
煤球之美  /  058
老厝的爱与哀  /  066
最快乐的时刻还没到来  /  081
跟吃有关的浪漫  /  090
城北地带  /  095

在江边
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  /  109
临时的生活  /  123
江上是全世界的童年  /  129
对辽阔的想象  /  134
江边少年无厘头  /  141
北堤  /  151

大地上
橄榄的悲剧  /  163
四月半的卤鹅和潮剧  /  175
粿  /  183
我的树  /  194
听过  /  205
桔的吉利,柑的魔力  /  213
带雨的韭,承露的薤  /  223

内容摘要
本书的主角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潮州,也是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潮州。这是作者私藏的城市记忆,也是对旧时光和古旧事物的生动追溯;既呈现了故乡的千姿百态、活色生香,也写出了故乡在心理上的意义。故乡在作者笔下,不是无名目的依恋,也不是对立般的逃离,而是被完好地安放在诗意中,故乡与人互为保护。
透过书中文字,阅读者很容易感同身受,并引发无限遐思。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一个已远去的童年,然而通过书写,我们能够重建故乡,同时重整内心的秩序

精彩内容
自序:尚未完成的故乡1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一有空我就往老家的乡下跑。其实我的老家并不在乡下,是在一座小而古旧的城里,但我往它的周边,那相对宽广的田野和村庄游荡过去,住在通过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亲戚曲折介绍认识的村民家里,每次住上十天半月。就这样,三四年里住过了八九个村子,多数村子都被我住过多次。一开始,村民认为我是来玩玩,后来知道我是记者或者写书的,再后来又把我看成来走亲戚。
我确实因此写了“吾乡乡村系列”(那是跟这本书不同的一个系列,尚未完成)。但在我心里,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在小城长大,回乡回的本应该是小城里那栋老屋。然而,乡下以它更为沉滞的节奏吸引了我,时间在这里迟缓了多年。我曾经在儿时听过的谚语,看过的物件,感受过的习俗、作息、节庆,甚至食物的做法,都在乡下被保存得更好。
尤其是春天,这大概是一个村庄里最为充实和幸福的季节。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忙,每天我都能看到不同的农事活动。比如这个早晨,木工把一根长竹子绑在满是泥点的单车后座,他要把它拿回家去“破”成竹篾;秃顶的阿伯踩着一块木板在建设池塘边的某种设施,他一边努力保持平衡,一边介绍说养的是牛蛙苗;某个阿嫂蹲在水池边,用粗棍子捶打她家的衣服,那个水池上面还漂着菜叶子;有人在掘地三尺,地里布种,用一张木梯打横平整土地;有人种了水田还种果树,杨桃都套上了塑料袋为防果蝇。
每个人手里干的活我都可以蹲着看上很久。我喜欢看这些与我说着同一种方言的人,有熟悉的容貌和口音,却做着我所陌生的手艺。这是一片我最方便伸手去触摸的土地,被这群人处理得井井有条,成果是如此具体。然后他们从地里回到家里,忙完了农活忙家务活,又把一个家里的吃穿用度处理得井井有条。
吾乡乡下的农户多数经济尚可、人丁兴旺,左邻右舍都是亲戚,三四代人同桌吃饭,忙碌而热闹、辛苦而喜悦地,过着农历上每个小节日。
我只有久远以前的童年,才经过类似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情形,最像一个让我依恋的老家。
2午睡如果睡得太沉,醒来的瞬间,我会以为自己醒在我家老屋子,以为自己睡在以前一直睡的那张床上。
迷糊中甚至听到巷子里仿佛传来了叫卖声。吾乡常有收破烂的穿街走巷,收购旧电器、旧铁旧铜,烧成灰的冥币纸钱也收购。叫卖声也是从小到大听惯了的。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彻底清醒过来,知道我是在广州家里,某一普通小区、拥挤的楼群、仄窄的小家庭。同时也知道我是在我的四十岁,准中年,我刚才午睡梦里身处的那个时光,其实正是我的孩子如今的年纪。
我心里充满思念,却难以言表。因为我童年少年时生活过的那个屋子,它正在消失,正在迅速地倾颓。一栋屋子的生命,是与其中的人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其中操劳忙碌的女主人。祖母、母亲,相继去世,她们带走了那栋老屋子的大部分。
即使现在我们仍会不时回去,加上父亲也有不少时间住在那里,但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感到冷清和苍凉。那是一栋很老的屋子,从爷爷的父亲就住在这里了。但爷爷只生了父亲一个儿子,这房子因此显得格外空旷。爷爷的兄弟们,本来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但这些年,老一辈相继去世,年轻人相继搬走。
有时回到老家,看到邻居的院子如今长满荒草,雨水从屋檐滴下来,我总想起读过的最悲伤的诗句: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3我很感谢有这本书可以写。幸好我给自己找到这样的方式:可以师出有名地去乡下,这是三四年来收获最大的一件事。吾乡乡下的日常劳作、社会秩序、风土仪俗被我逐步熟悉,仿佛掌握了一门手艺。甚至在其中某个村子,我种下了属于自己的三棵黄皮树。我对故乡的了解不再只是经验上或者情感上,还带了睽违多年重逢的复杂旁观,还带了人类学的考量色彩。
可以顺理成章地向家里长辈亲戚打听陈年旧事,拼凑出他们的过往,以及一个地方的过往。我重新认识了他们,从童年起就熟悉的人。偶尔,还在他们的叙述中,听到关于我自己的碎片。我经历过、思念着的生活没有办法完整地回来,只能通过这个方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抓到多少,就算多少。
事实上,我曾经想抛弃那个旧的自己,想离自己的过去远一点,仿佛远离一个事故发生现场。老家隐喻着我的缺陷,一个人回到什么样的老家,其实就是回到什么样的缺陷里去。
但我只能有这样一个自己。我生活过的每一分钟,都是我仅有的一个时刻。我仅有一个老家,仅有一个童年和少年,是到达今天的必经之路。如果在其中的那些分叉,我选择了相反的方向,那也许就变成了另外一本书。我来到今天,知道自己仅有的是一点什么,把这些都看到了,留下来,往下的生活,似乎好过了一些。
幸好有这一场写作,我不再从故乡被拔离,不再是那个身不由己的中年人,失去应许之地,思念无托。
最后要特别提到,这本书的插画是我在家乡认识的一位大哥林宝生的作品。他不是专业画家,他的正式职业是一名货车司机,业余才画画。我们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在小小的潮州古城里度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童年。所以我文章由他来配图是非常合适的,他能画出这座城独有的细节。
与水井有关的事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