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 28.28 5.1折 ¥ 5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丁颜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924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29273586
上书时间2024-12-12
自序·黑暗中的祈祷
……
我的祈祷跟我的写作相似,是过去的被迫的枷锁和未来的可以攀援的篱笆,是灵性与灵性的碰撞,是精神上的寄托和自由。
黑暗中的祈祷跟平时又有不同,对内心的所获,对之前印象来的美好和细节都非常敏感,是宗教的终极信念,这与完全进入安静的写作状态极其相似,在看不见的黑暗中,心静魂净的那一刻,就是抛开迷眼之屑的那一刻,与自己可以很好的沟通融合,同时会想到读者,虽说写作是自己的事,但写出来之后希望它是有点价值的,它可以带着读者进入全新的思想领域,带着读者脱离生活的限制,我在小说里逃避,读者在小说里飞翔,然后再带着我上路。
在新的世界里各自坚持自己的判断,一起前进或者互相抛弃都可以。
这是一份宗教社会化的自我对白,对苦难、信仰、人性、救赎、历史的正视和叙述无一不彰显出九〇后东乡族青年作家丁颜的迎难而上的远大文学抱负。
《烟雾镇》收录10篇蕴藏民族特质的中短篇小说,边城藏地的故事背景为所有小说都披上了一层迷雾般的色彩,而丁颜的叙述又具备突破当下汉语体系的一种特殊质感,这些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集在书写不同时代的人性光芒、日常生活的庄严宗教性、薪火相传的慈悲善意,以及当代青年的困惑与迷惘这些内容上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识。
丁颜,女,1990年末出生,甘肃临潭人,现居兰州。中短篇小说发表于《花城》《天涯》等文学期刊。《有粮之家》入选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获第二届“《钟山》之星文学奖”。
有粮之家
烟雾镇
尘封的灯
六月伤寒
早婚
大东乡
路灯
赎罪
内心摆渡
灰色轨迹
这是一份宗教社会化的自我对白,对苦难、信仰、人性、救赎、历史的正视和叙述无一不彰显出九〇后东乡族青年作家丁颜的迎难而上的远大文学抱负。
《烟雾镇》收录10篇蕴藏民族特质的中短篇小说,边城藏地的故事背景为所有小说都披上了一层迷雾般的色彩,而丁颜的叙述又具备突破当下汉语体系的一种特殊质感,这些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集在书写不同时代的人性光芒、日常生活的庄严宗教性、薪火相传的慈悲善意,以及当代青年的困惑与迷惘这些内容上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识。
丁颜,女,1990年末出生,甘肃临潭人,现居兰州。中短篇小说发表于《花城》《天涯》等文学期刊。《有粮之家》入选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获第二届“《钟山》之星文学奖”。
自序·黑暗中的祈祷
……
我的祈祷跟我的写作相似,是过去的被迫的枷锁和未来的可以攀援的篱笆,是灵性与灵性的碰撞,是精神上的寄托和自由。
黑暗中的祈祷跟平时又有不同,对内心的所获,对之前印象来的美好和细节都非常敏感,是宗教的终极信念,这与完全进入安静的写作状态极其相似,在看不见的黑暗中,心静魂净的那一刻,就是抛开迷眼之屑的那一刻,与自己可以很好的沟通融合,同时会想到读者,虽说写作是自己的事,但写出来之后希望它是有点价值的,它可以带着读者进入全新的思想领域,带着读者脱离生活的限制,我在小说里逃避,读者在小说里飞翔,然后再带着我上路。
在新的世界里各自坚持自己的判断,一起前进或者互相抛弃都可以。
01 有粮之家
“你一辈子也不用为此事烦恼,”马忠良握住茉莉的手,“我是一个念经人,在我这里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概念。”
既斯文又素净的念经人,也是凡尘中的人,真的不会吗?茉莉心底里湿漉漉的,想流泪。
马忠良望着那一双荒凉无边的大眼睛,皱眉想:“经典教导与人的价值养成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只是仪式性或者功利性的口头功课,心不在焉、‘不过喉结’的唇边功夫,经典里的教导与人的好恶是两张皮,还是说它应当被点燃为雪亮的光,来照亮占据人类头脑的蒙昧与黑暗……”
茉莉见马忠良自己想自己的,就更加起疑,带着十分的伤感问他在想什么。马忠良稍怔,没话讲。茉莉便跟他讲起自己前二十年的生活,从夕阳落山一直讲到凌晨将至,越讲越痛,后将脸埋在马忠良的手掌心,失声痛哭。
再后来两口子日子过在了一起,便将两个空宅里的东西,都搬到了一处。茉莉收拾自己放过衣物的旧箱子时,发现箱底有一卷宣纸,打开后,怔住了,然后又盯着它,思绪飘至很远,不自知地浅笑。马忠良望见她笑,不知是什么压箱底的宝贝,也过去看了一眼,上面是《鲜花调》里面的三段小调,曾在六月会场上柔靡飘荡几年,被人黑漆漆地写在纸上,写的是隶书,瘦骨嶙峋的字体。看到底,看见了李盛的署名,原来是在睹物思人,只淡淡一笑,走开了。茉莉眼角瞥到马忠良,忽地脸涨红,连箱子一起忙收起来,上一把铜锁,生生锁死。
呵,她心底深处仍有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讲出口的一个人。马忠良又笑了一笑,觉得遗憾,但是,世上不如意的事那么多,不可避免。
马忠良下了车,有点抖,由后人搀扶着,缓缓地走向亡妻的坟,向着坟头,嘴底下,低低的:“那些粮食,腐烂了,又被处理掉了,整个粮仓,整个的粮食,都处理掉了。”一瞬间,浑浊的眼睛有了泪水,百感交集。
现在粮仓里的那些粮食,都是后来他跟妻子装进去的。终其一生,惜物惜福,大节无亏的妻子,在他心里留了点遗憾。
后来他去朝觐的时候,在米纳山谷,全身赤裸只裹一条白色戒衣,肢体枯瘦,头发斑白,心却清明爽朗。他回想着遥远的一幕一幕,完成了修行,同时理解了妻子。
用心记忆一个人,远比用肉体和理性记忆一个人更深刻。后者是一步一步建起的堡垒,用物质,用孩子,用四季轮转的时节和仪式,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和铺陈,丰富、庞大、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后血肉化了,情爱就断了。但心里惦念的那个人,与时间长短没关系,与生死也没关系,是匕首剜开心脏,深深种下去的一粒种子,静静地发芽,枝枝叶叶蔓延在筋脉血肉里面,牢固了想拔也拔不出来。很久了,忘了,一动,又痛了,说不清道不明。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知道一个人要想清楚多少事,遗忘多少事,才能拥有一个平和的晚年。但不重要了,都不重要了。逝者和过去的历史都一样不能再生。马忠良做完祈祷,手捧上脸——安息吧,所有的归去的灵魂都安息吧!阿敏!
暮色渐行渐远,田野升起苍茫的薄雾。一个男人苍老的呼拜声,从坟园旁边的呼拜塔上传来。腔调婉转悠长,一声一声,在空气中传得无边无际……
02 烟雾镇
我跪在太太炕边的地板上,身边是一大堆在哭泣的人。我次突然意识到原来无论人如何避免疾病和灾祸,仍然是会死的,是躲不掉的,想到后连自己也是要死的,也哭了起来,越哭越厉害。
在这个县城,我们的家族算是一个大家,分了很多房头,唯有我们这一房头,人烟单薄,祖父祖母去世得早,留下我的父亲和叔叔,父亲没有子嗣,我是他收养的一个女儿,叔叔还没有结婚。
但婚丧嫁娶的传统还是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早上人们准备好温热的清水,水壶,毛巾,给我戴了头纱,让我同母亲和家族里的一位姑母进去给遗体净身的房间,说是让我帮忙倒水,人们关好窗户,拉严窗帘,走出去,关了门。
遗体平放在专用的净身水床上,我记得水床的样子,一块洁净的木板,为防止水流一地,周围镶有木边,下部呈三角,留有出水口。
姑母默默祈祷,退去亡人生前所穿的衣服,戴着白色手套从头至足认真洗涤遗体,动作小心轻缓,洗涤的次序跟平时淋浴身体时的程序一样,母亲在旁边执壶浇水,姑母跟我说:“麦尔彦,靠近一点,你要用心记住我所有的步骤,人向前走一步,死亡就跟过来一步,今天我洗你太太,将来是你要洗我们的。”
然后拿来不见一点污的白棉布,那白棉布为了防腐驱虫还洒了香水,散着淡淡的芳香。
“这块布有三丈六尺,是要尽数穿在亡人的身上。”
“麦尔彦,你要看清楚过程,并要牢牢记住。”
姑母将白布按大小规格,分成五块。
块布裹遗体的胸部;
第二块单幅布对折,在折缝处剪开口,自遗体的颈项套下,覆盖至膝;
第三块布做盖头,盖头前长后短,遮盖面部;
第四块布等同身体长短,从右向左包裹遗体两周;
第五块布是其中的一块,将遗体全部裹严,用白布带扎紧脚底,系扎腰部,再扎紧头顶。
姑母说:“麦尔彦你要记住,所有遗体的装束基本上都一样,男人的遗体不用盖头和裹胸,只用三块简洁的白布就好,我们穿着这身衣服归去,复生日号角吹响时,我们再穿着这身衣服复活,这些你都要记住,总有一天我们都要归去。”
将包裹好的亡者平平抬放进木匣,用苫单遮盖,同时放进去的还有一包用白布包起来的头发,是太太生前梳发时,掉下来的发丝,洁净自爱的妇女,每次梳发掉下来的头发都捡起来洗干净收好,归去时连同身体一起带走。
母亲打开房门,男人们进来将木匣抬出去放在洁净的庭院里。冬日的天上飘着云,阳光散散淡淡,主持葬礼仪式的阿訇靠近放遗体的木匣站立,来送葬的人在阿訇身后,面朝西一排一排站立,跟随阿訇一起站殡礼。
之后人群像劈开的海水,分到两侧留出道路,男人们抬着装遗体的匣子走出庭院的大门。
越走越远,从二楼窗口看下去,白色帽子像雨中漂浮的泡沫。那会儿,我的眼睛已经哭得蒙眬,只抬头呆呆地望着天空,一片一片的云雾从雪山半腰飘过来,阴沉沉地笼罩在头顶上,压抑极了。
突然从里屋传来女人的哭声,夸张的哭嚎,震得空气微微抖动。一位姑母从房间冲出来,冲向大门,像是要跟着亡者去,其他女人们哭着抱住她的腰,束缚住她挣扎的手脚。像极了演戏。
我望着天空,那些天上的云雾,像烟又像雾又像其他,轻盈、放荡、无边无际,《烟雾》章里那句:“那烟雾将笼罩世人,他们说:‘这是一种痛苦的刑罚……’”
《有粮之家》的写作轻巧蓬勃,充满活力的跳跃。故事在青藏与西北的接壤地带,凡落笔之处,便有作家对历史与人的好奇和欣喜,然当阅读真正揭去写作才华的布局之纱,便使人看到来自人之根本的疼痛和卑微的风波。
———著名作家 阎连科
这应该是一幅民国时期的高原生活风情画。粮食问题关乎着人物的身份与威望,寓意着边地生存的艰辛与不易,以及相关联的人物之间的种种联系。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是其中的焦点,因为为惹眼。世界对于她就像是个解不透的谜,她对所生活的那个生活环境又像是朵希望的花。她对人生是从懵懂无知到渐渐明白人世,仿佛代表了一种意识的苏醒,代表了对于人间的清晰理解,虽然那是在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天地里。
——著名评论家 汪守德
这是一位90后作家,但叙述相当圆熟。难得这位年轻作家钻进历史岁月里仔细辨认事物的肌理,并从现代人的平等理念出发,质疑血统和宗族。
——著名作家 贺绍俊
《有粮之家》独具边地的回、藏风情,也不乏男女间纤细的情思,但更多是在绘制集体饥饿的绝境中,由人心的黑洞与光明、贪婪与慷慨汇成的心灵图景。作者工笔描述命运的残忍和诡谲,以使更有价值的希望能够诞生于绝望之中。时过境迁,物质文明的丰足,或许使粮仓的拆除势在必行,但茉莉一家身上的、“有粮之家”的正直、疏朗、坚韧、坦荡、重情,却依旧叫人向往。
——著名作家 谢有顺
《有粮之家》的宗教性叙述,将我们带到了边城藏地的苦难现场。然而作者对于苦难的宗教性叙述显然不在于简单地激起我们对于苦难的再一次咀嚼, 而是希望以一种钩沉式的方式,再一次利用宗教的信仰精神与人文力量对现下的纷乱的个人主义横行的人文价值精神实现一种反拨。然而这仅仅也只是一次尝试,文学不过是用来“尽人情”的工具,反拨并不意味着重建,真正能够重建信仰的只能是人自身。
——评论家 陈佳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