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最小的露珠/语文大热点系列丛书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
11.94
3.7折
¥
32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王继颖|责编:王萱|总主编:崔修建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
ISBN9787504384904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1010397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继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思维与智慧》《教师博览》《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家。在《散文百家》《意林》《中国教师报》《北京青年报》等各类刊物发表散文百余万字。作品入选数十部文学读本,《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等多篇散文入选中考语文试题及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已出版散文集《追寻花开的足迹》《青春的那把钥匙》《守住发芽的梦想》《爱上烟火遇见暖》等。
目录
文字第一辑感恩最小的露珠
“每天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让我们欣然赴约,照会宁静的自然与恬淡的时光,接受自然给予的感官、物质与精神
的馈赠,也给自然呈上一样珍贵的礼物——我们的呵护与感恩之心。
云南的云
花迎客
铺天盖地都是春天
春阳
深山春意
感恩最小的露珠
人情草
清凉百里峡
情牵梦萦朝颜花
与古井重逢
门前写意
第二辑赏心千万枝
多些引领风尚的宣传,多些适时适度的激励,多些法律法规的制约,熙熙攘攘的人,会有更多精神向上,行为阳光,如
繁花一样,千枝万枝,赏心悦人。
富贵心
草本的美好
风呼啸而来
老如黄昏睡莲
纸钱
生命另一面的旖旎
老舍的“花田”“谷地”
赏心千万枝
心间养一眼暖泉
携笔送福
你曾关联多少人的记忆
播洒尘世的花香
润泽心灵,助力成长
给生命加一道文字的花篱
第三辑尘事雨滴
诸多细小的尘事,散落在平凡人间,润泽明净,恰如自然的雨滴。这些尘事的雨滴,助力着一些美好的生长——柔软的
悲悯,关切和责任,坚持与希望……似新鲜的苔藓,悄然冒出, 祥和的绿意,溢着生机。
抓奖
“拾”事拾零,拾级而上
童年的梦想
别样假日
尘事雨滴
善之暖溪,源远流长
寒天记暖
让灵魂怒放
行走与遇见
在忙碌的田边,修篱种菊
迎春的队伍
母亲与书
第四辑情愫绽放,生命流香
情愫暗涌的心灵,是芬芳荡漾的河。牵记与感动、悲悯与担忧、流连与感恩……情愫种种,朵朵如花,无论是对外界刺
激的心理反应,还是对人对物的关切、喜爱,只要以善为源, 真诚绽放,就都是生命流淌出的香。
情愫绽放,生命流香
内容摘要
《感恩最小的露珠》是“语文大热点”系列图书之一。 本书为当代实力派作家王继颖的作品精选集,60余篇经典美文,视点独特,意蕴清雅,内涵丰富,语言鲜活。全书共分5辑:感恩最小的露珠,赏心千万枝,尘事雨滴,情愫绽放、生命流香,春意是一颗婆娑的心。作者以优美的文笔记录了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叙述了几十年来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抒发了自己的诸多人生感悟与生活哲思。
精彩内容
云南的云云南的云,描绘着宏丽的画。巨幅的画面,有时用七彩渲染,有时用洁白涂抹,有时用墨色皴擦;有时是神采飞扬的写意,有时是气韵生动的工笔,有时是通透流动的水彩,有时是立体沉着的油画……昂首静观,云的画作永远展览不完。
云南的云,抒写着磅礴的诗。天空文档中的诗情,一层层,一簇簇,一道道,一朵朵,高低起伏,长短错落。这一首还没读完,诗行和字句已经更新。仰头行吟
,云的诗篇永远创意无限。
云南的云,上演着奇幻的戏。演员神通广大,镜头精彩纷呈,情节千变万化。
抬眼凝望,云的戏台永远魅力盎然。
云南的云,将大美主题演绎得诡谲多姿。
昆明的滇池、石林,大理的洱海、苍山,丽江的古城和玉龙雪山……在云南,哪里的风景,都离不开满天的云映衬。云是衬景,更是主景。若非晨昏阴雨时,天空的背景色都是悦目的蓝,蓝得纯粹,蓝得透明,蓝得只有洁净空灵的白云才可与之相配。那么多的白云,模拟着各种形状,动物、植物、人物、山水……白云以万千姿态生活在天上,有时静止沉思,有时悠然闲游,有时疾速行走……在天上俯视倦了,就聚一片乌云,化身为雨。
云南的云以雨的姿态,跳向山脉和盆地,仿佛神奇的种子,落入高低起伏的红土。正因为天空无穷无尽的云,前赴后继化身雨的种子,云南的红土,才会生长出一个花的王国吧?北方可见
的花,在云南开得洋洋洒洒;难以计数的奇葩,是北方没有的花。木棉、蓝花楹、
马缨花、羊蹄甲、龙胆花、
鸡蛋花、天堂鸟、滇水金凤、地涌金莲、深山含笑……干花竞放的名字,浓缩了万花争妍的场景。
昆明市呈贡区斗南镇,藏着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市场。玫瑰、百合、桔梗、康乃馨、非洲菊、石竹梅、满天星、勿忘我……一
束一束,一捆一捆,一垛一
垛,一车一车,娇香浩荡,彩云一般,源源不断地飘向全国,流向世界。
行在云南,除望云赏花览名胜之外,不可不访遗迹。单说昆明,云南大学老校区、西南联大旧址等许多遗迹,关联着一大批写入中国史册的文化名人。抗战时期
,就像云天涵纳游云,红土
迎纳雨的种子,昆明迎来了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
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
罗常培等一大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在昆明躲避战火,更重要的是“导扬文化,恢宏学术”,延续中国文化教育的命脉。“一时文教之盛,使昆明屹然成为西南文化之中心。”与他们有关的旧址和传奇,永远刻入云南的记忆。
云南大学老校区院内,一处由平房、小楼、回廊、
走道组成的四合院建筑,中西合璧,古朴典雅,曾经是女生宿舍,如今是文学院和另外几个研究院的办公场所
。这处建筑名为“映秋院”,由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亲手设计,历经八十多年风雨仍丰韵动人。在昆明,梁思成、林徽因避战乱近三年,凝聚他们匠心苦心的建筑,何止“映秋院”一处?
在西南联大博物馆,“茅草屋”校舍映着蓝天白云,依然熠熠生辉。八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
大学师生流亡到昆明,三校临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三校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实际校务由梅贻琦主持
。西南联大多位教授与梁思成、林徽因交往密切。设计校舍时,梅贻琦得知梁思成、林微因二人也流亡到了昆明,邀请他们担任顾问。梁
思成、林徽因夫妇的设计方案很快做出却立即被否定,于是方案一改再改,高楼改成矮楼,矮楼改成平房,砖墙改成土墙,青瓦屋顶改成铁皮覆茅草。少得可怜的经费,让灵感一次次折翅。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为国家的苦难,为师生的艰辛。
西南联大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一份红笔批改的国文作业。千余字的《我这个人》,红笔批改勾画的地方共40多处,写错的字被改了过来,用词不当处被画了出来,多余的词被划掉,写得好的语句用圈圈被标示出来。作文开头这样写道:“我这个人,从外形上看来,和其他的人一样,‘圆颅方趾’没有什么异样,不过为的生来个子不高,从小便给人家戴上了‘小矮子’这个绰号。”“外形”的“形”批改为“貌”,“戴上”的“戴”批改为“加”。批改的字迹,一处一
处,温和质朴中流溢着大师的气度。批改这份作业的大师,是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朱自清。作业的主人,是已经故去的香港校友梁祝明先生。教梁祝明国文课时,朱自清已成散文大家,搞研究、做学问之外,还要承担繁
重的基础课教学。大师教授对学生的细致耐心,穿过硝烟跨越世纪,到今天仍然光彩照人。难怪梁祝明先生珍藏67年,耄耋之年回访母校捐赠文物时,被岁月染黄的作业仍是完璧。已逝的北京大学教授、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代宗师王瑶,也是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时教的学生。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