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书】哈佛教育智慧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套装图书请先咨询客服再下单
¥
3.34
1.5折
¥
22
九品
仅1件
作者涓子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53020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2元
货号9787535453020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从哈佛走出的不仅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昆西、西奥多·罗斯福,而且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知名的思想家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等。
哈佛教育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培养出了6位总统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于让接受这种教育的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更成功。
因此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孩子,涓子所著的《哈佛教育智慧》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经典教育秘笈。
作者简介
涓子,本名赵莉娟。CETTIC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爱孩子的母亲,一个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生活和职业规划的女性。曾出版《我的孩子很很好——陪伴孩子一生的十四堂课》、《父母正思维,带给孩子正能量》等图书。
目录
第一章 家庭教育,品质先行
NO.1 在孩子内心播种善良
NO.2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NO.3 担负责任才能有责任心
NO.4 懂得感恩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NO.5 胸怀宽广的孩子最幸福
NO.6 诚信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NO.7 让孩子懂得给予
NO.8 教育孩子乐于助人
NO.9 热爱劳动的孩子会更优秀
NO.10 教孩子懂得知足
NO.11 让孩子学会节俭和理财
NO.12 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 帮孩子建立好习惯
NO.1 习惯影响人生
NO.2 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
NO.3 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
NO.4 让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
NO.5 夸奖孩子的努力
NO.6 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
NO.7 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NO.8 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第三章 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
NO.1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NO.2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NO.3 让孩子懂得坚持
NO.4 让孩子正确面对竞争
NO.5 培养孩子开朗快乐的个性
NO.6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NO.7 让孩子学会拒绝
NO.8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NO.9 教孩子学会对他人微笑
第四章 把每个孩子都当天才培养
NO.1 天才有赖于正确的家庭教育
NO.2 发现孩子的天赋
NO.3 永远不放弃我们的孩子
NO.4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NO.5 早期教育,越早越好
NO.6 别让孩子盲目听话
NO.7 让孩子学会正视缺陷
NO.8 鼓励孩子追求自身价值
NO.9 鼓励孩子大胆质疑
第五章 帮助孩子成就梦想
NO.1 呵护孩子的梦想(一)
NO.2 呵护孩子的梦想(二)
NO.3 保护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NO.4 尊重孩子的兴趣
NO.5 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NO.6 让孩子做有目标的人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卓越能力
NO.1 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NO.2 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NO.3 培养孩子的胆识
NO.5 培养孩子的毅力
NO.6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NO.7 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NO.8 培养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
NO.9 提高孩子的行动力
NO.10 创造能力造就不凡未来(一)
NO.11 创造能力造就不凡未来(二)
NO.12 培养孩子机智应变的能力
NO.13 培养孩子创造财富的能力
内容摘要
涓子所著的《哈佛教育智慧》以哈佛这个举世公认的名校标准为依据,通过一些经典的小故事,证明教育孩子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高品质、高素养,以及如何在孩子的成长中培养其可贵的品质。
精彩内容
中国人常讲:“要先教孩子怎么做人,再教孩子怎么做事。”良好的品
质是古今中外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即使再聪明,再有学识,也不会被别人尊重,同时也不可能真正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众多世界名校,对于其学子的品质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学生在读期间,哈佛更是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其毕业生也多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师。从小注重孩子品质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根基和重中之重。根基好了,万丈高楼才能屹立不倒,孩子的未来才能有最根本的保障。
NO.1在孩子内心播种善良善良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因为彼此关爱,人类才得以如此强大,尤其是在那些艰苦的年代,人们的互相帮助甚至是种族得以延续的保障。哈佛偏爱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生,因为,爱心是一个人最
可贵的品质。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但是,我们首先需要的是那些有良知、有人性的人。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善良的种子。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周围的人、关心社会的“善心”,这样孩子在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冷漠的自私的人。下面这则小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在美国西北部爱达荷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米勒斯的蔬菜商人,他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哈佛家训中广为流传的故事。
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一个小菜摊,以方便工作后回家的人们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由于当时食品
和钱都极度紧缺,所
以物物交换这种古老的方式又变得流行起来。
蔬菜摊上有几个很特别的小主顾,他们几乎每天都来,但又似乎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只是来欣赏那些在当时看来非常珍贵的东西。尽管如
此,米勒斯先生还是每次都热情地接待他们,就像对待每一个来买菜的大人一样。他们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你好,巴里!今天还好吧?”“谢谢,我很好。你也很好吧,米勒斯先生?这些豌豆看起来真
不错。”“是啊!巴里,你妈妈身体怎么样?”“还好。一直在好转。”“那就好。那么你想要点什么吗?”“不,先生。我觉得你的那些豌豆真新鲜呀!”“你要带点回家吗?”“不,先生。我没钱买。”“那么,你有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吗?用东西来交换蔬菜也可以的!”“哦……可是,我这里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给,你看。这是最好的。”说着巴里掏出一个蓝色的玻璃球。
“看得出来。嗯,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好像有吧!”“这样,”米勒斯真诚地说,“你先把这袋豌豆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记得把那个红色的玻璃球带过来。”“啊……”巴里又惊又喜地看着米勒斯先生说,“我一定带来。谢谢你。米勒斯先生。”就这样,米勒斯为了帮助到那些穷孩子,同时又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假装着和他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镇上还有两个像巴里一样的小男孩,他们家境都非常不好,没有钱买菜,同样享受着这样的用玻璃球换取蔬菜的待遇。
很多年以后。镇上的人们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但他们没有忘记,曾经在最困难的时期所得到的那么善良的帮助。在米勒斯先生因病过世后,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并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包括那些曾经的穷孩子们。在长长的告别队伍前面,是三个引人注目的小伙子,他们身着笔挺的黑西服、白衬衫。他们就是当年经常用玻璃球之类的小玩艺儿和米勒斯先生交换蔬菜的那三个穷孩子。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
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并亲吻她的面颊。然后,一个个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
在同米勒斯太太握手慰问的时候,他们告诉她,他们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东西。现在,米勒斯先生再也不会为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与他们讨价还价了,这三个孩子也
再不需要他接济度日,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