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语文课程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探寻语文课程之“道”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套装图书先联系再下单

24.6 5.1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铭凯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19832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9787562198321

上书时间2024-09-04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铭凯,男,1987年生,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国研网等摘转,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主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重庆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文道关系的历史及其语文学科视域

一、历程回眸:文道关系的历史演绎

二、当下观照:文道关系的时代诉求

三、视点聚焦:文道关系探讨的语文课程视界·

本章小结·

第二章语文课程知识视界中的文道关系诠释

一、关系之基: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功能·

二、关系之实: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负载

三、关系之行: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运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系统

一、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特征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类型

三、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实践

一、本土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实践

二、域外扫描:国外母语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实践

三、比较反思:中外母语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检视

本章小结

第五章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重证一、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尺度·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重证之理论逻辑

三、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重证之实践逻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实现

一、理念:文以载道的语文课程知识选择

二、实体:文以传道的语文课程知识组织

三、实施:文以明道的语文课程知识运作

四、评价:文以鉴道的语文课程知识评价

五、旨趣:文道相依的语文课程知识确证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导论

一、问题提出

学校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育人,这一亘古不变的命题使得育什么样的人和如何育人成为探讨一切学校教育问题的根本。课程历来被视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总体上说,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向下一代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为主要目的,从而使他们具备未来步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①。况且,“一个现实的人离不开道德,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更不能缺少道德的驯化和培育”②。综观古今中外,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德性几乎成为学校教育共通的价值追求,而道德教育成为这一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课程成为这一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然则,什么是道德教育,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什么意义上讲是可能的;学生正在接受的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为什么是必须的,正在成长的一代应该接受什么样的道德,他们能够接受什么样的道德说理;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的道德知识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或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拥有哪些品质;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道德教化的最理想的目的,哪些道德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道德知识,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③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持久求解和众说纷纭使得道德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进而消解甚至遮蔽了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就语文学科而言,从“树人”的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方面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④语文把人从小就往德性的方向引领,把人带向一种真、善、美的未来,语文通过德性的养料,可以滋润人生,人生可以通过语文教育获得德性的滋养,获得人生飞翔的翅膀。⑤这表明,语文课程本身蕴含着重要的育德价值,但长期以来,对这种价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认知使得语文课程的育德功能渐趋祛魅,从而造成了语文课程视界中文道关系“钟摆”的尴尬状态。缘此,在语文课程论域中重新审视文道关系问题,具体到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这一视点,发现其成为一个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双重观照中进行破解的议题。

(一)主体的蒙蔽:语文课程视界中文道关系的价值悖论

文道关系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历久弥新却价值永续的话题。历时地看,不同时期的具体研究拉伸了其生命的长度;现实地看,基于不同学科视点的探讨延展了其生命的宽度;立体地看,对人的发展诉求及其时空坐标定位丰盈了其生命的厚度。正因此,文道关系具有了生命的温度和常谈常新的意义。赋予文和道的不同意义构成了说文论道的基本逻辑起点,而这种意义的赋予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印痕,“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创造、发展和积累,深刻地影响和作用着人性、人的本质的存在和发展”①。在这个意义上,文道关系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存在及其价值诉求相伴相行。然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环境中并且是特定时代图景绘制的最主要执笔者,人如何认识自身在时代中的角色与地位将深刻影响时代的发展。况且,文道关系最终是不可能超越时代境遇而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时代境况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文道关系。因此,探讨文道关系的问题人这一关键因素不可或缺,人才是文道关系生成的价值主体。然而,“语文教育在历经多次选择和多元转换的过程中,其直接对象或者说教育活动的主体——‘人’渐渐地被淹没了”②。这样一来,在语文课程视界中,长期以来对于文道关系重要价值的认识和在文道关系探讨中人的缺位,只是铸造了文道关系行尸走肉般的躯壳。这一价值悖论形成的严重误区在于:在文之于道的意义层面,只注重文何以载道和传道而忽略了为谁载道和传道;在道之于文的意义层面,只注重道何以统文和饰文而忽略了道以何文负载和传承;在文道互动的意义层面,只注重了文道关系表层的客观表征而忽略了文道关系深层的主观建构。

总而言之,对文道关系本身重要价值的认知与在文道关系探讨中人这一关键主体的疏离,形成了语文课程视界中文道关系价值鲜明的悖论,这直接致使文道关系成了高玄的空谈,而难以成为实践的指南。“道德本质上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道德的本体论承诺以及对其价值根据的考察,不应离开这一基本事实”③。而且,“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实践的基础形式,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不仅事关民族身份认同与个性彰显,更重要的是,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品质”④。这说明,只有人的在场才是审视语文课程视界中文道关系从理论到实践的天眼。一方面,学校教育以育人为终极旨趣,……



精彩内容

本书着眼文道关系,具体探讨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问题,研究首先从文道关系的历史探讨中廓清其原有论域和具体指称,进而将探讨的视域拉回到语文学科视域中,一方面具体回视二十世纪语文学科视界中的文道关系论争,另一方面基于学校教育的立德树人旨趣探讨其与语文课程担当的内在关联。据此展开反思,揭示文道关系与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间的关系逻辑。在此基础上,从特征、类型和内容三个维度建立解析框架,系统解码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系统。继而,着眼于选文维度、内容维度和理解维度对实践场域中的语文课程知识道德价值进行全面审理。基于此,理性反思并重证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及其尺度,并探索提出促成语文课程知识道德价值更好实现的路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